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62頁

    空淨大師言道:「讓小殿下在我這裡學習半個月。」

    「行吧,那就這樣。」趙暘轉過頭看向元松,「你就這麼說。」

    「是,殿下。」元松退了出去,隨即就回宮了。

    他先去見了宋仁宗,把這件事情跟他說了。宋仁宗雖然捨不得孫子去大相國寺學習,但是他心裡清楚孫子能被空淨大師教導是一件幸事。

    曹皇后得知後,只是皺了皺眉頭,沒有開口反對,反倒是苗貴妃覺得半個月太長了,讓小殿下跟他爹爹一樣每個月在大相國寺學習十天。

    折筠當然捨不得兒子離開她,但是她心裡清楚,兒子跟空淨大師學習是一件好事。她也知道趙暘這麼安排,是為了兒子好。

    她沒有說什麼,也沒有為兒子收拾行李,直接讓元松把兒子帶去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里什麼東西都有,當然肯定沒有宮中好。但是,兒子是去學習的,並不是去享受的,所以折筠就沒有給兒子收拾細軟。

    趙玦在大相國寺見到他爹爹,當然非常高興。有趙暘陪著他,小傢伙非常樂意跟空淨大師學習。

    趙暘暫時要待在大相國寺休養,就順便陪伴兒子。

    別看他在大相國寺休養,但是宋仁宗還是會派人給他送來劄子,讓他了解國家大事。

    這些年來,派去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來的財富非常豐富。趙暘建議不要再搞海禁,徹底放開海上貿易。宋仁宗和大臣們都不反對,畢竟錢真的太多了。

    開放了海禁,當然也有麻煩,比如說海盜。再比如說,有不軌之人想要興風作浪。

    在趙暘攻打西夏和遼國之前,他就設立了海軍,並且擴大發展了造船業。

    這些年來,宋朝的造船技術越來越好,海上武器也越來越先進,海軍當然也訓練的越來越好。

    那些圖謀不軌之人見大宋的海軍這麼兇狠厲害,不敢再在大宋的海域亂來。

    趙暘看著從東南的劄子,心裡有了一個想法。不對,這個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沒有實踐。

    他想要開辦軍校,培養更多的將士。如今,時機成熟了,可以辦起來了。對了,還有免費學堂應該再進一步推廣。

    現在,大宋不需要向西夏和遼國進貢。這些錢,可以用來造福老百姓。

    趙暘寫了一個關於開建軍校的詳細章程,宋仁宗收到後,覺得這個建議很好,二話沒說地就下旨開辦了起來。

    文臣們當然反對,但是武將們贊成。文臣們吵不過武將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朝廷創辦軍校。

    趙暘本來想開辦女校的,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說到女校,這幾年來,高滔滔辦的女校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女子來她的學堂讀書。她們不僅會識字懂道理,也學會了獨立自強。

    趙暘決定過幾年,再正式開建女校。

    在大相國寺休養了三個月,趙暘這才回到宮裡,回到朝堂上。

    第150章

    今年又是科舉考試的一年。準確來說, 今年又是鄉試、會試和殿試的一年,畢竟童試每年都考。

    趙暘回到朝堂後, 第一件事就忙著主持會試和接下來的殿試。

    新科舉考試一開始很難, 但是這些年,學子們已經習慣了新科舉考試的難度。不過,話說回來, 自從新科舉考試開始後,淘汰了不少學子, 為官的人數減少了很多。

    得知會試和殿試會試太子殿下主持,學子們非常激動。

    自從趙暘帶兵收復了西夏和遼國後, 學子們對趙暘非常崇拜。準確來說,他們已經把趙暘當做偶像崇拜。

    不止學子們, 就是將士們也把趙暘當做大英雄崇拜。

    武將們崇拜趙暘很正常, 畢竟趙暘帶兵收回了燕雲十六州。

    趙暘一邊忙著主持科舉考試, 一邊等蘇軾、蘇轍、沈括他們回來。

    這些年來, 蘇軾他們三個人一直在外地。蘇軾之前在杭州, 前幾年又去了蘇州。蘇轍一直留在北境,而沈括一直在遊歷。不過,三年前,他的父親病逝,他回老家守孝,今年九月份就能出孝,屆時就會回到汴京城。

    前幾年,沈括在遊歷的時候, 豐富了他的眼界和知識, 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他成功地發明出隙積術、會圓術。他還發現了磁偏角, 改進了渾儀。(關於沈括的成就來自度娘)

    趙暘回到汴京城後就寫了一封信給沈括, 讓他出孝後回到汴京城任職。趙暘一直嫌棄司天監做事不太靠譜,他決定讓沈括回來好好地整一整司天監。

    沈括這些年一直在外遊歷,如今太子殿下需要他,他當然會義不容辭回來效勞。

    趙暘也寫信給了蘇軾和蘇轍,讓他們先回汴京城聚一聚,然後再派他們去別的地方。

    蘇軾和蘇轍他們並不想留在汴京城,他們想繼續去外地任職,尤其想去曾經的西夏和遼國的地方。

    趙暘見他們想去,自然不會反對。再說,以前西夏和遼國的地方是需要好好管理,派蘇軾和蘇轍他們去,他心裡也放心。

    至於曹許和王胖胖他們,暫時不會回到汴京城,最起碼這兩三年來不會回來,因為他們要忙著為攻打蒙古和金國做準備。

    再說一件事情,狄青一直追擊遼國王室的人。前段時日,狄青成功剿滅遼國王室的幾位王子。至於遼王,據說在逃亡的過程中病逝了。

    沒有了遼王,剩下的遼國王室的人猶如一盤散沙。這些人逃到漠北以外的地方,一時半會兒不會再回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6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