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頁
“這就是商務部的嚴重失職,什麼時候商務部的工事招標,被一個民間商人說拿就拿的!”
“傳出去後,朝廷的威嚴何在!”
“侯恂。”
“臣在。”
“此次從初犯,朕不追究你的責任,配合吏部、廉政督察總府嚴查整個商務部!”
“臣領旨。”
“此次牽扯諸多官員撤換,吏部和內閣要做好官員選拔。”
“朕要說的第五點就是官員選拔、考評一事。”
皇帝從桌上抽出一本《為官》的冊子,他說道:“這是朕寫的官員手冊。”
“吏部和禮部可以在朕的這份《為官》上進一步補充,必須編入科考中,吏部對官員政績考核,禮部也要建立一套機制,各省官員,每一季度要學習、編寫自己的為官之道,作為官員品行考核標準。”
王永光出列說道:“臣領旨。”
這就完了?
還沒有完。
還要從制度上進一步在完善各地官員的管理。
皇帝又說道:“從今天起,各省皆設巡撫,巡撫他們的官員和地方行政官員要分開,巡撫衙門的官員從省、府、州,要下沉到縣。”
“另外,里甲制度要改制,在順天府優先推行鎮和鄉。”
“每一縣分10個鎮,每一鄉分出10個裡甲,皆由朝廷委派官員治理,巡撫衙門另設官員進入鎮和鄉。”
這就是一套全面內政管理制度了。
明朝的時候,最下面的一層官府是縣,縣下面是沒有鎮,也沒有村的。
里甲制度里的里長可不是朝廷正式官員,是從鄉紳里推選出來的。
這是為了方便收稅。
為什麼明朝沒有鎮長和鄉長呢?
難道古人這麼笨嗎?
當然不是。
你想想啊,明朝有1427個縣。
如果每個縣下面設10個鎮長,鎮長人數要達到14270人,鄉長人數要達到142700人。
如此以外,朝廷編制必然空前臃腫。
古代交通設施有限,即便朝廷設置了鎮長和鄉長,也未必真的能有效管理。
所以乾脆不設置,靠鄉里的鄉紳管理。
這就是古代皇權下不了鄉的原因。
但現在不同了。
一、現在華北的水泥路網已經建成了,各地都開始大規模建設水泥路,交通條件明顯改善。
二、新農政時代的新農政指揮所現在在全國各地紮根,新農政指揮使都是朝廷編制,天壤在農村就有了管理土壤了。
現在只需要將新農政指揮使升為鄉村官員就可以了,優秀的提拔為鎮長。
三、朝廷有錢了,能夠養那麼多官員了。
當然,皇帝在這裡面重點強調的巡撫制。
這裡的巡撫你可以理解為後世是省委一類的官員,主要管理地方的人事、官員作風,至於行政權,還是在布政使、知府、知縣等人手中。
單獨分出人事、官員作風的管理,明顯是為了進一步強化朝廷對行政的管理。
現在這一次的紀永平案,牽扯進來的地方官員也非常多。
現在也是時候設立新制度開嚴抓紀律了。
“里甲、鎮鄉制度的改制,由內閣首輔親自抓,這件事關乎廣大的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打紮實。”
韓爌連忙出列:“臣領旨。”
“廉政督察總府現在也要設置人手,從省、府、州、縣,到鎮鄉,不要擔心人多,朝廷養得起。”
“貪污是國家公敵,是新政公敵,是全民蛀蟲。”
“朕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在民間的經濟正在日新月異,朝廷的衙門改制也要跟上時代。”
第1131章 有人已死,有人作死
這一連串的新政都是圍繞著行政的管理和官員紀律的管理展開的。
如今的大明朝已經不同於崇禎元年,全國上下有在編官員近20萬人。
崇禎元年的官員人數才不過5萬人左右,現在擴充了近4倍。
如此龐大的在編官員,更需要空前強大的權力架構,才能有效的管制起來。
可以說這一次武威城引發的貪污案,是崇禎對新政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反貪案。
這一次的反貪案遠遠還沒有結束。
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
這一次不僅僅要在全國每一個省建立垂直的巡撫制度,設立鄉鎮,將中央的權力徹底紮根到農村,還要擴建廉政督察總府。
之前的廉政督察總府一直游離在各省層級,甚至許多省並未設立完整的廉政督察府和司。
這一次不同,要在全國每個地方設立,專門監察地方。
值得注意的時候,巡撫衙門編制、廉政督察總府官員編制,都屬於中央。
雖然他們在地方上任職,但編制卻是中央,相當於獨立於地方布政使衙門以外的,也不歸巡撫衙門管。
這就是徹底將官政司法體系獨立出一條線了。
這就需要更多的人進入體制內。
找誰?
當然有人!
這些年,各地的大學擴編,已經培養出不少人才。
從這些大學裡選拔優秀的人才進來。
為什麼要選年輕人,從原來其他部門調人到廉政督察府下放各地不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