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說:「跟我結婚,你就不會幸福。」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定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也許你覺得不會幸福,但萬一我恰是看到你就幸福呢?」
她深深看了他一眼:「從哪裡聽來這些話?」
「每次聽阿列克塞·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神父的講話,我都醍醐灌頂,一種全新的,高尚的情感在我的心中萌生,他是我道德的指引,因為我不具備那樣的道德,我的長輩也不具備那樣的道德……所以我主動選擇了他,沒有他,估計我比現在更不堪。你想要去聽一回他說話嗎?」
葉卡捷琳娜居然答應了,第二天他帶她去聽卡拉馬佐夫神父說話,他問她是否感覺到內心溢滿高尚的感情,她閉上眼睛說:「事到如今,我已經理解到,已經不會有任何高尚的感情在我心中萌生,也不會有任何一種情感打動我的心靈。」
他一下子露出沮喪、傷心的表情。
她說:「你愛我嗎?」
「是的,非常愛,並且我希望你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阿遼沙說。
「總有人認為呢,自己能夠用愛、善良感化惡棍,我總是佩服你們這些感情餘裕的人,因為你們最後都要付出血的代價,面對我們這種人的最好選擇是把我們送往警局,而不是自作聰明的來感化我們,」葉卡捷琳娜如是說,「這個事情的滑稽之處就在於,你一邊聽著卡拉馬佐夫神父的話覺得得到了淨化,自覺品德高尚,可是你還是遺棄了那兩個女孩子,有時候我們把宗教當藉口,以為聽了神父的演講,就會品德高尚,實際上那只是一種虛假的慰藉,虛假的滿足,真正高尚的東西沒有深入到你的心靈深處,你只是在自我感動。你父親對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正是現在的你——'人類一切美德的基礎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義,一件事越是合乎道德,其中的利己成分就越多'。你在配偶上做了最優選擇,得到了財產最豐的我,還想緊緊抓住道德不放,抵消過去的背信棄義……這種事我都無法兩全其美,豈會讓你在我眼前白白得到?」
「是嗎,卡恰,你不相信一個人的動機會純是因為愛,但我相信時間,我相信你最後會被感化的,我們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一個人想要了解一個人,需要更多的相處和時間。」
……
1866年,羅莎德琳坐在輪船上呼吸海水的氣息,風吹亂她的頭髮,她朝著海面大喊:「啊,美德,該死的美德!忍耐是美德,尊重是美德,善良是美德,反正我死一回就在地獄裡滾一回,我要這些狗屁美德幹什麼?!」
一個男人跟她妻子說:「這個女人準是剛被她丈夫拋棄。」
--------------------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過後莎子發瘋頻率直線上升,我基本按《神曲》里地獄來寫她主要犯罪順序的(大差不差
感謝在2021-07-22 21:41:31~2021-07-30 21:38: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嚕啦啦嚕 4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章 卡森夫人
=========================
1866年,羅莎德琳抵達了澳大利亞,充分施展自己的手腕,和傻闊佬麥可·卡森結了婚,就此定居了下來。這段婚姻可謂雞飛狗跳,對方相當寵愛她,卻又無休止的讓她生孩子,德羅海達沒有避孕措施,羅莎德琳每回出行,德羅海達人民都看到她大著肚子,對於這點她非常痛恨,一天和麥可·卡森打架,又掐又踢,流過好幾回孩子,不管用什麼法子,下次還是痛苦的懷上,羅莎德琳大罵:「母豬都不會這樣不停下崽!」
一個接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她的報複方法就是孩子生下來她不餵母乳,麥可·卡森把孩子抱在懷裡,看小孩手魚鰭一樣動,有氣無力的為飢餓而哭,他說:「你再不給孩子喝奶,我就掐斷你的脖子!」
羅莎德琳氣得發瘋大叫:「每回餵奶我都生奶癤,你這個狗娘養的怎麼不拿你的奶餵?有本事你就殺了我,讓這堆豬崽子喝血!」
麥可·卡森大吼:「他們是豬崽子,你就是母豬!」
「母豬就母豬!你這個狗娘養的自己產奶來喂!我和你這樣的野蠻人無法交流!」她尖叫,又踢又打又吼,掐得麥可一臉青紫,麥可·卡森無法,最後還是給孩子們雇了奶媽,這段婚姻的吵鬧得幾乎天天都可以把天花板掀開,羅莎德琳天天都在發狂,因為無休止的生育而發狂,到後期她枕頭底下藏一把土耳其彎刀,麥可·卡森一到夜晚砸開門摸上床來,她就一把刀砍透旁邊的枕頭,枕芯都飛出來,示意他不怕死就上來,就此,她的子宮終於得到了安寧,她的精神還是被身邊環繞的哇哇大叫的孩子折磨著,她試圖溺死過幾個孩子,麥可·卡森提刀趕到,兩個人又雞飛狗跳的鬧上一陣,羅莎德琳恨死了這堆孩子,最後由麥可·卡森做出妥協,把孩子們送到母親國英國去上學。
1888年,羅莎德琳把麥可·卡森熬死了,他是壽終正寢,並非被毒死,此前羅莎德琳沒遇到過這麼難纏的人,當初覺得他傻,很容易的就騙結婚了,結髮現他精明得令人牙癢,粗中有細,羅莎德琳每個設計謀命的點他都能巧妙避開。他死後,她繼承了他的巨額遺產,成為了基蘭博一位舞權弄勢的遺孀,整個澳大利亞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富有的人,1921年,本教區的凱利神父去世了,繼任者拉爾夫·德·布里克薩特神父獲得了全體教民的好感,羅莎德琳這麼多年出於某種「不得不」的義務,假裝為教會的堅實後盾。她給新神父送了一輛嶄新的戴姆勒汽車後,神父前往了她位於德羅海達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