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回覆:「就是就是,反正期待就可以啦。」
……
新章評論區突然提到女皇,讓易夏有些意想不到。
她不是沒想過寫女皇,只是很難寫,她在另一個世界看過不少女皇的影視劇,其中多少都有誇大的成分,也有戲說的成分,她要寫,要把握好女皇那個度,至少在現在來說,並不容易。
不過她也不是完全沒有計劃,她是打算先在別的文章里,從側面描述女皇的生平,然後再一點點引出女皇的全部情況。
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但就像讀者所說,她還有好多時間寫文,哪怕是漫長的一本本小說堆積出來的真實背景故事,她也可以做到。
至於現在,當然還是繼續寫面前的文章。
……
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自然並不虛假,親眼所見,也確實能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被慫恿到縣城的胡大人,便親眼見到了真實的縣城。
實際情況,甚至比他想像中還要好。
「『胡大人這般吹捧,莫不是親眼所見?』
朝堂之上,眾位官員正在討論徐絮的任命問題。
原本以徐絮的官位,她的任命還不足以拿到朝廷上來講,只不過這些年從徐絮手中遞出的種植方法,以及改良種子的方法,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且都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成效。
這兩年別的不提,至少百姓的生活改善了許多,國內大體環境可以說是一片四海昇平的景象。
所以對於使得出現這一景象的徐絮,大家都願意多說幾句。
可朝堂從來不平靜,有喜歡徐絮的,自然也有不喜歡徐絮的,所以胡大人對於縣城的評估情況一出,立即引來旁邊官員的不滿之聲。
聽著這樣的質問聲,胡大人心裡鬆了口氣,心裡對慫恿他親眼去見見情況的林大人也多了幾分好感,當即便昂首挺胸,理直氣壯道:『是,啟稟聖上,臣確實親自去見過,上書所言,全是臣親眼所見,絕無半句虛假。』
坐在上頭的那位,自然知道胡大人去過,眼見著底下的官員還有不服,神色平靜道:『既如此,愛卿便為大家說說親眼見過的情形吧,務必實話實說,不得弄虛作假。』
『是。』胡大人立即答應下來,眼中帶了笑,從他進縣城開始,聊起他的所見所聞,以及當地百姓的狀態。
當今聖上是為務實的皇帝,不允許底下的官員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所以對於所有在京城的官員,要求就是每兩年都必須找一個縣城實地去瞧瞧,這兩年因為種植技術和種子的推廣,走出京城去往四處的官員比以往更多一些,他們自然知道普通的縣城是什麼樣。
而徐絮所管轄的縣城,原先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可如今在胡大人口中,那裡居然變成了桃源之地,讓人很是難以相信。
可胡大人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卻叫人完全挑不出問題來。
有些官員想質疑,可既然胡大人敢在聖上面前這般態度,他所說的話大概率是真的,這時候質疑,反倒會叫他們成為笑話。
聽著聽著,有些年邁將要致仕的官員,卻有些心動了,忍不住低語:『若是能在這樣的地方養老,倒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或許可以與那位徐大人交流一番,看怎樣能改善縣城環境,我們再與家鄉的縣令聊一聊,這樣一來,彼此都好。』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情緒。
他們這些官員致仕後,日子大多要比尋常百姓好,可要是有更好的日子,他們自然也不會不要。
帶著這般想法,他們對徐絮那可是好感度滿滿,要不是知道聖上對徐絮可能有另外的打算,他們怕是都恨不得將徐絮拐到他們的家鄉去。
將徐絮拐走的想法實現不了,給他一點面子還是可以的,眼下給點面子,以後萬事好說。
於是乎,在一眾實幹派官員的追捧下,以及一群即將要致仕的高官給面子的情況下,徐絮的下一個位置被定了下來。
她一下子就正七品知縣升到了從四品知府,雖然給的也是不太好的區域,但地理位置卻很不錯,也是之前一直都想要改革的區域,只是好多年都沒有成效,若是還能再做出實事,她的前途將會變得一片光明。
升遷的消息傳到徐絮任職的縣城,引起滿城轟動。
……
『大爺,真的不能收了,徐大人之前說了,一律不收。』
『要的要的,就是自家種的豆子,官爺通融一下吧。』
『我的,我的也是自家種的。』
『還有我的。』
知道徐絮不久就要離開,百姓便自發來縣衙送東西,希望徐絮走的時候,可以將他們送的東西帶走。
東西不多,可在近處住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來送,住的遠的,也會請人帶來,一點點積攢下來,東西堆積了不少。
『絮絮,這可怎麼辦?這麼多東西,一輛馬車帶不走啊。』徐母在幫徐絮收拾東西,看到這麼多百姓送來的東西,一邊歡喜一邊苦惱。
徐絮不貪利,縣衙里的東西極少,馬車倒是重新打過,但馬還是之前那匹,帶上徐絮原有的東西就算了,再多帶一點,怕是裝不下。
徐絮想過之後,將事務吩咐下去:『分出一部分,在縣衙門口煮一鍋粥,讓大家分食,然後再送一些去京城,就說是百姓感恩朝廷的,剩下的請人送回老家吧,叫祖父母也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