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26頁

    魏國的信陵君,因為自己聲望過高而遭到魏王忌憚。廉頗大將威名赫赫,軍功在手,所以趙王才二度臨陣換將。

    樹大招風,很簡單的道理。

    今日嬴政相信趙維楨,不會放在心上。可他信任的原因是知道趙維楨在權力方面看得分明。

    正因如此,她才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既為秦王,更為她自己。

    「我已吩咐下去,不得建我的送子廟。」趙維楨說:「我來下令,倒也名正言順。」

    主要是,她人的確活著呢!實在是不合適吧!

    「可這是人之常情。」嬴政的眼底仍然含著笑意:「秦國也需要人丁。」

    這個她也想好了。

    你們不是想生嗎,那求她也沒用啊,不如自己努力一點!

    「依我看來,就挑個休農的日子,最好是秋收之後。」在動歪腦筋上,趙維楨反應一向很快:「然後請在秦的儒生寫幾個感人的故事,什麼寒門書生叫相國小姐看中啦,什麼貴族公子和貧民姑娘傲慢與偏見啦,總之都發生在那一日,那一日就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日子。待故事傳開了,大家都會在這節日忙著恩愛造人的!」  

    在二十一世紀,但凡是個節日都能被情侶們過成情人節,先秦沒有情人節,就現編一個。

    趙維楨時常語出驚人,嬴政早就見怪不怪了。他耐性聽趙維楨奇思妙想,忍俊不禁:「夫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沒想到還會編排這般傳奇故事。不過……」

    「不過?」

    「夫人來做,也好。」嬴政煞有介事:「寡人可不想做這個大惡人。」

    「王上還不想當惡人?」趙維楨啼笑皆非:「對中原各國來說,秦國上下人人都是大惡人。」

    嬴政嗤笑幾聲。

    雖則都是笑,但其中包含的情誼是不同的。

    「小人氣短,」嬴政說,「看不懂則罷,他們也毋須明白。」

    趙維楨亦是徹底收起了笑容。

    玩笑過後,終究是要談論正事的。

    這一年來,雖然秦國按兵不動,但朝中爭執屢見不鮮。

    主要還是在探討接下來打誰。

    李斯等文臣主張攻魏,原因很直接:魏國弱小,且毗鄰楚國。對於當下的秦國來說,也就只有楚國能為之一戰,是塊難搞的硬骨頭。  

    但嬴政一直很強硬地要打燕國。

    趙維楨知道原因。

    歷史上的秦國也是先打的燕國,但當時是有荊軻刺秦在先,秦王震怒,作為報復而發兵攻燕。

    如今還沒有到太子丹請荊軻的地步,嬴政仍然堅持先行滅燕。

    前腳放走燕丹,後腳發兵,難免會讓人想到,也許是燕丹在咸陽做了什麼不妥當的事而激怒了秦王政。

    如此,燕丹回國,有那麼一位目光短淺的父王,難保他不會有性命之憂。

    「王上。」

    趙維楨委婉提及道:「如今六國,除卻齊楚,一則遙遠,二則有餘力,餘下二國,其實先打誰都是一樣的。」

    嬴政轉過頭來。

    他一雙鳳眼中的情緒迅速沉澱,笑意消散不見,餘下的只有冷銳的堅定與平靜。

    「他會恨寡人。」

    不用多說,趙維楨也知道這句話中的「他」指的是燕丹。

    嬴政的面孔中不見喜怒:「夫人說得對,他一輩子意氣用事,講究一個『義』。說不得還要為這個所謂的『義』做出冒進之事。丹不可留,既是如此,早恨也是恨,晚恨也是恨,那不如讓他早日看明白。」  

    趙維楨無聲地闔了闔眼。

    面前的青年,從小敏銳且聰穎,看人之時尤其。嬴政太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了,因而他能信任趙維楨,也正因如此,僅與燕丹重逢後交談幾句話就明白對方處在怎樣的境地之中。

    多說無益,他已經做出抉擇了。

    「臣明白了。」

    趙維楨抬手,緩緩行禮:「既是國君堅持,為臣者沒有不從的道理。王上欲攻燕,臣與相國定會傾力支持,說服朝臣。」

    第139章 一三四

    134

    公元前238年末,秦王下令發兵攻燕。

    拿到軍令的王翦將軍,直接從邯鄲揮師抵達燕國邊境。

    秦軍的鐵蹄隆隆出動之時,來自南方的消息也抵達了咸陽。

    呂不韋來到後院時,趙維楨正在樹陰之下備課。

    天氣剛好,她就將長案與書卷統統搬到了院子裡。趙維楨面前攤開了五六張紙,更遑論擱置在長案一角還沒來得及翻閱的內容。

    這架勢,說是把小半個書房搬過來也不為過。

   

    呂不韋上前,往長案上一瞥:「新的蒙書?」

    趙維楨點頭,將手中的文章遞給呂不韋。

    後者正襟落座,拿過來定睛一瞧:「李卿的手筆。」

    「他字好。」趙維楨理所當然開口,還不忘記往長案邊示意:「這裡還有趙高和胡毋敬的手筆。」

    在歷史上李斯、趙高與胡毋敬,受秦王命,做《倉頡篇》、《愛歷篇》以及《博學篇》三作蒙書,包含識字、律法與基礎知識等等方面內容,為秦國官方的蒙學書籍。

    這位胡毋敬還是趙高推薦的。

    別的不說,這三尊大神的字是一頂一的漂亮,用來作官方蒙書的書寫典範再合適不過。

    「不韋覺得,有《三字經》與《千字文》作蒙學識字足以。」不韋掃了一眼李斯的作品,而後出言:「編寫新的蒙書,從中作補充即可,何故全部推翻寫新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2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