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頁
現在,在他們面前,被活活打死。
這種巨大的衝擊,讓他們骨頭都在顫慄。
“夏定文。”
應天府府尹夏定文全身發抖地出列:“臣在!”
“應天府征的茶稅1000兩,你這是在糊弄朕麼?”
“啟稟陛下……”有了剛才洪思詔的前車之鑑,夏定文不敢再隨意狡辯了,“是臣的失職,請陛下給臣一段時間,臣將功補過,補齊欠稅。”
“多長時間?”
“今年一定補齊。”
“不行!”崇禎斬釘截鐵,“朕已經給了你們兩年時間!”
“崇禎元年,你們在奏疏里就跟朕說再寬限一年!”
“到現在你們還跟朕這麼說!”
“陛下息怒。”
“朕只給你半年時間,今年六月,將稅補齊,否則朕就要你們的腦袋!”
“別以為朕不知道這稅漏在什麼地方!”
崇禎的聲音響徹乾清宮:“去告訴他們,不願意交稅就交人頭!”
那茶稅,鹽稅,還有通關稅這些,也許在其他省都是少之又少,可是在南直隸和浙江,這些都是大頭啊!
而且目前朝廷對商稅的徵收其實非常少,即便如此,這些人也不願意交。
大明朝對東南的商稅政策是什麼樣的?
三十抽一。
才3.3%的稅。
21世紀對大商人的稅是什麼樣的?
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
所以,大明朝的商人們是非常幸福的。
就說茶稅、鹽稅,那南京的魏國公就有大把的種茶和賣鹽的產業。
第十代魏國公徐弘基,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九世子孫,一直在南京。
這些勛貴早就將手伸到了礦產、商貿上面,他們不僅身份尊貴,而且還富可敵國。
你要說應天府的茶稅只有1000兩,這絕對不可能!
浙江省和南直隸都是種植茶葉的大省,而且絲綢也多,尤其是蘇州、杭州。
夏定文道:“臣遵旨!臣一定在半年之內補齊虧欠的稅。”
其他人也連忙道:“臣等也一定在半年之內補齊虧欠的稅。”
“半年之內補不齊,朕就將你們的腦袋掛在各自的城樓上!”
“臣等遵旨!”
“你們都記好了,現在是全民納稅,那些秀才、舉人,還有官員,全部要納稅,國子監的所有人也必須給朕交稅,誰不交,國稅局就把名字記下來!”
“還有良田超過100畝的,每畝1石的稅,都記下來了麼!把這幾年所有虧欠的全部補齊,否則別怪朕翻臉不認人!”
第536章 大臣們以為的財政危機
你要說以前不敢動東南是真的。
畢竟遼東建奴猖獗,九邊廢弛已久,朝中官員又各個不老實,行政崩壞。
而且那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解決農稅和北方老百姓吃飯的問題。
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
新農政釋放出來的土地是空前的,紅薯的大面積種植救活了無數人。
崇禎手裡又掌握了軍隊,不僅如此,還年年打勝仗。
現在皇帝在軍中的威信打到了極點。
這要是擱在三年前,東南用這種說法搪塞過去,崇禎只能忍著,並且還要安慰幾句大家辛苦了。
可現在朕手中十幾萬精銳,皇太極被朕打得躲在了遼東,漠南蒙古各部現在都跪在地上唱征服。
你們這些狗日的還不老實,還以為是三年前呢?
“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半年時間,最多只給了他們半年時間。
但是,絕不能真的啥都不準備,然後等著半年後要結果。
這樣會讓自己非常被動。
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開始物色人選,物色隨時可以上位頂替的人物。
“鄭愛卿。”
鄭三俊連忙出列:“派國稅局的人過去,給朕一個個查,從甲里開始查,把所有漏稅的名額全部給朕記下來。朕給你半年時間。”
鄭三俊心中叫苦,南直隸和浙江省這麼大,這要是下到基層去查,還真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事。
崇禎補充道:“國稅局就是要對基層的每一處都了如指掌,哪些人交了多少稅,帳目都要清清楚楚。”
鄭三俊硬著頭皮道:“是!”
隨即,鄭三俊又道:“陛下,崇禎三年所有的稅目加在一起,核算的銀兩一共是1000萬兩,路上耗羨5萬兩,其餘全部入庫。”
畢自嚴則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這是今年朝廷要用的錢。”
他呈遞上去了。
崇禎仔仔細細看完。
一、所有的軍費加起來1000萬兩。
二、陝西800萬兩持續賑災。
三、興修5條水渠,100萬兩。
四、今年的水泥路要花費500萬兩。
五、官員俸祿500萬兩。
六、大同鎮撥款300萬兩。
七、其他費用500萬兩。
好傢夥!加起來3700萬兩。
國庫剛收完去年的稅1000萬兩,雅蘭堂利潤300萬兩,上繳150萬兩,現在一共4150萬兩。
如果今年皇太極再發動一次戰爭,國庫基本就空了,不僅如此,還要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