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親娘兩哪有隔夜的仇。」鄭秀敏搖頭。
「你娘不給你寫你不會給她寫?上回那個大包裹、還有你哥來給你拿的那老些錢,要是你娘不同意,你哥能拿得出來?」孫桂英直接批評起鄧琳琅來:「要是這樣你還不給你娘寫信,我都替你娘生氣。」
本想岔開話題,沒想到把火引到自己身上的鄧琳琅:「……行,今天晚上我就寫信,明天正好讓送原料的人幫我郵走。」
想想自己占據了原身的身體,除了打過一次電話,給身體的爹娘郵過五斤大米,還真沒做過什麼,鄧琳琅難得的有些心虛。
看原文的時候她不是沒批判過原身的爹娘,畢竟原身下鄉的時候才十五歲,再生氣也該寫信引導一下。有了家人的關心,原身也不會貪戀袁勁鬆口頭上若有還無的溫暖無法自拔。
穿進書里接收了原身的記憶,鄧琳琅才了解原身爹娘的無奈,以及這個時代的家長,幾乎沒人想過孩子會有精神需求,只覺得讓孩子吃飽穿暖就盡到責任了。
所以鄧琳琅會收到內容豐富的包裹,還有鄧林勝探望時帶來的錢,而信只有一頁紙。
鄧琳琅突然沉默起來,鄭秀敏不由看向孫桂英。見她向自己搖頭,便沒再開口,而是跟孫桂英打了個招呼,回家準備明天再來。
第46章
◎化身拿摩溫◎
這一晚鄧琳琅睡得有點晚,她知道城裡人雖然有供應糧,裡頭的細糧有限,大部分還是粗糧。便從商城裡倒騰了二十斤大米和五十斤白面,想到原身還有兩個弟弟,又塞了兩包大白兔,縫成個巨大的包裹,準備讓李衛黨幫忙郵給鄧家。
錢是不敢給的,畢竟普遍的觀念中,城裡人比農村人更有錢,而鄧琳琅還代養著兩個孩子,郵錢的話實在解釋不清錢的來路。再說鄧家現在有四個大人上班,只有原身的兩個弟弟還在上學,家裡的錢應該夠用。
鄧琳琅覺得,等原身的姐姐鄧琳琳和大哥鄧林勝結婚的時候,她明面上的加工費應該掙一段時間了。到時包上一個大點的紅包,補貼一下兩個小家庭,也算替原身還了兩人當年勸說之情。
想補貼一下鄧家人,關鍵還得先把包勞保用品的活干好,也算自己借用原身身體的補償。而原料平安運到小莊頭,又是必須邁好的頭一步。
鄧琳琅第二天起了一個大早,天剛蒙蒙亮就已經出現在上次交糧食的玉米垛旁。她得把商城裡兌換的碎布頭和白棉線取出來。
一千公斤重的東西,不是布就是棉線,自然不能直接放到地上,鄧琳琅又兌換出幾塊看不出新舊的黑布,估摸著一百斤左右包上一包,也足足包了二十包。重新打包把鄧琳琅累得夠嗆,她感覺不到成就感,坐在玉米秸上喘著粗氣,覺得下次還得換個法子,這樣交貨太累人。
沒等氣喘均,李衛黨已經趕著馬車過來了。上一次夜太黑,李衛黨沒有看清鄧琳琅的模樣,這回一打照面還有些愣症:二子說沒錯,眼前的姑娘年紀不大,身材也十分單薄,咋看也不象能搬得動那老些東西的人。
可她身邊沒有別人,不管是身旁的玉米垛還是往前些的鄉道上,都沒有車轍的痕跡,李衛黨又不得不相信是這姑娘自己把東西運過來的。
「小鄧同志,」李衛黨向鄧琳琅打了聲招呼,聰明的沒有問出自己的疑惑:「是這些東西吧,要現在就運到小莊頭嗎?」
鄧琳琅向他點了點頭:「先不著急,你拉著東西往回走一段,估摸著八點來鍾運到小莊頭就行。」總得讓人看到東西是從縣裡運來的。
李衛東早已經交待過,讓李衛黨聽鄧琳琅的安排,多做少說。可李衛黨實在眼饞鄧琳琅身上的軍大衣,一個沒忍住,有點不好意思的問:「你身上的大衣還能找到不,要是能找到的話,能不能替我找兩件?」
大衣?鄧琳琅往自己身上看了一眼,馬上就理解李衛黨為啥對自己的軍大衣感興趣:這個時代的人都很崇拜軍人,誰有一件軍裝不來於現代時的奢侈品牌。
厚重保暖的軍大衣,每名軍人入伍只發一件,不退伍回鄉的話別人很難摸到。自己身上的軍大衣,一看就是正品,冬天穿起來保暖又抗風,對李衛黨這種常跑夜路的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大衣不太好找,價格也高。」大家只是合作關係,讓利也得讓到明面上。
李衛黨不當回事兒的擺了下手:「這我知道,黑市上仿的軍大衣還八十一件呢,要是你能找到的話,一百我也要。」
有錢人呀。此時剛參加工作的學徒工,一個月才十八塊錢,李衛黨要拿學徒工近半年的工資買軍大衣,還一次就要買兩件,鄧琳琅覺得黑市的錢果然好賺。
再好賺鄧琳琅也沒動心,她要做一個在背後為黑市添磚加瓦的人:「行,我給你找找看。」
李衛黨滿意的笑了,示意鄧琳琅先走。鄧琳琅對李衛黨沒急著趕路有些奇怪,自己雖然沒回頭,卻讓系統掃描李衛黨在做什麼。
系統的回答很詳細:「剛與宿主交易完的人,把車趕到了路邊,又回到了玉米垛。他在搬玉米秸,他把玉米秸堆得跟其它玉米秸差不多了。現在他在用腳踢土,把地上的車轍印給蓋掉了。」
原來李衛黨在遮掩玉米秸邊的痕跡。鄧琳琅覺得自己又被上了一課,問系統:「你能把我的腳印給弄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