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李泰一伸手,就把阿玉剛拿出來的一筐鞋子拿到了手裡,一個勁的翻動著,越看越嫌棄,皺著眉頭對阿玉的審美表示了一下鄙視。表情太明顯,這讓阿玉裝看不到都不成,可他能說啥?確實這雪地靴真心不怎麼好看,式樣更是粗糙的很,和外頭那什麼尖頭靴,細長靴都不能比,可他能不穿嗎?
長安在北方,冬天是個啥情況,這都不用多說,讀一讀那些唐詩,比如賣炭翁什麼的,大家就都明白了,冷成這樣,這讓阿玉渾身都有些不舒坦。老實說他這日子過的,啊,實在是不容易,你看看啊,雖說從開封到西安,真說起來也算是在同一條緯線上,這氣候應該一樣,可親們,相差幾百年啊,這氣候怎麼可能真的一樣,若是時空真這麼講規矩,那後世暖冬還會發生?明末小冰河還能出現?所以啊,阿玉那是冷冷熱熱的,總是一世又一世不斷地在折騰。當然了,這和當初什麼嘉興到山東,揚州到福州的已經好了很多了,阿玉他也知足。
你說他怎麼折騰?氣候他沒本事管,自己他總能多管幾分吧,屋子裡冷?那就上火炕。沒有棉花走出去冷?那就整皮子。腳上冷?除了雪地靴他真心不知道該找什麼用了。
說起這皮子,靴子,阿玉真是想嘆氣,是以前他日子過得難得時候,比如阿飛那時候,楊過那時候,這皮子確實是很不錯的東西,又能賣錢,又能保暖的,看著就歡喜。可是親,這會兒他可是貴族,貴族!還是擁有大唐縣男爵位的貴族,丫丫的,這混的居然連大宋低等武官都比不上了,連一件棉襖都沒有,這怎麼想想就讓人心酸呢。
你說什麼?白疊布?木棉?對,大唐是有白疊布,不過對不住,那是高昌國來的貢品,真說起來,這東西從漢朝就有了,史記中就有記載,可問題是,這東西沒人種啊,人高昌國還靠著這當貢品混點好處呢,能傳給你?沒種子沒技術,你說能有啥想法?
至於木棉?那東西倒是屬於國內,可那是廣東廣西地界的特色產品,雖說秦始皇開始就開發百越,可一直到了唐朝,那地方基本還是屬於本地少數民族,比如僚人的地盤,這特色的木棉自然也沒可能傳到北方。即使有,那也種不活,因為那是熱帶品種;即使種活了,或者大量收購來了,中國的木棉除了充當填充物,也沒有織布的可能性,這絕對是品種造成的。
說這些你還別不信,宋朝以前,絲旁的「綿」字是主流,而「棉」那只有白居易等的詩裡頭看到過。正式被運用是從《宋書》開始的。可見棉花的傳入有多晚,甚至有後世研究表明,南北朝時期才開始在邊疆種植。而大量傳入內地,基本在宋末元初,至於棉花的全國推廣則要歸功於我們的乞丐和尚皇帝朱元璋,若非是他用強制的方法推行,這棉花……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國家珍稀動物滅絕其實真的是有原因的,這些動物為中華大地的百姓保暖付出了多沉重的代價。還有那些什麼柳絮,什麼蘆花,用柔弱的身軀保護了多少人……文青了啊。反正阿玉覺得,古代人壽命不長,或許和常年受凍也有不小的關係就是了。
雖然阿玉壽命已定,只有四十三歲可活,可只要想想還有以後那麼多年要受凍,阿玉覺得他的骨頭都有些發寒,所以啊,發明創造什麼的,真的沒搶風頭的意思,只是不想凍著而已。
「不好看?不好看怎麼了,暖和就行,外頭那皮靴子看著是好看了,可你看看,毛都弄乾淨了,皮貼著肉,能不冷?而我這個不一樣,這麼些毛裹著,就是外頭那皮子被冰了,裡頭也隔著。
來,太子,你試試,我讓人做了十來雙,這雙你應該穿的下。你們幾個,也別光顧著漂亮了,你就是光著身子,那也是皇子,這麼瞎講究幹啥,什麼都沒暖和要緊。」
一框子鞋都遞到跟前了,這幾個皇子即使是為了給阿玉的面子,也不好不試試,再說了,人阿玉說的那麼實在,他們聽著又那麼的順耳,怎麼可能有意見,所以即使看著那鞋子還是感覺十分的嫌棄,可手卻還是接了過來,尋了合適的尺碼,往自己腳上套。
這一套,他們可就再也捨不得脫下來了。
「哎呦,這鞋,這些可真是暖和啊。」
剛才還說丑的李泰最胖,這一套上去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讓那火炕一熏,就有些出腳汗了,腳心熱乎的,整個人都覺得舒坦。對著阿玉和自己兄弟,他看錯了這鞋也沒什麼可丟臉的,更要緊的是,如今因為跟著阿玉廝混的久了,雖不至於像是阿玉那樣,臉皮厚道長城拐角的地步,可也絕對是屬於那種占便宜不怕丟臉的那種。所以啊,立馬就開始恭維起來。
「阿玉,你腦子就是不錯,這裡頭的毛裹著果然特別好,又軟又暖的,反正你還有這麼多,我再挑兩雙?都不擠腳,寬大些果然有道理。」
腳上一雙不夠,還要挑兩雙?呵呵,這貪心的。不過他這已經算是皮薄的了,看看,另一頭李承乾和李恪,那是連話都沒說就開始翻動那個竹筐了,至於李佑?今兒沒來,不過不要緊,為了多拿多占,李承乾已經十分自覺的將宮裡的弟弟們可能穿的下的尺碼都各選了一雙放到一邊,嘴裡還說著:
「阿玉,你真是有心了,做了這麼多,我瞧著連十弟能穿的都有了。」
呵呵,阿玉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他家老十?今年是六歲吧,老十一,十二,前兩年就早夭了,十三要到明年才出生,這是宮裡的皇子的鞋都想著從他這裡拿?你怎麼就這麼大臉呢?估計若不是公主的鞋子從他這裡拿有些不好,男女大防上容易被詬病,那一溜的公主的鞋子他也得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