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少年時代需要表現的是主人公對母親的化妝品,對姐姐的裙子,對一切女孩子的東西都很感興趣的狀態。
戲份不多,但有一個情節是,少年因為有點娘被校園暴力,脫光了被男同學欺負的校園暴力,很誇張的那種。跟性無關,就只是暴力。
韓京墨可以想像片場到時候會怎麼拍,扒光肯定會扒光,重點應該是不露。但屁股這些部位極有可能會暴露在鏡頭下。
說起來男孩子相較於女孩子更好處理這些畫面,可親媽還是有點糾結,這場面拍起來,韓京延扛得住嗎?
但本子真的是好本子,如果拍好了,運作的也好,說不定能讓韓京延拿下一個最佳新人,或者再增加角色篇幅,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最佳新人能變最佳男配,那韓京延以後就真的未來可期了。
媽媽把劇本發給了爸爸,爸爸直接反對。
都不用說什麼校園暴力的拍攝,光是性別認知障礙這個點,趙寅城就不想讓兒子演。
兒子還小呢,要是被角色殘留的情緒影響怎麼辦?到時候哭都來不急!
本來就在猶豫的親媽,選擇了保守處理。養孩子這種事,大膽也大膽不起來。
從新經紀人那聽說爸媽都反對的韓京延沒有放棄,他一開始就知道爸媽會反對,也沒想過要阻止經紀人把劇本給爸媽看。這招沒用,現在不看到時候簽約肯定也會看的。
韓京延的想法是逐個擊破,先去說服媽媽,這方面說服親媽比較容易。
而通常情況下,只要能說服媽媽,爸爸就不成問題,媽媽會負責解決這個問題。
兒子歪纏親媽說想演,非常非常非常想演的想演,纏到就差滿地打滾了,親媽還是不樂意。
倒是媽媽的新男朋友看了他的歪纏後指點他,像小孩子一樣鬧是沒未來的。反倒會讓韓京墨更懷疑他是否能掌控出戲的問題。
「那要怎麼辦?」
「像個大人一樣去談判。」
像個大人一樣的談判要怎麼談?叔叔手把手的教他。
先找到反對者的核心訴求,以這件事舉例。韓京墨之所以堅持反對,顧忌的就是他還太小,深入角色就免不了被角色裹挾。
很多演了很多年戲的演員都會出現因為某個角色過於硬核,導致自己出戲困難的事,這在這一行並不罕見。
「你得承認韓京墨的擔心不是沒可能。」李正宰讓他不要試著去逃避這一點,「你得讓她知道你是明白這一點的。」
韓京延皺著臉,「那我就不可能演了啊。」
「她有她的訴求,你也有你的訴求啊。」大人讓孩子不要遇到困難就想往後縮,得學會去利用劣勢變成優勢,「問題永遠是早發現早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你堅持在這個行業里繼續下去就遲早會碰到。」
「你現在會碰到,以後也可能會碰到,那都跟年齡的大小無關,那是演員必須要走過的一道門檻。
你完全可以說,與其一直在各種小角色里來回拍一樣的角色,不如就去突破自己,你遲早也是要突破自己的。」
「只有突破自己才能有長足的進步,各大獎項的評選對青少年角色很不友好,能拿到有分量獎項的小演員演的都是邊緣人物。金賽綸就是典型,她拿到新人獎的『道熙』就是邊緣人物。」
叔叔講了很多,目前身高已經快要超越親媽的兒子不能用豆丁去稱呼了,小男子漢歸納總結叔叔的一二三條後,轉述給媽媽聽。
媽媽聽著非常有道理,轉頭去找李正宰,有一丟丟的不爽,「你都教我兒子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一個男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學會的東西。」李正宰不認為自己教導小朋友的有什麼問題,「哭鬧死纏的孩子和講道理的孩子,你喜歡那一種?」
這不廢話麼,誰都會更喜歡後者啊,可這不是,「他還小呢——」
「要初二了,不小了。」李正宰也就說那麼一句,便笑了,「你不喜歡下次不會了。」
韓京墨倒也沒有這個意思,比起趙寅城過於護犢子的路子,她覺得李正宰這種教育方式未嘗就不對。
此事到最後,韓京延還是沒有演到想演的角色,但他跟李正宰的「教學」模式算是有了開端。
時不時的,韓京延會給李正宰打電話詢問一些不好問媽媽。但問爸爸總覺得得不到滿意答案的問題。
比如他跟學長掐架,爸爸的回答多半是要尊敬學長。這是他跟學長差點打起來老師叫家長時,趙寅城面對老師時給與的答案。
私下親爹是有想過跟兒子說你倒是背著老師打架啊,又覺得孩子還小,太暴力也不好就沒說。
兩邊掐起來是因為校慶哪個社團上台演出,學校只有一個戲劇社那就是那一個去。可學校現在有兩個戲劇社,兩個不能都上,就得競爭。
雙方各自有優勢,學長的優勢是大伯是高中部的校長。雖說是高中部不怎麼能管到初中部的事,但那也是校長啊。
韓京延的優勢是,我媽是威尼斯影后,剛刷了一波國內各大頒獎禮的影后。影后是管不到學校的事,可這是戲劇社團啊。
是的,演出並非看誰的節目更好,誰就能登台。初中生麼,兩邊差距就不大,那就看誰的手腕更強啊。
韓京延給李正宰打電話之前並沒有想著自己能聽到多厲害的回答,他只是不想跟媽媽講我可能會輸,也不想跟讓自己『尊敬』學長的爸爸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