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頁
當然不能!
大明朝以前就幹過這種事,那是成祖年間,大明朝在安南設置了交趾布政司,讓現在的安南成為大明朝的一個行省。
可是,接下來在地方上的統治遇到了許多問題。
例如各方勢力的反抗。
就說成祖到宣宗年間,大型反抗暴動次數就高達61次。
因為在唐朝以後,交趾脫離中原王朝統治幾百年,已經形成了獨立的王國意識。
明朝每年要在交趾行省投入軍費300萬兩,每年收上來的稅卻只有7萬兩而已。
所以宣宗年間,就直接撤兵了。
這和後世的美帝在各地撤兵有些類似。
總體來說,國家不是慈善機構,坐在紫禁城裡的皇帝和大臣,都得懂得算帳的。
現在呢?
難道崇禎面臨的局面也是如此?
那收復安南還有什麼作用?
當然也的確可能會遇到大規模的反抗。
不過,作為21世紀的大好青年,張凡一直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什麼問題?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並存的。
而安南雖然有了王國的概念,但是其本身內部的階級矛盾是非常尖銳的。
如果不是成祖年間派過去的大明官員貪得無厭,在當地橫徵暴斂,也不會激發如此劇烈的反抗,當地的地主豪強更沒有機會組建起大規模的農民來反抗大明朝的統治。
說到底,階級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所以,想要消化安南國,是不能直接搶的。
那怎麼辦?
買啊!
可是,不是說朝廷沒錢了麼?
怎麼可能沒錢了!
印銀鈔?
不不不,銀鈔豈是腦袋一拍就能印的?
且不說印大量銀鈔本身需要大量時間。
就算將銀鈔送到安南升龍城,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強迫安南國老百姓接受銀鈔。
即便是大明朝的老百姓接受銀鈔也用了好幾年時間。
那麼錢從哪裡來?
鄭家不就剛交了一筆錢麼?
而且有一個經濟學問題現在擺在張凡面前?
什麼經濟學問題?
朝廷現在在大規模推行銀鈔,民間在大規模用銀子兌換銀鈔。
朝廷現在其實是有許多儲備的銀子的,這些銀子在明面是不能在國內投入使用的,因為官方現在正在大力擴大銀鈔的使用。
如果再將銀子投入民間,就是在擠兌銀鈔,對新政是不利的。
好了,解決方案就來了。
官方不能在國內用銀子,安南總可以吧?
沒錯,可以將這些銀子當成外匯儲備來使用。
至少在崇禎七年,銀子還是國際通用貨幣!
所以,這個問題是可以立刻解決的。
九月一日的下午,白礁港已經沒有那麼炎熱了。
崇禎在後院讀完了駱養性呈報上來的關於鄭家家產上繳的匯總。
第一批擬定出來的白銀有1300萬兩。
1300萬兩則算成後世的斤,有多少斤?
近100萬斤!
這是鄭家擁有的現銀,其他資產當然就是船隻、火器、貨物、士兵等等。
1300萬兩,足夠崇禎在安南買幾千萬石糧食了!
看完這份匯報,崇禎已經不在乎錦衣衛在中間拿了多少,這些目前看來都是小事。
大事就是先把整個大局往前推。
當天下午,崇禎就給在上海港的李岩寫了一封敕令:迅速徵調商船,前往安南採購糧食。
已經在上海準備了三年的李岩,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船了。
幾天後,他接到皇帝的敕令,就開始大規模的召集商船。
現在是九月,第一批糧食,在12月份的時候,肯定是可以抵達京師的!
第864章 不要停,繼續嗨
至於白礁港的商船,則並未徵用。
原因也很簡單。
現在白礁港儼然已經成為南洋與大明朝東南交易的主要港口,這裡也缺船。
非常缺船,民間船廠每天日夜運作著。
而且自從與荷蘭人簽訂貿易合作之後,需要的大船數量也在與日俱增。
所以,根本不可能從這裡調船。
九月五日,安南國,升龍城。
準確的來說,現在安南省並沒有正式成立。
為什麼?
因為南邊還有鄭翀領著8萬鄭家的御林軍,廣南又還有阮氏,而西邊還有保主武氏,北部也有高平莫氏。
這些地方諸侯的實力都還很強大。
如果現在貿然宣布紅河流域就是大明朝的,在政治上,就會樹敵。
會給阮氏、鄭翀、保主武氏、高平莫氏聯合起來討伐明軍的機會。
舉個例子,東漢末年的三國,大家都不願意稱帝。
唯獨腦子缺根弦的袁術稱帝。
結果呢?
幾個月之後就被滅了。
這就是政治遊戲。
那接下來怎麼辦?
其實現在的局面對大明朝非常有利,手裡拿著王炸。
為什麼這麼說?
鄭氏被滅門,黎氏被滅門,升龍城的權臣也被動死了好幾個。
升龍城現在的狀態屬於無政府狀態,全靠明軍“友情”幫忙。
而阮氏、鄭翀、保主武氏、高平莫氏,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他們知道後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