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頁
“諸位先不要急,這一次改進完後,會有很大的提升。”
“陛下,現在國庫已經……”
“賣地!給朕賣地!王在晉,李長庚!”
王在晉和李長庚出列:“臣在!”
“崇禎七年北京新城的規劃出來沒有?”
“回稟陛下,已經出來了。”
“好!給畢大人看看,賣地,你們要說到畢大人滿意為止!”
第799章 蒸汽動力?
大家又懵逼了。
什麼賣地?
皇帝你在說個什麼玩意兒?
大家都一頭霧水地看著崇禎
為什麼叫王在晉和李長庚出來?
一個是大明國土管理部的部堂大臣,一個是順天府府尹(北京市長)。
現在扯到賣地的新政了,當然要叫這兩位出來。
於是,李長庚便將尚未對外公布的土地買賣新政簡單解釋了一遍。
一個字:賺錢!
兩個字:賣地賺錢!
三個字:把土地屬性標記出來,售賣賺更多的錢!
聽完後的諸位腦子裡轉的東西各不相同,但震撼的表情卻是如出一轍。
韓爌道:“陛下,此策不妥,朝廷公然帶頭賣地,必有人囤地炒作,哄抬地價。”
崇禎心頭臥槽了一聲,韓爌這老小子知道的還挺多啊!
一下子就想到這麼遠了。
當然,將土地商業化後,肯定會有這種現象,而且任何時候,任何東西一旦商業化,就有潛在的炒作可能。
但是,問題又來了。
現在要搞新城新政,做新城市規劃,必然就牽扯到新城擴建,那裡的地皮,朝廷不拿來賣,難道免費送人?
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朝廷必須得想盡一切辦法賺錢,並且帶動起建設,從而將銀鈔下放到民間,發展經濟。
這一條主幹大線是不能變的,也不能停的,不能因為潛在的風險就不繼續往前的。
畢自嚴就不一樣了,老爺子立刻就站出來道:“韓閣老此言差矣,想要遏制轉手買賣辦法很多,例如二手稅,我倒是認為,此策可行。”
崇禎打住了他們的爭論,今天不是來爭論的,今天是來告知的。
也就是告訴各位,接下來會怎麼做。
崇禎道:“諸位無需再做爭論,此策已定,先在北京試行,戶部做好財政統計。”
畢自嚴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臣領旨。”
“李長庚的北京新城規要儘快提交內閣做廷議,讓各個部門都參與進來,後期才能協調執行,新年朕要對外發布新城新政。”
李長庚道:“是!”
“宋應星。”
“臣在。”
“做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農政匯總,提報內閣做廷議。”
“臣遵旨。”
“王永光。”
“臣在。”
“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結束,要對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官員做系統性考核,按照大明朝人才考核標準,該做提拔的做提拔,該降級的降級!朕決不能容忍沒有任何政績的人尸位素餐!”
“臣領旨。”
此次議政結束。
倒是孫承宗留了下來,孫鬍子在崇禎元年的時候,鬍子還是黑的,現在已經花白,人也顯得蒼老了許多。
“孫愛卿是有什麼憂慮麼?”
“老臣心中的確有憂慮。”
“你我君臣相知,有任何話都可以直說。”
孫承宗不無擔憂地說道:“朝廷要扶持商業,新政要買賣土地,臣並非擔心商業不能興旺,臣只是擔心,一旦商人做大,必然與地方官僚勾結,使社會奢靡、敗壞之風盛行,而踐踏辛勤勞作者,使禮崩樂壞。”
崇禎沉默片刻,古人並不蠢,古人只是見識面少而已。
但這並不意味著古人什麼都不知道。
中國古代真的不知道商業的好處嗎?
當然知道!
商業可以賺大錢,賺錢可以解決很多現實問題,這個邏輯在古代依然行得通,是個人都明白。
那為什麼古人還要重農抑商?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如果大力發展商業,農業必然會遭到來自勞動力和精神層面的碾壓。
例如徹底放開發展商業,只要有人賺了大錢,就會有更多人效仿、追隨、膜拜。
那些老實種田的還會被人鄙視,被人欺凌。
年輕人都想著去靠商業賺錢了,田誰來種?水渠誰來挖?
沒有糧食了,把商業玩出花來能有什麼用?
這個時代的糧食,是第一產業。
當第一產業沒有穩定下來,大力放開是很危險的。
所以,商業是一把雙刃劍,不是你想全面開放就全面開放的。
孫承宗擔心的就是這個。
崇禎他心中當然也知道這個理。
所以,開放民間私人商業,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
一旦民間私人財團崛起,必然就會開始與權貴勾結,用自己手中的錢和權來影響民生,甚至可能試圖掌控國家。
崇禎說道:“孫愛卿之擔憂,朕能理解,戰略儲備都必須掌握在國營商社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