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7頁

    絡腮鬍子一副為難的模樣問我:“那你要多少?”

    我伸出一把手說:“這個數。”

    絡腮鬍子咬著牙點頭說:“行,只要找到冥殿,這不是問題。”

    我心裡冷笑一聲,雖說打架打不過你們,但是在墓中玩心眼,你們還是比我差了點。我沒有想過從絡腮鬍子手中拿一件冥器,因為他們最後肯定會對我痛下毒手,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答應我的要求。

    我現在只希望,遇到一個奇門遁甲,把這四個傢伙都困死在裡邊,雖然我不是什麼好人,但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冥器被他們帶出去。或者是找到胖子或者霍羽他們任何一支隊伍,那樣我也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絡腮鬍子指了指他們之前圍著的地方,說:“現在,你要幫我們解讀一下那上面的文字和繪畫,我們要知道上面在說些什麼。”

    第217章 趙武靈王

    我走到了之前絡腮鬍子他們所圍的地方,只見地面有個橢圓形的凸起,乍一看類似一整副的圖騰,但仔細一看又不是。

    橢圓形的最長直徑大概有兩米,最短直徑也在八十公分,屬於一塊天然的漢白玉石。玉石經過了仔細的打磨,周邊有著古老的花紋,中間呈現出三幅圖和一副字,應該是一個敘事浮雕。

    從我的視覺感官,自然先去看那三幅圖。

    第一幅圖上面好像在描畫一幅作戰的場面,人數非常之多,很多將軍之類的人物還有一些五官,後面的士兵則全都非常的模糊,甚至有些只用一個黑點來代替一個人,一直延續到了整幅團的邊緣,說明當時作戰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第二幅還是這般的場景,但已經有三個主人公比較明顯。為首的是一個騎馬的中年人,他頭戴王冕,身穿綾羅緞,身後有紅色的披風,腰間橫著一把黑鞘長劍,馬身上放著箭袋,其中有十數羽箭,他手持一張長弓,正將弓拉到了滿月,不知道朝著對面射殺什麼;左手邊為一員年輕的騎馬將軍,卻留有長須,身穿戰甲,頭戴戰盔,手握著身後的劍柄之上,做出欲拔劍之勢;右手邊是個戴著面具的男人,身穿白袍,藍色披風,騎著白馬,懷抱一銀白鋼鞭,正摸著他的鬍子,眼神中露出一個思考和自信的表情。

    第三幅卻是另一番景象,這上面畫著是一群以女人為首的布陣圖,其中這些女人長著三頭六臂,有的卻是野獸的身軀。帶頭的女人,是個蛇身人首的怪物,看其打扮好像在哪裡見過,典型一個女王的模樣。

    看到了這個女人就讓我想起九天玄女,不論是從我們在古回國遺址所見的雕塑,還是一些傳說中,這就是九天玄女無疑。

    而依照我對墓主人的猜測,那這應該就是由趙國趙武靈王率領的士兵,正在和古回國大戰。這讓我有些感到詫異,因為戰國七雄不敢與古回國為敵,每年還要朝奉,這兩個國家怎麼可能打起來?難道就是這一戰讓趙國對古回國俯首稱臣嗎?

    很快,我就否決了這個念頭,先不說這兩個人不會存在一個時間段,就是以九天玄女在當時的威名,趙國也不敢與古回國為敵。

    我便是去看最後一幅上的字。看完上面的大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古回國和趙國的一戰,而是兩國之間的一個聯合,他們打得國家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蠻夷小國叫中山國。

    在歷史之上,其實趙武靈王即位之時,趙國的國力不強,一直受到大國的欺辱,而且還有一些遊牧民族的騷擾,其中鄰國中山國時常進犯。在趙武靈王頒布了歷史上有名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了軍事裝備和策略,才使得趙國強盛起來,以至於為吞併中山國打下基礎。

    可根據這三幅圖畫的記載和文字描述,顯示那不過只是傳說。其實是因為有古回國的幫助,才讓趙國的實力變得空前強大,才得以吞併中山國。

    這樣的事情很常見,即便是現代國家之間也有此類的事情,一個頂級強國幫助一個國家吞掉另一個國家,那是非常簡單的。只是,我想不明白,為什麼古回國要這樣做?難道幫助趙國對古回國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嗎?

    很快,我想到了一個不知道是否正確的事情。從項燕、張良等人的情況來看,古回國需要中原強悍的男人,和古回國女王成就好事,然後孕育出品種優良的下一代,這也許是古回國在當時那般強悍的一個原因也說不定。

    在一些民間傳說中,趙武靈王的夫人去世之後,他在一個夢中見一少女撫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苕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由此對夢中的少女十分的留戀,在一次酒宴上把夢境和眾臣講了,同時還描繪了少女的形象,事後便真的找到一個和夢中一模一樣的女人,後來此女生下一子,就是繼趙武靈王之後的趙惠靈王。

    此刻,我懷疑這個女人可能和古回國有關,所以古回國才會出兵幫助趙國。

    我把自己看到的和絡腮鬍子等人說了一遍。絡腮鬍子皺起眉頭說:“照你這麼說,這座古墓是趙武靈王的?”

    我說:“雖然這上面沒有寫清楚是誰,但根據我的推測,滅掉中山國的就是趙武靈王,所以可以推測出這是趙武靈王的墓。”

    絡腮鬍子指著那些女人問我:“那她們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