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康熙這會兒剛看完那兩門大炮回來,對於索額圖的能力,康熙還是知道的,這……要是西洋的人真這麼厲害,那麼,南懷仁那些傳教士……
「皇阿瑪,我們大清沒有這等大炮,是因為我們不如別人嗎?」胤礽還不知道給他這個老父親面子,直接問了過來,一點兒臉色都不會看。
胤礽:反正孤遲早要被廢,裝孫子也被廢,肆意妄為也被廢……
「皇阿瑪,別人能造出這些大炮來,那肯定最起碼有幾個技術性人才,我們大清,是不是一個會造火炮大炮的人都沒有?」
又是一戳痛擊之劍戳在了康熙的心臟上,刺激得康熙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什麼……什麼叫做沒有?
「皇阿瑪,您總不會想說,是南懷仁大人他們吧?他們說自己是傳教士?什麼叫傳教士?就是傳播傳遞他們信仰的宗教的人士,可他們本來就是他們自己國家的人,信仰著他們天主教的忠誠熱烈分子,怎麼可能真心為我們大清好?」
「就好像西洋鏡和鐘錶之類的,兒臣不認為他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可他們有說過半句嗎?不會,他們只會為他們西洋的人提供便利,皇阿瑪,您該不會這些都看不懂吧?」
「對了,皇阿瑪,兒臣記得以前還有個會做大炮的,叫什麼來著?還被您流放了?通敵西洋人?似乎還是南懷仁大人他們主動告發的呢……」
突然,胤礽想到了這個事情,那會兒自己還沒有步入朝堂,只是聽說過,那會兒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現在聯想起來,看向康熙的那個眼神都充滿了驚疑,恍若在懷疑自己英明神武的皇阿瑪,怎麼會變得這麼愚蠢?
當然,『英明神武』這個詞還是康熙在看懂胤礽眼神時自己加上去的。
總而言之,被胤礽這麼一挑破,康熙的神情都變得不好看了,「朕那是防著那群漢民,如果大炮這等殺傷力如此之強的武器到了他們手裡,大清,就危了。」
他怎麼不知道,底下的那些漢人,不少都在暗搓搓的想推翻他這個滿清的皇帝呢?
聽著康熙的這個煩惱,胤礽沉默了幾秒,「皇阿瑪,底層的百姓,其實根本不在意誰當皇帝,只要能給他們吃飽穿暖,日子過得好。」
胤礽自然不是自己感悟出來的,不僅是從太子妃的心聲中,還有諸位官員和奴才婢女嬤嬤們的心聲中感悟出來的。
事實上,真正的底層,他沒去見過。
康熙滿是欣慰的拍了拍胤礽的肩膀,「你能理解到這個,皇阿瑪很欣慰。」
是的,底層的人們就是這麼單純的殘忍,誰能帶領他們過得好,就跟誰。
管你是什麼人。
元朝不足百年被趕出中原,還不是因為將漢人、南人定為最低等人,就連是色目人的地位都比漢人地位高。
所謂的色目人就是原西夏人和畏兀兒人等;漢人指的是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契丹和女真族等;南人指的是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和其他各族。(源於搜狗資料)
當龐大的種族群體過不上好日子時,賣兒賣女都吃不飽飯,那麼,這個國家就真的該走向滅亡了。
「皇阿瑪,您不該只針對漢人,西夷之人對我們虎視眈眈,別到時候我們打敗了前明,卻輸給了西夷的人,曾經西夷的人對前明俯首稱臣,我們大清才不會這麼差勁。」
年輕氣盛的胤礽見不得大清輸了,既然別人走向進步的道路,我們就該一起進步,更應該走在他們前頭。
這就是為什麼該讓年輕的君王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朝氣磅礴,他們敢賭,敢拼搏。
穩中求勝的康熙沒有訓斥胤礽的不得禮之處,雖然說話不中聽,但康熙還是聽了進去。
還處於壯年時期的康熙敢去親征,敢上戰場,就代表著他身為君主想要雄霸一方的雄心還沒消散泯滅。
讓他承認大清比不過西夷之地?不可能。
回宮後,憂心忡忡的思考著這件事情,海禁政策,不是從他開始的,先皇時期就已經有了。
聽到底下的人稟告宜妃娘娘請他過去一趟翊坤宮時,正煩心著呢,擺擺手。
宜妃等不到康熙的到來,被拒絕了,還頗為惱怒,她倒要看看,究竟是哪個小賤蹄子,截了她的胡?
只是,皇上哪兒也沒去,就在乾清宮,還召見了好幾位重臣。
之後……她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只知道,朝堂上的要緊事情。
好吧好吧,宜妃看了看自己手頭上的那個良辰吉日,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德妃,似乎不久前才去世!
他娘的!
那該死的女人,早不死晚不死。
欽天監的人只負責挑選日子,你們什麼時候辦就是你們的事兒了,合不合禮儀?那不是還有禮部嗎?
宜妃選的時候並沒有跟其他人討論過,只想第一時間找康熙,現在才想起來這個重要的問題。
罷了罷了,反正成不成婚都那樣,還是催老五跟他福晉……這個也算了。
哎,兒子都是債。
沒有一個讓她舒心的。
想她郭絡羅氏,自從一入宮便受到皇上寵愛,在大封后宮中,沒有子嗣也沒有家世的情況下封為嬪,賜封號為宜,足以證明她的受寵程度。
一舉得男,盛寵十幾年,過得是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