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你們別忘了,大明在草原上還有一個北庭都護府,那裡駐紮著幾萬明軍,一旦咱們動手了,很可能轉身被北府的明軍圍了。”
“這個台吉不必擔心,多爾袞貝勒爺已經斷了楊嗣昌的來路。”
“好!”卜失兔道,“咱們也派一隊人去攻打大同府,希望皇太極不要食言!”
這會議結束後,那順巴依爾立刻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出去給多爾袞,告訴多爾袞順義王已經動搖,不日將會出兵。
而他們不知道,順義王的兒子俄木布也寫了一封信,交給了歸化城的明朝細作,土默特部的順義王有反意。
老子要造反,兒子告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在場的高級將領中,只有俄木布親眼看見過皇帝的親衛軍是如何作戰的。
那種場面,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那種如同山洪海嘯一樣的鐵騎,似要淹沒草原,吞併八荒!
皇帝親征的消息還沒有傳到草原,草原上的各部就已經騷動起來了。
實際上,這個局面連多爾袞都感到震驚,他曾經敗於孫傳庭之手,對明軍有忌憚,但沒想到大同鎮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而他現在也很頭疼,因為張之極的虎賁衛對他是緊咬著不放,他要抽身去大同鎮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過萬丹偉征此時整個人都進入一種全世界我最厲害的高潮境界。
他的行為已經震驚了草原,蟄伏在暗處的人終於都有了行動。
但是,沒有人知道,雁門關前已經堆滿了人頭。
第485章 一個月之內結束戰爭
十月初一一大早,崇禎就起床了。
他看了看科學院根據他寫的東西製造出來的溫度計,上面顯示室內溫度有二十度,倒是很暖和。
可是現在室外的溫度卻有零下5度了,而且最近還在大幅度降溫,北風呼呼的刮。
這種天氣,沒有吃的是很難受的,南邊現在有不少難民在逃難。
為了穩定人心,崇禎還專門派了去發捷報。
即便雁門關前的勝利只是小勝,但對於驚慌失措的老百姓們來說,足以成為定心丸了。
穿好衣服後,剛用完早膳,盧象升就來了。
“陛下,太原那邊的糧草來了,是耿巡撫親自送來的。”
“哦,耿如杞來了,讓他來見朕。”
“是!”
不多時,耿如杞便來了。
耿如杞是山西的巡撫,這個人在歷史上很悲劇。
怎麼說呢?
正統歷史上,崇禎二年11月,己巳之變爆發,皇太極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
京師向全國發布勤王令,耿如杞帶著山西的五千人前來勤王。
結果在北京城外,一天被調離一個地方,五天之內,被調了五個地方,五天時間,都在去這裡去那裡的路上。
最坑爹的是不給飯吃,這誰受得了。
士兵就譁變了。
譁變了之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一看,你他媽的這個時候你譁變,來人,把耿如杞砍了,於是這位老兄就人頭落地了。
不過歷史已經改變了,耿如杞不會被五天之內調得每天來回走100里路了。
他現在老老實實把糧食運到雁門關,並且見到了皇帝。
“臣參見陛下!”
“起來說話。”
“謝陛下。”
“辛苦你親自跑一趟了。”
“天子尚且親征北境,微臣這一點算不上辛苦,且是分內職責。”
“一路過來,你都看到了什麼?”
耿如杞微微一沉,道:“微臣看到了不少難民。”
“這件事你怎麼看?”
“大同鎮淪陷,是國朝未有之事,即便是前年的林丹汗來犯,也沒有如此嚴重,臣以為,張宗衡有難辭其咎。”
耿如杞是巡撫,巡撫是比總督低一級的。
不過他是山西的巡撫,而張宗衡是大同鎮的總督。
雙方是互不統管的。
大同鎮屬於山西,但卻不在耿如杞的管轄之內,因為它的軍鎮。
“他現在在太原?”
“張總督此時便在太原。”
“他是什麼時候到的太原?”
“九月十六日。”
崇禎推算了一下,張宗衡是九月十日左右離開的背景,從北京快馬三天可以回大同府。
如此說來,他前腳到大同府,聽聞蒙古韃子破了長城防線,後腳就腳底抹油跑到了太原?
這次若不是他整個總督先跑了,大同鎮何至於落到這個地步?
“先不提這個人,眼下最重要的是調派糧食,山西的糧食夠不夠吃?”
為什麼先不處理張宗衡?
因為張宗衡這種罪名,還真不能立刻處理完,畢竟崇禎是要找整個大明朝刀法最好的師傅,給他剮個五千刀的!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趕緊結束戰爭。
“回陛下,今年山西產了不少紅薯,老百姓都勉強可以過冬的。”
這個耿如杞說話倒是老實,換做別的官員,怕是又要大肆吹噓一邊了。
“如果再從南邊抽調一部分糧食上來,夠不夠?”
“糧價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