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2頁

    荊州城內可能有三個糧商覺得陝西遭受災難,需要糧食,於是將糧食按照原價賣給了前來收糧的官員,收糧食的官員一共買了一萬石。

    如果施鳳來直接以2兩一石的錢購買,會出現什麼局面?

    江陵府荊州城的糧價是0.8兩每石,如果朝廷以2兩每石來買,每一石可以多賺1.2兩。

    假設有一萬石,就能多賺1.2萬兩,相當於780萬元。

    那這個時候,諸多商人就會主動思考一個問題:朝廷來收糧食的人畢竟運力有限,為了賺更多的錢,不如我主動雇一批人送到陝西去賣,我送一萬石過去,路費肯定不要1.2萬兩。

    這筆帳一算出來,不用朝廷三令五申要支援陝西了,商人們自己就會非常主動賣糧食過去。

    這就節省了朝廷太多行政工作。

    大明朝最垃圾的是什麼?

    就是行政效率。

    所以2兩一石糧食,買不買?

    當然要買!

    而現在馬上要入冬了,荊州那邊有些商人就不願意了,因為招不到人,天太冷了。

    怎麼辦?

    3兩一石,買!

    於是就有人願意主動託運過來了。

    你看,崇禎辦事的風格也很明朗,能用錢解決的時候,就砸錢,不要為了省錢,把事情搞得東拉西扯,最後陝西百姓餓著肚子,算了,我餓得不行了,李小哥在哪裡,咱起義吧!

    可不能像歷史上的崇禎皇帝那樣,為了節省一點錢,就壞了大事。

    但是,朕的錢也是朕辛辛苦苦抄家和賺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對吧?

    你江南這幫奸商,到底是長了幾顆腦袋,敢將糧食漲到8兩一石?

    你昧著你的良心賺朕的血汗錢,你良心不痛嗎?

    什麼?不痛?行吧,你賺朕的錢良心不痛,朕砍你的腦袋,心也不痛。

    剛回宮,果然施鳳來的奏疏已經快馬從陝西送來。

    陝西從兩湖、江西、安徽、河南購買的糧食,價格已經報到了3兩每石。

    這個價格總比江南那邊報的8兩靠譜吧。

    這也算是一個正常的價格,但偏偏這種事又有人跑來嚼舌頭,有人就此事彈劾施鳳來利用職權謀取私利。

    總之,這大明朝每一件事,都有人要彈劾,彈劾來彈劾去,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升官。

    這種小事,既然是在預算範圍內的,崇禎也沒說什麼,而且還寫了一封信給施鳳來,讚揚他辦事靠譜。

    真正要懟的是江南的那幫奸商,發國難財,還勾結建奴!

    8兩每石,那才是真正的發國難財。

    第139章 銀行開始發光發熱

    卻說這銀行的新政,在杖斃二十幾個人後,也就順順利利的落下來了。

    十一月一日,大明的皇家銀行正式在長安街對面開業。

    因為銀行業比國企的製造業運營模式要輕便許多,後規劃的,卻反倒開在國企北京製造局的前面了。

    開業的第一天,一個人都沒有!

    銀行新政說銀鈔可以用來交稅,但是最新一輪的稅收,在十月底之前已經收過了。

    大明目前還是兩稅法,即夏天和秋天各收一次。

    眼下已經是十一月,既然稅都已經收完了,也就暫時不急著使用可以用來交稅的銀鈔了。

    畢竟許多人都還在觀望,銀鈔是有歷史黑點的,不到萬不得已,肯定是不會去兌換的。

    要兌換也是等明年入夏的時候,要交稅之前去兌換。

    大家現在都是這麼個心態,那銀行開起來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鑑於銀行第一天的表現,朝中就已經有人議論起來了。

    有官員私下嘲笑銀行新政活不過今年,也就是說兩個月之後必然無疾而終。

    溫體仁私下一針見血:如果銀行新政無法推行起來,勢必對皇帝後面一系列的新政,在信心上都會有打擊。

    第二天,依然沒有人去兌換銀鈔。

    連陳子龍都有一陣失落感,沒想到新政真正的難處不是在官員們的反對,而是在於民間對銀鈔根本就沒有任何信心。

    那接下來怎麼辦?

    銀行關門?

    開什麼玩笑,銀行那是必須開起來的。

    銀行可是國家最高金融機構,涉及到商業社會的核心遊戲規則。

    同時,在對外擴張的時候,如果掌握金融霸權,如後世的美金一樣,是可以通過金融措施對對方進行降維打擊的。

    有時候不需要動一兵一卒,崇禎很有可能就讓萬里之外的大英帝國的貴族老爺們口袋裡的錢一夜之間縮水一半,然後大英帝國的使者就會跪倒紫禁城門口來叫爺爺。

    這是金融的威力。

    所以銀行是必須建立起來的。

    那如何解決眼下的局面呢?

    有三種方式:

    一、朝廷規定,順天府所有商業交易的時候,不得拒收銀鈔。

    二、凡是將白銀存到皇家銀行者,享受3%的年利率。

    三、雅蘭堂只收銀鈔。

    為何不直接一條規定說,順天府所有交易必須用銀鈔?

    這一道一刀切的強制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必然會引發混亂,這樣順天府所有人一齊跑到銀行里兌換銀鈔,就算工部每日每夜印刷,也來不及,到時候反倒會引起民間對銀鈔的使用信心。

    辦事不要急,總有解決方案。

    把上面三條下發下去,必然會引起不少人來換銀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