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57頁

    其實仔細一想,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製造時候用的事同一種金屬,而我們用的是同樣熱的溫度在燒烤,那打開的時間前後肯定也不會超過幾秒,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奇的。

    想到了這裡,我立馬拿起工具起開鎖,這一次果然打開了,接著是第二把……一直到第八把,在我和霍羽的聯手之下,幾乎沒有超過十秒鐘,八把鎖頭都掉了地上。

    蒼狼靠在了墓牆上,大口地喘著氣說:“這比挖盜洞都累。”

    我知道他是因為之前受傷比較嚴重,此刻又大量的耗費體力,所以才導致現在的身體狀況,估計也就是他,要是我早就暈了過去。

    胖子活動完身體之後,朝著其中一個夏門鼓走了過去,說:“把胖爺折騰的渾身都快散架了,現在該看看這後面到底有什麼吧!”

    第329章 紅顏禍水

    我不放心地將胖子拉著,吃過太多虧自然要長記性,在這種事情上自然是不能馬虎,如果一開門射出一支穿雲箭或者是粽子之類的東西,那胖子就死的太冤了。

    胖子有些不耐煩了,他早就被搞得渾身的每個細胞都在嘶叫,怒火一直強壓著,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讓他打開希望之門,現在我這樣做無疑是火上澆油。

    “小哥,你他娘的又幹什麼?這斗還進不進了?”胖子看著我問。

    我說:“先把傢伙準備出來,如果裡邊是死物還好說,如果是機關之類的你就完了。”

    聽我這麼一說,胖子覺得還算是有些道理,就把身後的槍摸了出來,然後端起來把手伸向了其中的一個門,身子移了移,轉頭對我們說:“那胖爺可開了啊?”

    在我們點頭之下,胖子猛地去拉門上的環,可是他拉了幾下那扇門還是紋絲不動,胖子就撓頭罵道:“我操,這不會就單單是一面鼓,其他的都是裝飾吧?”

    我打量了幾眼,沒好氣地笑罵道:“放屁,你他娘的好好看看,這門是推的不是拉的。”

    胖子一看還真是這麼回事,就不好意思笑了笑,然後他將腰上掛著的工兵鏟單手拿起,身子往側面一閃,我們也都不和這門正對著,即便裡邊有什麼我們都有反應的時間。

    一推之下,門被慢慢地推開了,直到整扇門都被推展,但並沒有發生什麼詭異的事情,我暗暗鬆了口氣,然後就看到所有人的手電照著門後照了過去。

    我原本以為裡邊會是一條通往冥殿的神道,畢竟出現這麼多門後面肯定不會是冥殿,大概就和奇門遁甲裡邊的八門類似,但看到裡邊的情景之後,我就愣住了。

    因為裡邊可以照到底,也就是五米多深,像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型棺室一樣,不過裡邊卻有著一個綠皮棺材,棺材處於矗立的狀態,這在風水葬法中叫做豎葬棺,即便現代還有不少亡者用這樣葬法,有的是為了配合風水,有的卻是為了避免潮濕。

    棺材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紋路,但和門上卻完全不同,在我看了幾眼之後,雖說不清楚上面的具體意思,但很快還是認出那是夏朝時期的文字,就是現在有人叫這種文字為“甲骨文”也有人叫它是“夏篆”。

    從文字文化說起,夏、商、周三代文字可大致分成為祖孫三代,屬於同一個體系,一脈相承,同根同源,都來自於黃帝時代的倉頡造字,來自同一個家族,屬於近親,是割不斷的“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近親。

    為什麼古代學者總是將夏、商、周三朝連在一起,相提並論,就是因為它們之間有不可分割的東西,那就是——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相同的文明將它們緊緊的扭在了一起。

    但遺憾的是,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尚未發現有能夠證明夏朝文字的相關資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懷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這一疑點。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號稱撰寫《無字天書》龍魂文字之外,那對現如今影響力最大的是“倉頡造字”,也就是甲骨文,是它讓一些言語、意思、言論等等通過書寫的方式表達出來,所以甲骨文的名字要比龍魂文字大的多,而龍魂文字也就顯得更加神秘了。

    秦國呂不韋集合門客編纂的《呂氏春秋》和戰國韓非著作的《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換句話可以這樣說,龍魂文字是人文始祖伏羲發明出最早最為完整的一套文字,倉頡應該是從其中吸取了大量的精髓,然後把這些文字簡化了,並且刻在了獸骨上,所以才有了甲骨文,接下來一直演化成了現在的簡體文字。

    蒼狼問我:“張小爺,我怎麼看棺材上面好像都是字啊?”

    我想不到蒼狼也能看出苗頭,便點頭說:“如果我看的不錯的話,那應該是夏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甲骨文。”

    胖子質疑道:“不對吧?甲骨文那是刻在骨頭上的,胖爺念得書不多,但你也不能如此玩弄胖爺的智商吧?”

    我只能解釋道:“甲骨文這種文字是因為現在出土發現刻在骨頭上,才有了這麼一個名字,如果當時刻在石頭上,說不定就要石頭文了!”

    胖子“哦”了一聲,好像是恍然大悟了,說:“那胖爺知道了,這就叫棺材文對吧?”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5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