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頁
吳國貴萬萬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麼突然,他激動道:“但請陛下吩咐!”
“朕要你去陝西,去蘭州,給朕拉一支8000人的隊伍起來,你敢不敢?”
“陛下,這……”
“你不敢?”
“臣只是有一事不明。”
“你說。”
“臣協助吳三桂,竊取朝廷機密,陛下不但不殺臣,還對臣委以重任,畢竟為何如此信任臣,難道陛下就不怕……”
吳國貴頓了頓,沒有說下去,他不敢說下去。
這話他本來可以不說,只需要滿口答應皇帝,就萬事大吉了。
但是他還是忍不住說出來,這倒是讓崇禎對他另眼相看。
“朕當然不怕你叛亂,你叛亂能做什麼呢?你的背後有多少人?10萬?”崇禎語氣平靜,目光中卻有著說不出的從容和自信,“還是百萬?”
“就算你有百萬,而朕有兩億大明的子民,反叛對你有什麼好處?”
吳國貴更沒有想到皇帝說話如此直接了當,這反倒讓他放心下來。
崇禎頓了頓,又道:“你有沒有思考過,吳三桂為何而死?”
“因為他背叛了大明,背叛了陛下,陛下必殺他。”
“你只說對了最淺層的原因,這的確是他該死的原因。但是,他真的的死因,是無知和傲慢。”
崇禎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整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的平靜。
平靜的語氣,平靜的面色,平靜的目光,在地圖上慢慢地掃過。
“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無知和傲慢才是。”
“你記住了,吳三桂並不知道現在的大明朝到底有多強大,過分的認為自己很聰明,這才是他真正死因。”
皇帝一席話,震撼了吳國貴的內心。
“臣定銘記陛下聖訓,永生不忘。”
“朕給你一個軍長的職務,朕會跟鄭崇儉說的,你的人你自己好好練。”
“臣領旨謝恩!”
“下去吧。”
“臣告退。”
離開乾清宮後,吳國貴這才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他仔細回憶剛才和皇帝短暫的對話。
皇帝的聲音很平和,但這種平和之中,卻蘊藏著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
皇帝很坦誠。
這種坦誠和平靜,來源於他真正的自信和從容。
不需要掩飾,不需要給你畫餅。
你老老實實去做,朕已經提醒你了,只要你智商正常,就應該知道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吳國貴心中仍然有些翻江倒海:現在的大明,到底有多強大?
吳國貴離開之後,崇禎依然盯著地圖看。
歷史上的吳三桂麾下有諸多人才,吳國貴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消化吳三桂的那些人?
調到各地,分散開,將他們的家人都留在北京。
定期讓他們回北京述職,嚴格遵從新軍政的管理。
這個世界上,天才永遠只有極少一部分。
大部分人之所以碌碌無為,是因為缺乏機會和在昏聵的制度環境中。
任何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還是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
那為何現在要突然派一個去蘭州?
因為西北要布局了。
就目前的局勢,皇太極已經開始想辦法聯絡西北蒙古,雙方的角逐從遼東已經向其他地方全面拉開。
而西北的未來,是路上絲綢之路的復興,不可不做長遠規劃。
那為什麼一定是蘭州呢?
因為在未來往西的第一步戰略就是要徹底打通青海!
西北的絲綢之路有兩條,一條就是沿著青海往西北走,一條是從河套走。
有一點很重要:打通青海,就意味著西北商路被打通,大大增加陝西的財政收入。
接下來的這一段時間,倒是再也沒有人彈劾鄭芝龍了。
但沒有人知道,那個曾經告發鄭芝龍的商人,已經被人控制下來,並且秘密帶回了北京,就關押在錦衣衛的大牢里。
幾天後,皇帝再次召見了鄭芝龍,鄭芝龍也慢慢定下心來。
他能感受到皇帝是真的很器重自己。
但他並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皇帝內心真實的想法。
遼東風波,也隨著祖大壽的家人陸陸續續到北京,慢慢平息。
八月三十日,盧象升回到北京。
他將吳三桂秘密盜取的所有圖紙全部送回北京。
也陸陸續續發出文書,對吳三桂原部下進行大規模調動。
這件事才真正的順利解決。
同樣是八月三十日,崇禎訪問了北京製造局火器局。
在他面前,擺放著20000顆紅夷大炮的炮彈和1000門紅夷大炮。
自從遵化的鐵礦全部收回後,北京製造局的鋼鐵得到了大量的補充。
這20000顆炮彈和1000門紅夷大炮,要全部運輸到登州,配置給天武軍。
因為皇帝已經在最新的一次戰略會議上提出了今年收復台灣的戰略目標。
只有在今年收復台灣,徹底清除荷蘭人的勢力,才能安心對鄭芝龍的勢力動手。
只有分解了鄭家,朝廷的船才能將大量的糧食從安南國運回來,緩解國內的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