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
好在局勢尚在掌控之內,百姓跟著起鬨卻也沒有添亂,荀彧郭嘉等人親自操刀,禪位大典終於在暮春時節順利召開。
根據五德終始之說,夫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3】
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所以皇帝說土氣勝,其色尚黃;大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所以大禹說木氣勝,其色尚青;商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所以商湯說金氣勝,其色尚白;周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說火氣勝,故其色尚赤。
五行相剋,天運轉移,每一個朝代興起時上天都會發出預告,五德循環,周而復始,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便將秦朝的德運定為水德。
漢初民生凋敝,無暇顧及德運問題,德運一直採用丞相張蒼的說法,以漢為水德,不承認秦朝的正統,後來又有賈誼等人認為漢代秦起,土克水,當為土德,兩派爭執不休,知道漢武帝在太初元年改曆法,以正月為歲首,崇尚黃色,這才將國運定為土德。
幾百年來,五德相生的理論漸漸取代了五德相勝,尤其劉向之子劉歆為了幫助王莽篡奪漢室政權,把鄒衍那套以黃帝為開端的五德終始說改成了以伏羲氏為開端的演變歷程,往新的五德終始說中加了共工和帝摯兩位上古君王,還添了個閏余的位子來安置短命的秦朝。
於是五行就變成了這樣:伏羲氏,木德;共工氏,閏余;炎帝神農氏,火德;黃帝軒轅氏,土德;少昊帝金天氏,金德;顓頊帝高陽氏,水德;帝嚳高辛氏,木德;帝摯,閏余;帝堯陶唐氏,火德;帝舜有虞氏,土德;伯禹夏后氏,金德;商湯,水德;周武,木德;秦,閏余。
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選出這些君主,總之這麼一輪輪排下來,漢朝的德運又變了。
按照劉歆排的這套五德終始說,上古的德運已經經過了兩個循環,到他們那個時候已經是第三個循環過程,根據五行相生的規律推演,漢室繼周將而起,應當屬於火德而不是土德。
湯武革命能不能排進五德之中漢初已經吵過好幾輪,秦朝能不能排進去當時也超過好幾輪,不過解釋權只掌握在掌權者手中,他們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別人也說不得什麼。
劉歆為了幫王莽合理篡位,用他的五行相生規律來推演,表示取代漢室火德的朝代應當是土德,王莽認為王氏出自大舜,「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嬗於唐,漢氏初祖唐帝,世有傳國之象,予復親受金策於漢高皇帝之靈」,正好大舜是土德,邏輯通。【3】
巧了,王莽為了名正言順登基篡位搞出了這麼一套新的理論,他們這會兒也能用上。
——惟王氏,虞帝之後也,出自帝嚳。
虞帝,便是大舜。
汝南袁氏乃是春秋時陳國大夫轅濤塗的後代,同樣是大舜的後裔,舜是土德,袁氏沿用大舜的土德,剛剛好取代漢的火德。
袁紹回到鄴城之後就沒有真正冷靜下來過,他當年以為他和他們家大哥差的只是身份,如果他是嫡長子,他一定比大哥做的更好,後來逐漸認清了自己的位置,慢慢也就想來了,可是他再怎麼清醒,忽然間聽到小皇帝要禪位的消息也是呆若木雞。
天子禪位,也就是說,他們家大哥即將成為下一個天子?
他們袁家,成了皇族?
袁本初心跳加快,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嚇的,如果汝南袁氏真的成為下一個皇族,他還爭什麼爭,只要他辦事足夠妥帖,身為天子的兄長怎麼也不會虧待兄弟,即便他只是個庶弟。
長兄如父,有個當天子的大哥,袁術算個屁!
禪位大典已經準備就緒,原本被派到各地擔任太守的親信們全部安排好手邊的事情回到鄴城,有個詞叫「遙領」,意思就是即便他們不在治地,只要官職沒有變動,不管人跑去哪兒,那片地方依舊歸他們管。
主公受禪登基那麼大的事情說什麼都不能錯過,他們可是一路跟著主公打天下打過來的親信,親信中的親信,主公受禪登基他們必須在場。
嘿嘿嘿,主公都升官兒了,他們這些親信的官不也得升升?
就算不能升官加爵,總得賞賜點金銀財帛吧,他們也不是往自己家裡扒拉錢,實在是各地書院太吃錢,不多扒拉點銀子屯著不放心。
中原這邊暫時只有普及教育花錢多,四周其他地方還得保證兵馬的糧草。
荊州、益州欣欣向榮,揚州、交州山民多,他們暫時沒想開戰,但也不會在那些傢伙出來挑釁的時候無動於衷,也就是這幾年沒工夫搭理他們,等過幾年情況穩定下來,找准機會就得把藏在山裡的傢伙們全趕出來。
只要人在這邊,就全得登記造冊,朝廷嚴厲打擊黑戶,一個個的躲躲藏藏簡直反了他們了。
江東的氏族和其他地方的氏族一樣需要打一棒子給個棗,這些都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事情,慢慢來,形勢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涼州馬騰韓遂留下一個防止胡人作亂,倆人為了爭奪前往鄴城的名額打的不可開交,最後還是馬騰憑藉兒子的數量夠多在群架中略勝一籌,美滋滋的帶著一家人去鄴城長見識去了。
涼州比不過其他地方,公孫瓚在幽州積威甚重,呂布剛剛把并州境內不老實的部族揍了個遍兒,那兩州一時半會兒沒有主將不會生亂,涼州旁邊太容易生亂,不留下一個人鎮守,他們參加完禪位大典回來,涼州十有八九就會變成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