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阿玉這一天不知道是不是豁出去了,這大雷那是一個接著一個,他明明知道,這裡說餉銀,說武宗皇帝(正德皇帝)聽到作為皇帝的萬曆耳朵里,聯想出來的東西肯定不少,比如邊境的戰力什麼的。可他還是叨叨叨的,像是八卦小道消息一樣,往皇帝耳朵里塞。
別以為阿玉這是沒事兒找事兒,他這也算是用心良苦啊,你想想萬曆三大征。若是不能對這些問題重視,那邊境的兵丁能有幾分戰鬥力?都說萬曆的幾次大戰是耗盡了國庫,透支了帝國元氣,可事實上,這些戰爭若是從根子上解決兵丁的溫飽問題,那戰鬥力上去了,還用耗費那麼長的時間?若是戰事不拖延,又能節省多少國家財力?若是戰鬥力上去了,國家財政不困難,那明朝打敗的明緬戰爭和薩爾滸戰役大明很可能就會以勝利告終。若是那樣,我大清還有機會入主中原?
作為一個透過歷史迷霧,能看清未來方向的人,阿玉真心想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為守護著這一片土地,守護著延綿邊境的衛所兵丁做些什麼。哦,順帶的,也是想降低未來農民起義的規模,減少內耗。因為……人李自成也好,高迎祥也罷,真說起來,原本那也都是國家公務員,是衛所系統中的一員。那所謂的闖王麾下老營什麼的,九成九都是衛所活不下去的兵丁……
什麼?阻止三大征?經歷過大唐的阿玉,做過宰相的阿玉很清楚,作為這亞洲範圍,甚至是世界範圍內這個時代的超級帝國,有些事兒不是想不做就不做的,有些仗不打,影響太大,甚至有可能加速國家的滅亡。中原從來都是肥肉,沒有實力,是擋不住周圍的惡狼窺視的。打出去,何嘗不是殺雞駭猴,用展示實力保護自己?這一點,從清朝自己都岌岌可危,依然要派袁世凱什麼的,去朝鮮打一場就知道了。
這個扯遠了,反正吧,阿玉這麼一通說之後,萬曆皇帝這吃飯是徹底的沒心情了,手指頭不住地在飯桌上敲打,皺著眉頭暗罵了幾句,隨即又說到:
「說到底,就是銀子問題。所以。阿玉啊,你才總是偏著張居正?」
阿玉幾次提起張居正,萬曆皇帝能沒感覺?他甚至想著,這人都死了,阿玉這小子還不住地說,該不是那老張頭的粉絲吧?
「怎麼能說偏著呢?其實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公子啊,我這是想,這人明明都已經把自己當商鞅了,後路都不留了,這辦事兒怎麼還這麼不利索呢?」
「商鞅?」
「啊,你看看他啊,奢靡無度,搞得就像是今兒不享受立馬就沒這個日子過了一樣,可不就是把自己當商鞅了嘛,變法的多不得好死,估計他自己早看透了,不然不可能做的這麼露骨。」
「行了行了,沒讓你同情他,我就那麼一問罷了,說說,什麼叫不利索。」
即使被阿玉三說兩說的,說的對著張居正感覺好像又多了解了幾分,不在那麼討厭了,可總是說他,皇帝也煩好不,可他又不想暴露身份,生怕說穿了,就聽不到這八卦阿玉的各種奇怪言論,所以馬上換了個問題,嘿,你別說啊,阿玉就等著你問這一句呢。
「可不就是不利索嘛,你看啊,他商稅收不上來,這是不利索吧,看看我這法子,清掃費什麼的一整,不一樣變相的收上了一部分?即使少了點,可若是全天下都這麼幹呢?若是再多幾個名目呢?這樣一來,不但是錦衣衛得利,收的多了一樣能繳到內庫,充實一下陛下的私房錢對吧。再有這田稅,光是清理隱匿的田畝有什麼用?若是能做到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才是大本事……」
「等等,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果然是好法子,只是……就像是你說的,那些田產多是官員什麼的占了大頭,這想要推行怕是不成啊。」
對於阿玉的這一法子,萬曆是心動的,誰不想多收點小錢錢對吧,可同時他也是親眼看著張居正一路變革走過來的,知道這變法的不容易,就是一條鞭法當時每一步都走的膽戰心驚,想要更進一步,這簡直就是水中月,鏡中花,太沒有可能了。真要這麼宣布,估計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能造反啊。
「我知道這難,不過當初沒事兒瞎想的時候,我曾想過,為啥這舉人能不交稅?說到底這是給讀書人獎勵的好處對吧,目的是讓他們能不用操心生計,能好好的讀書上進科考。對於官員……或許是考慮到薪俸不夠養家?反正就是那麼個意思。只是這日子長了,讓人鑽了空子,這才成了老大難。那若是咱們換一個給好處的法子呢?」
說到換個法子,阿玉的眼睛都亮了,這法子他當初是看的哪本書里說過的來著?這個他忘了,可他知道在,變通什麼的,那是真的可以存在的,能被寫出來,就肯定有一定的價值。如今唯一的問題就是,不知道這萬曆皇帝會不會採用了,想想都興奮啊,變法什麼的,他真心沒玩過。
「比如啊,我就說比如,稅呢,照收,攤丁入畝,士紳一體,誰也不搞特殊。然後這中了舉人,咱們每年返還一定數額的稅賦,比如二百畝?按照每畝一斗的稅來算,二百畝,那就是吧20石,就是10兩銀子,尋常人家,這點錢絕對能過日子了,就是再往上些,對他們好些,返還五百畝稅錢,那也不過是25兩銀子,對吧,然後按照等級,一級級的往上,比如進士,返還多少,官員從九品開始,每一級多少,都定一個數額,這樣一來,不說別的,好歹這田稅不會一年年的消失了對吧。返還多少銀子什麼的,掌控在手裡,總比兩眼一抹黑強吧。要我說,能給出去的和現在比,絕對是少數。就我知道的,那些舉人什麼的,如今有些名下都有幾千幾萬畝的田地了,裡頭自己的能不能有兩成都難說。自古種地納糧天經地義,免稅什麼的,從來都是天災人禍的時候,朝廷的恩典,如今……嚓,吸了大明的血,替他們收買人心,還要喊什麼不與民爭利,想想都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