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頁
所以,袁崇煥在崇禎元年說五年平遼,這話沒問題。
但是別忘了,局勢是別動的。
就像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如果是除了皇太極以外,努爾哈赤的任何一個兒子登基,建奴都很快會崩潰掉,袁崇煥收復遼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袁崇煥說出那句“五年平遼”的時候,並不知道,遼東剛剛登基兩年的那位新汗,是一個政治智慧超群的人。
沒錯,皇太極登基後,他利用他高超的各種政治手段,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化解了建奴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和糧食危機。
那些桀驁不馴的貝勒,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內部集權,推行新政,對外提出結交蒙古,疲明之策。
什麼是疲明之策?
就算不斷征伐大明,但絕不打持久戰。
因為皇太極的資源有限,打持久戰很容易深陷進去。
終其一生,皇太極並沒有動過滅亡明朝的念頭,哪怕是歷史上松錦大戰之後,明朝精銳敗光,皇太極還主動提出議和。
為什麼?
因為皇太極清楚,滅國不是靠一次次戰爭就能達到的。
有一種東西叫戰略縱深。
就像後來的小日本,一次次取得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從最開始的打中國這一步戰略就是錯的,就算取得再多的勝利,最後還是失敗。
戰術勝利永遠無法彌補戰略失敗。
皇太極認識得很清楚,所以他只入關搶劫,從來不念戰。
後來建奴還是入關了,其實本質上是明朝內部自己分裂、崩潰了,滿清撿了個便宜。
即便到了北京,滿清內部還有很多人想回關外,是多爾袞強壓下來的。
當然,這些都是正統歷史上的事。
可以說,沒有皇太極,根本不可能有後面的滿清入關。
皇太極在歷史上也推行過一系列新政,將建奴從汗國,建立成帝國。
所以啊,正統歷史上,袁崇煥敗在不了解他的對手上面。
站在張凡的角度來評價皇太極,他可以給皇太極一個稱呼,小李世民。
雖然比起李世民還是差了一些,但這樣的評價,皇太極也擔當得起了。
17世紀,東方大陸,第一政治強人,親手打造了滿清帝國,為滿清入關打下基礎,是清朝歷代皇帝中,面臨的局面最糟糕的,卻能一步步化解危機,一步步站穩腳跟。
張凡忽然對大玉兒說道:“你先出去吧。”
既然皇太極情緒這麼穩定,崇禎也不想再用大玉兒刺激他了。
“所有的人都出去,沒有朕的命令,誰都不准進來。”
“是!”
很快,眾人都出去了,並且將門關好。
皇太極坐在監獄裡面,手腳都戴著鐵銬,崇禎不信自己手裡又有火槍又有劍,皇太極還能翻天。
他與皇太極單獨相處,其實是想跟皇太極聊一些事。
聊一些男人之間的事。
張凡在大明朝推行新政,已經推行了十幾年。
實際上,從最開始的全部反對新政,到後來新政有成效,大家逐漸開始相信新政,整個過程非常血腥。
可能與張凡的理念走的最近的是李岩了。
但是,李岩終究無法體會到一個權力最高者的那種孤獨感,那種無奈和迫不得已。
例如南直隸殺了那麼多人,許多普通人被牽連,例如無數官員被夷族,例如建立軍隊,年年征戰。
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那些都是反人性的。
殺戮會讓人上癮,但張凡不能上癮。
殺戮是為了重建。
孤獨的改革者,這個世界上,大概也只有皇太極能夠體會到這種感覺了。
第1404章 皇太極的落幕
“愛新覺羅&mdot;皇太極。”張凡說出了這個名字。
皇太極不做聲。
“知道你為什麼會敗給朕嗎?”
皇太極迷茫地看著崇禎,他仔細回憶了一下,大致原因可能是遼東的各方面資源都不及大明吧。
他沒有回答張凡的問題。
“其實,你贏了。”張凡笑道。
皇太極不太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被抓到錦衣衛的昭獄了,還贏了?
“其實,你真的贏了,大明朝滅亡了,你的後人,從山海關進入了關內,入主中原,建立了一個叫滿清的王朝。”
皇太極聽不明白張凡在說什麼,難道這狗皇帝瘋了?
“你一定以為朕瘋了。”
“但實際上,朕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你死在崇禎十六年,你死後,你的兒子愛新覺羅&mdot;福臨繼位,多爾袞攝政,滿清在崇禎十七年入關,進駐北京。”
“此後,陸續南下,奪得天下,建立清朝,清朝國祚276年。”
皇太極更加懵逼。
“你是一位雄主,一個合格的對手,你在天啟七年,面臨的情況,比朕還要糟糕,但你能化解各方矛盾,使你金國國力增強,並欲與朕爭天下。”
“你是唯一懂朕的人。”
“也是朕唯一合格的對手。”
“朕敬重你這個對手。”
“但是,遇到朕,是你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