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頁
十天前出現的?
也就是說二十幾天前開始製作的,一個多月前開始策劃?
崇禎坐回去,拿起一杯茶,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兩種可能。
一、很早就有假鈔了,只不過今天王承恩發現的這一張是剛製造出來的。
二、一切都是一個多月前策劃的,一個多月前發生了什麼?
一個多月前發生了什麼?
崇禎的腦子轉得飛快,他不得不將這件事往政治陰謀上去聯想。
因為假鈔出來的實在太是時候了。
如果他是某些暗中潛伏起來想要遏制新政的舊黨派,也會利用對銀鈔的攻擊,來使得皇帝的新政受到很大的衝擊。
這並不是什麼很高深的手段,只因為新生的銀鈔本身就很脆弱。
朱元璋時代,因為朝廷不讓用銀鈔交稅,朝廷又爛印錢,銀鈔的名聲早就臭了。
崇禎是好不容易才將銀鈔在順天府推出來,甚至強行命令民間購買雅蘭堂的商品只允許收銀鈔。
銀鈔又可以交稅,有了這幾層保障,慢慢的銀鈔才在北京城越來越多。
可它依然還在幼年期,要攻擊它很容易,只需要製造恐慌和不信任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某些黑心商人想藉此發財,他們必然會有所忌憚,不會大規模製造。
大規模製造很容易出現粗製濫造,很容易識別,且很容易追溯源頭。
如果真的是政治事件,接下來肯定會湧出大量的假銀鈔,因為只有大量出現,才能攻擊到現在的銀鈔體系,從而製造出輿論譁然。
不過這件事要化解也好化解。
先不必著急,讓駱養性去查一查,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很快,駱養性就來了。
崇禎將他的任務仔仔細細交代清楚,駱養性領著任務立刻出去了,開始連夜偵查。
偵查之前,先去銀行取了一些真的銀鈔,然後陳子龍給所有人進行了真銀鈔的詳細講解。
三天後,崇禎的桌上就擺了20兩假銀鈔了。
有的連字都是歪的,一看就是假的。
又過了兩天,有100兩假銀鈔擺在崇禎面前。
五天之後,有1000兩銀票擺在了崇禎面前。
崇禎面色陰沉得可怕,他抓起這些假銀鈔,用力扔了出去:“豈有此理!”
他心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目光中的殺意已經如同怒海狂瀾:“駱養性!”
駱養性心頭一沉,單膝跪地:“臣在!”
“五天之內給朕破案,必須把人找出來!”
“臣遵旨!”
駱養性手心湧出一股冷汗來。
要找出來也容易,因為現在已經湧現出大規模的假銀鈔,審問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線索已經越來越明顯。
駱養性剛剛出去,王承恩又跑進來了。
“皇爺,皇爺!”
王承恩差點摔了一跤。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遼東軍報,建奴六萬大軍渡過遼河,向廣寧城挺進!”
第434章 朕奉陪到底
崇禎三年六月十五日,皇太極發兵6萬,渡過遼河,向廣寧城挺進,遼東戰雲密布。
上一次的遼東之戰,才過去10個月,皇太極捲土重來!
這份戰報先是到了通政司,由通政司立刻提報到軍委會,最後才上報到皇帝這裡來。
建奴大軍突然的異動,震驚了整個大明朝堂。
一時間,京師的官老爺們那可是風聲鶴唳。
剛剛用完早膳的崇禎,陷入沉思之中。
他將自己轉換到皇太極的位置,站在皇太極的角度出發,去猜測這個用意,這個時候出兵的動機在哪裡?
皇太極剛剛在國內搞改制,按理說阻力會非常大,難道是想轉移國內矛盾?
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對砍,戰爭的背後都有著深遠的政治意義。
崇禎坐在那裡,沉思冥想到上午,王承恩才小心翼翼地說道:“皇爺,軍委會的大臣們都在外面求見。”
“先讓他們等一會兒。”
“是。”王承恩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皇帝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最討厭被人打斷。
皇太極不是傻瓜,更不是腦子一熱,就隨便亂來的人。
他現在要集權,國內必然還有諸多不穩定因素,出兵對他自己改制不利。
即便是出兵,也是攻打蒙古,攻打蒙古比打廣寧更為明智。
蒙古?
蒙古!
皇太極是那種走一步棋,後面三步都已經準備好了的人。
而穿越者崇禎呢?
他是那種走一步棋,要想後面五步的人。
他的思維習慣是在腦海中演化出局面的多種可能。
例如這件事。
皇太極現在出兵了,在最不該出兵的時候出兵。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可能性有這樣幾點:
一、佯裝出兵,轉移國內注意力。
這一點幾乎可以否定了。
為什麼?
因為佯裝出兵根本不可能持久,而他的改制和國內的矛盾,是一個持久性的,所以出兵根本不可能解決國內矛盾。
要不然崇禎早就把軍隊全部擺到東北去和皇太極對砍了。
出兵不但不會轉移注意力,而且很燒錢,一旦戰敗,國內的反對勢力就會反撲,例如代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