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他收回冀州原司徒不好說話的話,人家從上到下都可好說話了。
蝗蟲來的快去的也快,因為冀州的反應足夠快,大部分蝗蟲離開關中後就止步冀州,沒能繼續禍害下一個地方。
公孫瓚聽到蝗災蔓延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好不容易把幽州的軍政全部拿在手裡,還把劉虞拿捏的不敢再給他找麻煩,安穩日子還沒過兩天,可經不起蝗蟲的折騰。
公孫瓚被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殺過來的蝗蟲嚇的坐臥不安,要是有軍隊打過來他可以帶人殺回去,他公孫伯圭不敢說勇冠天下,至少在幽州這地界兒能打過他的還沒出現過,可是蝗蟲這種無孔不入還長翅膀能飛的玩意兒他是真的沒辦法。
幽州的民政他管不來,劉虞聽話幹活兒還行,劉虞要是不聽話想暗中搞鬼他也看不出來,以那傢伙的性子,大概率不會眼睜睜看著幽州百姓餓死,蝗災過後必有饑荒,要是劉伯安把饑荒解決了,他在幽州的威望豈不是更高?
公孫瓚愁的不行,劉虞在他手裡就是個燙手山芋,直接殺了不行,任他收攬人心也不行,怎麼處理都不放心,只能繼續把人關在官署幹活。
關一天算一天,沒準兒哪天好主意自己就冒出來了。
結果可好,好主意沒等來,只等來了馬上抵達幽州的蝗蟲群。
公孫瓚膽戰心驚等了好些天,天邊出現一個黑點都緊張的不行,為了防治蝗蟲甚至親自到幽州和冀州的邊界盯著,仗著他們幽州最近和冀州關係好,賴在中山官署學了好多針對蝗蟲的小招數。
蝗蟲不愛吃豆子,好的,明白,豆苗備上備上。
蝗蟲卵孵化之前能翻掘出來燒掉,少量的蝗蟲可以吃掉,大量的蝗蟲可以讓雞鴨吃掉,好的,明白,翻掘蟲卵養雞鴨,安排安排。
蝗蟲喜暖,夏天不下雨的時候更容易發生蝗災,好的,明白,回頭就著手挖溝修渠引水防旱。
……
公孫伯圭不擅長處理政事,架不住他臉皮夠厚,為了避免劉虞借蝗災捲土重來,機智如他果斷選擇先一步把事情解決了。
只要他學的夠快,劉虞的威望就絕對追不上他。
雖然到最後幹活兒的是劉虞,但是主意是他親自跑去中山學的,沒有他公孫伯圭千辛萬苦出去求學,他劉伯安哪兒來的腦子相出那麼多好主意?
總之不管怎麼說,他公孫伯圭就是壓了劉伯安一頭。
公孫瓚在中山官署學了不少有用的小招數,把荀攸煩的聽到聲音就想關門趕人才風風火火回幽州,可惜他準備好了大顯身手,蝗蟲卻沒本事衝過來。
冀州的反應太快,直接把蝗蟲按死在冀州地界兒,就算有些命大的不畏艱辛飛到幽州,那點兒數量還不夠林子裡的鳥兒吃的,嚴陣以待等了那麼久,最後只等到了這麼一點兒,差點把公孫伯圭氣到吐血。
好在蝗蟲不來是好事,未雨綢繆也沒有壞處,今年沒事沒準兒明年用得上,這種防災的準備一輩子用不上才好。
公孫瓚從荀攸那裡學了不少東西,然後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既然他現在可以摸著石頭過河,那還要劉虞幹什麼,幽州和冀州離那麼近,他沒事兒多去中山跑幾趟不就行了嗎。
劉虞把幽州打理的井井有條,但是他現在感覺冀州更好,所以冀州的各種政策肯定比幽州強,讓劉虞來打理幽州也比不過冀州,不如他親自去中山找有本事的人學。
老劉家沒好人,看劉虞劉焉劉表就知道,儘是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真小人,整天胳膊肘往外拐,寧肯餓死自家人也要維持表面光鮮,這樣的老大要不得,表面光鮮沒有用,能吃飽肚子才最重要,比起劉虞,他更喜歡直接給錢的大好人。
他承認他沒本事讓幽州百姓全都吃飽肚子,但是他也不覺得劉虞能讓幽州變得多好,胡人老實不敢作亂那是因為有他公孫伯圭,一旦他沒了再看看,不出兩年幽州就會被搶的乾乾淨淨。
老劉家的靠不住,別家的靠得住,他覺得中山那位太守就很不錯,愛板著臉沒關係,他是個耐心的好學生,不介意老師脾氣不好。
公孫瓚在鄴城那裡碰了一鼻子灰,眼珠子一轉又把注意打到了荀攸身上,他聽說蝗蟲不會只有一年,萬一來年還有蝗蟲,他之前的那些準備遠遠不夠,至少借他幾個匠人讓他把幽州缺水的問題給解決了吧。
修渠是個技術活兒,沒有匠人劃出路線,他徵集再多民夫也不知道該怎麼挖,要是一不小心挖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天知道會不會山崩地裂。
為了幽州百姓的安全著想,老鄰居總不能不管不問,他們幽州為冀州抵禦來自北方的敵人,幽州遭災了冀州也落不得好,真的不再考慮考慮嗎?
中山郡,荀攸又一次收到來自幽州的信件,面無表情看完之後將信紙扔到火盆里,另找出一張紙來給他們家主公寫信。
他覺得如今幽州這位腦袋裡全是水,只怕擔不起抵禦胡人護衛幽州的責任,幽州畢竟是冀州門戶,留在這麼個傢伙手裡太過危險,不如把人給換了。
冀州猛將良帥不在少數,他覺得呂布呂奉先就不錯,不知主公覺得怎麼樣。
第128章 眾生皆苦
天氣漸涼,軍營里的士兵們賣力訓練,一個個的揮汗如雨不覺得冷,經常在屋裡坐著的文官們沒那麼抗凍,早早就換上了棉衣準備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