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根據野史,或者一些小說的分析,順治朝後宮會成為那樣的紛亂,倒是有不少的原因可以往這個上頭尋找理由。
烏雅氏自認不是什麼宮斗的好手,也不覺得因為看了些小說電視,就一定能和這些常年在宮中生存的人斗一個旗鼓相當,所以在搬到正殿,開始正式做起了德嬪的功夫,就立馬找人給家裡傳了消息過去,要他們幫著找那些人,那些明代宮中存活下來的人,她迫切的需要她們的幫助。
至於身邊的宮女?兩個大宮女已經是家族安排來的親近世家的人了,至於其他的,只要能細細的分辨,知道她們到底是誰的眼線就好,即使不是自己的人,也不用急著丟出去。免得反而讓人知道了她的深淺。
烏雅氏很謹慎,每一步都儘量的小心再小心,因為她很清楚,這康熙有太強的控制欲,她生怕自己的動作讓康熙看做是整個包衣世家的一種整體策略,從而引起別的什麼麻煩。
烏雅氏家中也同樣是謹慎人,一直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才送過來了一個人,一個四十歲,原本在綄衣局的一個老嬤嬤。從明面上來看,這不過是一個不受人重視,沒人要,年紀大,又不愛說話的一個老嬤嬤,是宮裡那些看人下菜的太監管事們敷衍德嬪,欺負她出身不好,這才分來這麼一個不當用的人,不但堵住了所有人的嘴,還隱含著讓人看笑話的意思。
只有烏雅氏自己知道,在這嬤嬤過來的前一天,就有宮人送來了家族的條子,上頭很明顯的寫清楚了這老嬤嬤的身份,身世,這許嬤嬤,四十歲,是原本大明遺留老宮女的親侄女,因為父母雙亡,沒有了親人,唯一的姑姑,還在宮中做事,所以後來被那老宮女想法子補進了宮裡,在雜役處做了十來年的活計,在順治年間,還曾在貞妃董鄂氏的宮中當過一陣子二等宮女,絕對是宮中的老資格了。
若不是因為董鄂氏這個姓氏的拖累,說不得她也能成為什麼大宮女,什麼當紅的姑姑,可惜的是,沒有多久就趕上了董鄂妃過世,順治駕崩,最後貞妃殉葬,所以又給一腳踢到了苦役的地方做活。
如此一個經歷過兩朝,又有明朝資深宮女的姑姑教導的人,在這宮裡那絕對是屬於實力派人物,也就是那些不知道他底細的人才會覺得這是個沒用的老婆子,想想整個清朝,入住紫禁城才多少年?順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才算是徹底霸占了這皇宮,而如今也不過是康熙十八年,也就是1679年,不過是過了三十五年而已,還比不得這許嬤嬤的年歲大呢。
只是也正是以為這個年紀,烏雅氏才最是放心,因為就她所知,赫舍里氏也好,原本的鈕鈷祿氏也罷,當初身邊的漢人宮人嬤嬤,那都是四十多歲,將近五十的那群人,也就是說,按照時間來算,那些很可能就是原本明朝留下的十來歲沒放出去的宮女。那些人有用是有用,可是也正是太有用了,最後這兩個皇后都死了,也由此有一些傳言,說是那前朝留下的人裡頭,有仇視滿人的人存在,所以用自己的法子,害死了這些貴人們,就是太皇太后並沒有支持這一點,把這些人都趕出去,可也不妨礙對這些人加重了警惕。
若是烏雅氏找的是這樣的人,只怕這會兒她這裡也會吸引到宮裡不少有心人的注意了,好在,那些人,如今最小的也有五十多了,而這一個才四十,年紀上實在是對不上,所以她不用擔心自己的心思暴露出來。
什麼?為什麼有了這樣的傳言,還把這些人留著?怎麼說呢,這紫禁城和瀋陽故宮實在是沒法比,太大了,光靠著滿人自己的那些奴才下人,實在是沒法子玩的轉啊!在一個這宮裡門道什麼的,也太多,就滿人想要靠著自己,把這規矩什麼的,全撐起來,那絕對是屬於瞎子點燈白費蠟,最終能依靠的,能撐起場面的還是要靠這些人,不然估計連皇家體面什麼的都沒法保持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所以除了那些死在戰亂中的,陪著明朝皇帝殉葬的,跟著去了南面的,剩下的表示了投降的宮人太監們才能在這宮裡順利的存活下來,甚至還把自己的小圈子發展壯大。到了如今,你要是真把這太監宮女的名冊細細的查看一下究竟,你就能發現,除了宮女這個有內務府包衣,這個皇帝從遼東帶過來的組織之外,其他的人十有*還是漢人,還是原本的那一套班子在運行。連補充也多半是在某一個小圈子裡斗轉。
至於皇帝為什麼能放心這些不是滿人的漢人太監什麼的,一來這些人能近身,那多半都是查了祖宗十八代的,二來這太監有功夫的畢竟是少數,想想清朝整整二百多年的王朝里,再沒有過明朝那種能領兵打仗的太監能人,就知道這些太監的身體素質有多弱了,這弱雞一樣的人,對於從小練習騎射的滿人,實在是沒有什麼威脅可言,最後就是這太監多半都是窮苦人,多半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孤兒,這樣的人在滿人的眼裡,和滿人實在是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這防備心,自然也稍稍能減輕一些。
話題扯遠了,不管怎麼說吧,反正這宮裡你要是用心,實在是能找到太多的能人,就看你敢不敢用,會不會用了,烏雅氏託了後事無數考據黨的福,對於這一點比尋常人看的更加透徹一些。既然有了自己的有利之處,不去用,那才是傻子,烏雅氏不是傻子,自然立馬就想到了要找這明朝留下的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