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多虧了朱瞻基這個提議,這才讓《永樂大典》沒有在後世失傳,這當然是後話。
關於書籍失傳這件事情上,朱瞻基覺得他還要做一些什麼。他決定等他上位後,把世上的好書都收集起來,然後刊印一些副本。這些副本一部分流傳到民間,另一部分就埋在地下書窖里珍藏。這樣日後要是出了什麼事情,後世的人還
有機會把這些書挖掘出來,這樣就不會遺失。
朱棣聽了朱瞻基這個想法後覺得很好,下旨讓人挖書窖,把之前為了修《永樂大典》收集到的書都放進書窖里,當然還有《永樂大典》。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因為戰亂,不知道遺失了多少好書。為了能保證好書不被失傳,必須這麼做。
【第六件事情,就是朱棣派人南下北征。在永樂四年,朱棣派朱能南下,進入安南。安南大敗,自從安南改名為交趾,並設立交趾布政司。
永樂八年,朱棣親自北征,阿魯台大敗,歸降大明。】-「來自度娘」
這幾年,朱棣在忙著國家大事的時候,還不忘教導朱瞻基。
每年春耕,朱棣都會帶著朱瞻基下田。不僅如此,為了讓朱瞻基能更好地體驗到百姓的不易和民情,朱棣還讓夏原吉帶著朱瞻基去民間體察民情。
朱瞻基跟著夏原吉體驗民情的時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別的不說,他跟夏原吉吃過糠,還吃過草根。他們每去一個地方,當地的老百姓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有很多地方的百姓吃的就是糠。
夏原吉剛開始帶著朱瞻基體驗民情的時候,認為朱瞻基一定吃不了苦,會吵著鬧著要回宮,結果卻讓他非常意外。皇孫殿下不僅不叫苦,還非常樂意地跟著他一起吃苦。
那一年,朱瞻基才八歲,跟著夏原吉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苦,但是他沒有任何怨言,相反他感受到他日後的責任會非常大。
在跟夏原吉體驗民情的時候,朱瞻基把他所見所聞,還有所感全都記了下來。等回到京城後,他把他這一年記下來的內容整理了一番,然後寫了一本書,名叫《民間見聞》。
朱棣下令大力刊印這本書,讓全天下的人看到這本書。
這本書傳到民間,掀起了很大的轟動。這讓大臣們和文人學子們看到底層百姓的不易,也讓他們明白他們身上肩負著重任。
朱棣因為朱瞻基寫了這本書,也親自給朱瞻基寫了一本書,名叫《務本之訓》。
這兩年,朱瞻基每年都會有一段時間跟著夏原吉繼續體驗民情。
夏原吉見皇孫殿下這麼關心民情,自然樂意帶他去體驗。
在體驗民情的時候,朱瞻基發現大明很多百姓吃不飽飯,這讓他越發想要鄭和去美洲大陸,把土豆、紅薯、玉米和花生等東西帶回大明。
土豆和紅薯好種,也容易高產。把它們帶回大明,能解決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
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也一直在打聽美洲大陸的事情。目前打聽到一些消息,但是要想去美洲大陸的話,還得需要更多的消息。不僅如此,還得好好準備。
朱瞻基這幾年也做了很多事情,除了跟夏原吉去民間體驗,他親自訓練的童子軍非常優秀。
他訓練士兵的方法還被採用,用到各個軍營訓練。他的這一套訓練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大明將士的戰鬥力。
每年萬壽節的最後一天都會舉辦閱兵儀式,讓外邦使者們看到了大明將士們的威嚴,也深深地被震撼到。正因為如此,這幾年外邦變老實了不少。
朱瞻基在讀書方面一向很聰明。他這幾年寫過很多文章,也寫過很多詩詞,得到了楊士奇他們一群學識淵博人士的肯定。他最有名的是他的畫。他跟夏原吉體驗民情的時候,還把他所見全部畫了下來。每一畫都非常震撼,被朱棣珍藏了在文淵閣。
在朝中和民間裡,朱瞻基有著文武雙全的名聲。
如今朱瞻基已被冊封為皇太孫,朱棣已經決定日後會帶著他上戰場。
朱高熾一直被人詬病,被武將們看不起,就是因為他沒有在戰場上立下過戰功。朱棣不想寶貝孫子跟大兒子一樣被人議論,決定讓他日後上戰場立
功。
朱瞻基下了學來乾清宮找朱棣,見他皇爺爺陰沉著一張臉,忙關心地問道:「皇爺爺怎麼了?」
「你看看。」朱棣把手中的密報遞給朱瞻基看。
朱瞻基接過,認真地看了看。看完後,他的臉色也變得沉重起來。
朱棣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阿魯台歸降我們大明後,瓦剌一直在變強,再過幾年瓦剌就會成為我們大明的心頭大患。」朱瞻基皺著眉頭說,「雖說瓦剌現在還不成氣候。」
「瓦剌人桀驁不馴又野心勃勃,等他強大,一定會揮師南下。」
朱瞻基一聽他皇爺爺這麼說,就猜到朱棣在想什麼。
「皇爺爺,你想出征瓦剌?」說畢,他面上露出不太贊同的神色,「皇爺爺,現在出征瓦剌不是時候。」
「等瓦剌強大再出征就遲了。」
「但是瓦剌人奸險的很,再加上他們又會躲,要想出征他們可不容易。」朱瞻基想了一想說,「等他們強大再出征的確晚了,但是我們可以等他們再強大之前動手,殲滅他們的野心,讓他們不敢再有入侵大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