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皇帝拿到奏摺的時候也不知如何想的,總之,他並沒有第一時間發難要了托合齊的小命,而是將這件案子壓下,暫且不提。
太子似乎是被八阿哥逼得有點急,才過兩天,同樣是太子那一派的左都御史趙申喬便上書狀告戴名世,說他著作的一本《南山集》里有大逆不道的言論。
戴名世為翰林院編修,在京供職,參與明史館的編纂工作。他本人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在很多文臣才子中聲望很好,可以說是那群文臣才子的代表人物。那本《南山集》的確是他所著,且已經在大清發行了好幾年,很受人推崇。如今被左都御史趙申喬提出來絕對不是因為他才發現這本書『大逆不道』,而是因為太子被康熙盯得太緊,太子他需要找些事情轉移康熙的注意力,順便報復八阿哥。只是大家誰都沒想到,這本《南山集》成為了導·火·索,此案株連數百人,震動儒林。左都御史趙申喬狀告便是因為在《南山集》裡面提起了明史。
當時,因為明史資料散逸頗多,但大多沒有被記載,因此很少有人能寫明史。而戴名世總是以自己的歷史學識而自負,便想要仿效司馬遷寫《史記》,他廣泛搜羅資料,相互參證,力求真實,寫出一部有價值的著作。然而,也剛好是因為裡面對於清入關時關於明敗落的情況的描寫,讓他獲罪。
這本來只是戴名世一人的事,但奈何這本書出版發行好幾年,被很多文人收藏,且備受推崇。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書之一,也因此推崇這本書的文人大多都被牽扯進去了。才導致株連甚廣。清朝皇室入關時便籠絡人心以及思想控制,修明陵,剃髮圈地。無一不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人民。在如何掌控自己的臣民方面上,大清皇朝做到了極致。
本來是皇子之間的鬥爭,突然轉變為了文字獄,王仁每天都能看到康熙震怒將人下大獄,而後有的斬首,有的流放,有的抄家。不僅僅是朝堂上,整個京城都收到了影響,人心惶惶。王仁出門從街上過的時候,外面的行人都特別少,大家都行走匆匆。很多小一點的店鋪乾脆就關門不做生意了。生怕哪一天官差也跑到自己家中,看看他家有沒有那本書。實際上老百姓很少遭災,普通種田做小買賣的有幾個會認字呢,即使認字,除非有文學修養否則誰會去買一本講訴歷史的文獻呢。但即使心裡知道,也避免不了這些小人物心中的恐懼叢生,害怕的不敢出門。
王仁家有幸沒有被搜查,該慶幸這是康熙給的少的可憐的信任嗎?其實查也無所謂,王仁家中沒有那本書。他弟弟王義也沒有那本書,兄到兩個都不是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人。
因為不想去看朝堂上眾人的恐懼臉色,也不想在街上瞧那荒涼的景象,王仁便直接稱病躲在了家中,也幾次叮囑自己的弟弟沒事不要出門。
滿清入關以來,很少有鬧得這麼大的文字獄。
王仁在家中呆著憋屈,便轉而去了十三的家中,他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去看十三是做什麼,可是他心裡……就是彆扭!
十三爺的府邸中,他正悠哉的在自己的臥室里看書,雙腿盤起坐在床上,頭髮散亂衣襟散開,竟然沒有梳洗。他這幾日也沒有去刑部報到,躲在家中清閒。
王仁氣呼呼的衝進了十三的房間,來到十三爺身邊重重一趴,悶不做聲。
「吃過早飯了嗎?」十三爺一邊看書一邊說道。
「沒有。」王仁臉悶在被子裡道。
「今早廚房那邊煮了粥,還有包子,餓了讓小李給你去熱一熱。」十三爺眼睛還盯著書本,然而慢慢的翻了一頁。
王仁沉默,半響後才悶聲道:「你認為……這樣好嗎?」
「不喜歡喝粥,就讓廚房給你煮碗面。」十三道。
「我不是指早餐!」王仁怒道。
十三爺終於肯放下他手裡的那本書了,低頭看著王仁,手撫摸著他的肩膀輕聲問道:「因為這次的《南山集》案?」
「對。你也覺得是大逆不道?」王仁直直的盯著十三道。
十三沉默片刻,繼續看書道:「我不知道。」
王仁:「哈?」
「作為皇子,這樣的書,這樣的內容的確不該讓它繼續發行下去。」十三爺道,「而作為臣子……我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王仁定定的盯著十三,然後臉繼續悶在被子裡:「說了跟沒說沒差別。」
「你希望我給怎樣的答案?」十三問道。
「不是我希望什麼答案,如果你是……是那個……你會怎麼選?」王仁問道。
十三沉默了,片刻後他放下書本道:「什麼都不做。」
王仁疑惑看著十三。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對於皇室來說有些出格,但是在我看來這並無大礙。人們需要真實的歷史,而這上面記載的,卻並非虛妄。」十三爺晃了一下手中的書本道。
王仁定定的盯著這本書的封面,上面寫著大大的四個字:戴南山集。
因為是戴名世所著作,所以大多出版的書名字是這四個字。
王仁感覺自己的汗毛都炸起來了,搶過書本一頁頁的翻看,而後怒道:「你竟然!」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太大了些,又低聲小心翼翼道:「你竟然在看這本書!現在陛下震怒,正在一家家的搜查,你竟然!」
「沒人會搜查阿哥府邸。」十三爺將書本從王仁手中抽走,翻了幾頁找到了自己剛才看到的地方,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