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頁
已經不可能了。
還怎麼低調?
遼東收復,遼東的商業也會從上海走海運打通,甚至已經有人在提出大明收編朝鮮做為一個省。
那朝鮮接下來的商業呢?
肯定也與上海有密切的關聯。
呂宋島呢?
肯定也逃不脫。
沒辦法,上海府的背後,是大明朝輕工業體系最完善、河運最發達的南直隸。
又是長江出海口,中游的湖廣省、重慶,下游的江西,哪一個是泛泛之輩?
這就註定了上海不同尋常。
註定了它在未來,將會是大明朝最大的一個港口,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些提前得知朝廷政策的官員,甚至暗中開始寫信給自己的家人,讓家人趕緊去上海府買房。
先別管那裡的房子有多破,買了再說!
這就是大時代下的機遇。
李岩說道:“多謝黃大人提醒。”
兩人又交流了片刻,到了下午的時候,李岩才帶著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進了宮。
每人知道,未來是大明的時代,但也是屬於李岩這樣的人的時代。
而且時代的寵兒中,還有向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這樣以前的普通人。
他們站在了時代變革的關鍵時刻,關鍵的位置上,將會親眼見證千年未有之變局。
乾清宮內暖洋洋的,李岩帶著自己身邊的官員,以及那三人進去後,跪在地上,說道:“臣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草民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
“謝陛下。”
崇禎走下去,親自握住李岩的手,笑道:“兩年不見,你都曬這麼黑了,平日裡應該很辛苦吧。”
“比起陛下的日理萬機,憂國憂民,臣一點也不辛苦。”
再次見到崇禎,李岩心中也很是感慨。
他想起第一次見到皇帝的時候,那是崇禎二年在河南。
那時候的皇帝還是十幾歲的少年。
而眼前的皇帝,已經二十六歲了。
他身上的氣質越發深沉,目光依然清澈,給人一種灑脫,又堅毅的感覺。
經歷了那麼多次戰爭的洗禮,張凡的確也更加的成熟。
“這三位,就是你提到的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
三人一聽皇帝居然記得自己的名字,連忙激動得說道:“陛下,正是草民。”
“聽李岩說,你們三人在上海府對他有不少幫助。”
“那都是草民等人應該做的。”
“做得好,朕聽說王興來的棉織廠給遼東將士提供了不少棉衣,國朝需要你這樣的人。”
“草民多謝陛下的認可,草民會再接再厲!”
“朕這一次召見你們,是想跟你們聊聊上海府的民間商社情況。”
其實就是想聽聽下面的聲音,然後將三個人打造成標杆,來年好大加對上海的投資,吸引南直隸更多的商人到上海,給上海港真正賦予更加強大的產能和資金。
第1032章 皇帝的決心
王興來三人剛開始還很緊張,但見皇帝語氣溫和,還不斷誇讚他們,不斷和他們討論一些細節,慢慢也放鬆下來,變得更加積極。
就目前上海府的情況,雖說在穩步上升,雖說不斷新人遷居過去,但是發展速度依然很慢。
因為存在著政治衝突,南直隸一直不願意放開手腳給上海府賦能。
很簡單的道理,朝廷三令五申,南直隸的官僚們滿嘴的答應,但私下就是各種小動作卡著上海。
例如隱晦地打壓跟上海做生意的商人,慫恿民間商會抱團,孤立上海商人。
這些小動作要施展起來,對於南直隸的官僚們來說,實在易如反掌。
朝廷又不能拿南直隸的官僚們怎麼辦,那些官僚可都聰明著,一邊高舉新政大旗,一邊風風火火搞自己的政績,一邊對上海的合作敷衍了事。
總之,就是拖著。
這樣拖久了,上海府發展不起來,當然就是李岩背鍋。
然後,就有人在朝堂上吹風,推薦自己的人到上海任職。
這是比較常規的政治手段和套路。
作為最高領導者,得知道這裡面是存在利益衝突的,否則就會被下面的人牽著鼻子走,糊裡糊塗把人撤了。
但就算知道了,你還不能把南直隸的官僚都罵一遍。
畢竟,作為領導,你不能太偏心。
就算偏心,你也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怎麼辦?
很簡單。
給官職,給政策。
什麼叫給官職?
就是升李岩的官。
什麼叫給政策?
就是扶持,且放權。
這些崇禎早就給他想好了。
與王興來等人聊完後,崇禎單獨和李岩談了。
他指著地圖,說道:“知道為什麼朕要見你帶來的人嗎?”
“陛下是想幫助臣,讓更多人支持對上海的商貿。”
“知道你現在身上擔負的是什麼嗎?”
李岩想了想,說道:“上海府未來是大明朝最大的出海港口。”
“說得對,但只對了一半,上海港未來是全世界最大的港口,南直隸和浙江省所有的產能,都將從這裡釋放出去,這裡的商船,會穿越馬六甲海峽,比鄭和走的還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