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作者有話要說:
導演:咳咳,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青書&無忌:…………
第128章 武當心事(上)
張無忌在武當派留了整整三日,與張三丰、宋青書、宋濂、楊維楨、程立言五人分說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三日後,張無忌攜周芷若、范遙、韋一笑三人離開武當返回明教,約定待他與周芷若大婚再與師門相聚。臨行前,張無忌向宋濂表達了請他出山相助的美好意願。怎知宋濂竟笑道:「張教主的三權分立之說天縱奇才驚世駭俗,老夫已是沉溺其中,分神不得了!」此後,宋濂將張無忌所言一一撰錄,寫下多本論三權分立之法在中原運用的著作,便是日後的《華夏憲法》的由來。
張無忌心知宋濂心向宋青書,見他拒絕延攬也並不勉強,只在心中暗道要早日著手找明初歷史上一些出名的文臣來相助,這便與武當上下道別而去。
卻是宋青書心知宋濂一向心繫天下,為了百姓斷首不惜,眼見張無忌離去,他不由詫異地問道:「宋先生何不下山相助?」
宋濂聞言不禁糟心地望了宋青書一眼,怒道:「你的功課做完了?」
宋濂此言一出,宋青書登時啞口無言。宋濂是海內大儒,多年前剛來武當便曾試過他的詩文。宋青書曾以為自己不算學富五車,三車也是有餘,怎知宋先生卻輕蔑地道:「果然是武人粗鄙,猶如井底之蛙。學無止境,以你如今所學,不過發蒙而已。」這一番話不止將他堵地無言以對,太師父和爹爹他們更是面上無光。這些年來宋濂經常要他多多閉門讀書,又布置下諸多功課不時查問,稍不如意便破口大罵以至責罰。宋青書心知宋濂對他寄予厚望,也不敢不從。只是如今主宰天下有更好的人選,宋濂仍這般不依不饒,宋青書卻是不免有些委屈,不禁低聲嘆道:「青書一介武夫……」
怎知他話未說完,宋濂已然高聲吼道:「既知自己乃是一介武夫,不過胡亂識得幾個字,便更當知恥而後勇!還不給我滾去念書!你離家多時,這些時日落下功課全都給我加倍補來!」
宋青書見宋濂怒髮衝冠登時噤若寒蟬,他深知宋濂罵功了得妙語連珠,當下再不敢多言,落荒而逃。
宋濂本人卻是怒火難消,回房後又翻出不少經史子集要宋青書再行研讀,方才稍稍順過氣來。當晚,宋濂應程立言這位老友的邀約,前去與他小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程立言終於發問:「這位張教主,景濂以為如何?」
宋濂望著面前的酒杯一陣,低頭抿了一口酒,輕聲道:「經天緯地之才!」
程立言聽宋濂對他的評價這般高,當即心下一松,笑道:「他竟不曾請你下山相助?」程立言知他這位老友甚深,他心存百姓又身負治世安民之才,得他相助如虎添翼,張無忌不可能不明白。
怎知宋濂卻是沉默地摸著杯底微微搖頭,許久方道:「我推拒了。此人心機深不可測,審時度勢順勢而上的本事更是了得,絕非人主之相。」
程立言即刻一愣,片刻後,他將頓在半空的筷子縮了回去,苦笑著問道:「莫非你至今仍看好青書?」他與宋青書關係更親,看著他長大,自然知道他的毛病,不由再度勸道。「青書雖有才幹,可惜天生多愁善感,宥於情傷於情。這樣的人,做朋友、做對手都痛快,唯獨不能做皇帝!」
程立言的這番話宋濂也不知聽過多少回,然而他卻也自己的考量,當下回道:「元廷暴虐,天下百姓受其苦毒久矣。將來,百姓需要的是一位仁君!重情義絕不是錯,只要他知道取捨。」
程立言放下酒杯,一聲長嘆。「然而於青書而言,最難的便是要他將手中劍對著自己人。張教主既已自告奮勇,景濂又何苦為難他?況且,張教主雄才大略立下志向改變帝制,行三權分立之法,日後滌盪陳腐,我中原時局為之一新,不好嗎?」
「張無忌雄心勃勃,他日嘗到了這權利的滋味,還能罷手嗎?」宋濂聞言卻只是無奈搖頭,「三權分立之法的確是開天闢地,耳目一新。只是這中原大地從來都不缺野心家,縱然張無忌能夠把持住,也難免他的屬下邀寵獻進。」說到此處,他不由冷哼一聲,語調輕蔑地道,「明教傳承三十餘代,這其中不無天下清明的時候,他們卻矢志與朝廷作對,當真是為了解民倒懸嗎?」
宋濂這般說辭,程立言亦是一陣默然,半晌才道:「青書心下無塵超脫自在,已得道家清靜無為之精髓,你既愛惜於他,又何苦將他羈入樊籠?」程立言與宋青書相處日久,深知他為人重情,若是走上那個孤家寡人的至尊之位卻是難免痛苦,自然心下不忍。
哪知他的這番說情宋濂竟全不為所動,只用力一拍几案,怒道:「這混小子,哪裡是清靜無為?我看他擔子一卸,竟是渾身輕鬆,根本就是不求上進!武當派,養出了你們這幫懶骨頭!」
眼見老友怒火中燒,連自己也給掃了進去,程立言當即不再言聲,只管低頭喝酒。但求一醉,落個清靜!
此時此刻,程立言與宋濂二人話題的中心宋青書,正在自己的齋堂裡頭大如斗地補這大半年以來落下的功課。論起來,他自認也算是伶牙俐齒,可若是要與宋先生辯口舌,那便是老壽星上吊。吵也吵不過,打又不能打,宋青書重生一世最明白的便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七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