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87頁

    看到這個數據,崇禎一時間都感慨起來。

    中國的農民,只要你不瞎折騰他們,他們自己就能把產量提升起來。

    如果你再好好扶持扶持,那真的就能騰飛。

    勤勞和勇敢,永遠都是這片土地最寶貴的品質。

    陝西的災情已經得到大大的緩解。

    相信明年的糧食產量會更高,而隨著紅薯在陝西的大量種植,那些成片成片餓死人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崇禎道:“陝西農政指揮使史可法有功,宋愛卿,你去跟他說,讓他再做兩年,做好了,調他回北京農政院升官。”

    “臣領命。”

    崇禎心情大好,不僅僅這幾個省的糧食都翻倍了,連湖廣省的糧食都暴漲了30%。

    湖廣省的糧食產量增長起來並非產量提高了,而是整頓完吏治後,真實的數據被上報上來了。

    以目前的整體數據來看,新農政肢解了地主的田產後,下面上報上來的數據更加接近真實。

    也說明了自由農的數量大大增加,佃戶的數量在集聚下降。

    從銀行的貸款買田數據也能說明這一點。

    再加上農稅的降低,要不了幾年,民間必然會形成糧食富餘的局面。

    不要懷疑中國人種田的本事。

    這個局面意味著什麼?

    意義重大!

    一旦糧食出現富餘,酒類商品將會大增,小吃類也會大增。

    老百姓的糧食吃不完,就會拿出來賣了換錢,有了錢就會買幾件新衣裳,進一步拉動對服裝產業的需求。

    而崇禎的“大明版珍妮機”早就開始在北京製造局量產了,湖廣省的桑樹、苧麻等等衣服的原材料也在大規模種植了。

    不僅如此,隨著賤籍制度的被廢除,勞動力逐漸解放,一旦產業規模增加,就業人數自然會隨之增長。

    那個時候,一個新的時代不會用力去呼喊,它自然而然就來了。

    不,這還不夠,必須加快進度將安南收回來。

    安南有一年四熟的水稻,一旦將安南收回來,打通東南沿海的航線,那個時候糧食將會進一步增加。

    商業時代才會真正降臨。

    小太監急匆匆走進來道:“皇爺,鄭帥在宮外聽宣。”

    剛剛想到大同東南沿海航線,鄭芝龍就來了。

    崇禎放下手中的匯報,道:“徐愛卿,這蒸汽機儘快給南直隸和浙江省派發一批過去,讓當地的官府出賣購買,找銀行貸款。”

    “是。”

    “陳子龍,你速速去一趟南直隸,配套將南京銀行逐漸起來,必須逐漸起來,以後江南製造局從朝廷的行政體系里獨立出來,獨立到商政體系里,讓它自負盈虧!”

    陳子龍連忙道:“是!”

    重臣告退後,崇禎很快讓讓將鄭芝龍宣了會進來。

    正統的歷史上,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說服下,鄭芝龍於崇禎元年歸順朝廷,受封游擊將軍。

    游擊將軍相當於軍區裡的師長軍制。

    而穿越者崇禎卻早已給鄭芝龍加封了南安伯的勛貴頭銜,而且官職是台灣總兵。

    總兵相當於軍區司令。

    明朝的台灣,是屬於福建省轄制的,但在崇禎年間被荷蘭人占領,此後直到鄭成功時期才收復台灣。

    張凡賜封鄭芝龍台灣總兵的官職,顯然意有所指。

    這兩年,鄭芝龍歸附朝廷,東南沿海一帶,還算太平,至少比前些年要穩定一些。

    明末的東南海域各方勢力極其複雜。

    台灣有荷蘭人,東邊有日本人,海域之上還有明朝本土出去的各個海盜集團,媽港(澳門)有葡萄牙人,而南洋又有諸多商船往來南洋諸國與大明朝之間。

    總之,明末的大海,是非常熱鬧的,其精彩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歐洲。

    而這諸多勢力中,鄭家則是最強大的,從東南沿海一帶,東到日本,南抵南洋諸國,都是鄭家勢力籠罩的範圍。

    不僅如此,鄭芝龍還有用龐大的戰艦。

    每一艘戰艦都配有紅夷大炮,以及弗朗機火炮,還有各類西式火槍。

    大明傳統帆船一般裝備6到8門土炮。

    但鄭芝龍的戰艦,每一艘都裝備30門以上的火炮,而且是重炮。

    連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殖民者們也感慨說:縱橫大海數百年,從未見過像鄭芝龍這樣強大而富有的敵人。

    鄭家戰艦上的旗幟飄揚在南中國廣袤的海域,鄭芝龍吼一聲,半個海域都會輕微顫抖一下。

    這樣的人,如果待在大海上,絕對是這個時代的一方霸主,大明朝只能在陸地上眼睜睜看著,對此無可奈何。

    如果歷史上,鄭芝龍不投降滿清,歷史格局可能會改變。

    那麼問題來了,鄭芝龍為什麼要投降滿清?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得先搞清楚,為什麼鄭芝龍在崇禎元年會歸附大明。

    鄭芝龍的財富,是北京城任何一個商人和官員以及勛貴都沒法比的。

    即便是南京城的首富在他面前,都是小弟。

    他可以說壟斷了日本、南洋、大明這三方的航線,錢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如此一個海盜頭子,在大海上稱王稱霸,不香嗎?

    那麼他為什麼還會聽熊文燦的,歸附大明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8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