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頁

    我搖頭:“這沒什麼,關鍵是,後來我藏在餐廳的虛掩的門後面,只看到了孫護出來,沒有看到那個司機。”

    “哎?”

    “你明白嗎?沒有看到那個司機,他去哪兒了?”

    “你說那個人失蹤了?”金惠生皺眉道,“不對,儘管這裡看起來對我們很封嘴,其實要出個什麼事失蹤個什麼人,我們都會聽到風聲的。今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到類似的說法……”

    我道:“我揣摩,他失蹤的可能性不大。護士們每天都不和我們一起吃飯,必然是下樓去吃,如果那傢伙忽然不見了,孫護肯定會有異樣。而作為孫護關係很好的趙護,恐怕剛才就沒什麼心情和我們說那麼多了。”

    “可是……也不見得,剛不見一陣子,恐怕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自從上回李護失蹤之後,這裡的每個人都對這種事情特別敏感。記得那個榮鋒說的嗎?曹護只幾個小時沒看見,就被他留意到了。雖然最終還是沒能救到曹護,但顯然所有人都對身邊周圍的人的行蹤開始留意,生怕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那這個人到哪兒去了?”

    “我揣測,”我走到門邊望了望,沒有人,“這個廁所里有個方法,可以通到下面。”

    金惠生一愣,很快道:“對,這麼多男男女女吃喝拉撒住在一起,樓下肯定是按性別分寢室,兩人要做這種事肯定要避人耳目,半夜偷偷來這裡倒是不錯……可是,這裡怎麼能通到下面呢?”

    他來回四處查看,在廁所里走來走去,一間一間格間進去摸索。我不得不舉著輸液瓶子跟上:“別看了,所有的地磚我都敲了一遍。所有的接縫我也看了。”

    金惠生試了試窗戶,忽然站住,眼睛瞪大道:“密室?”

    我點頭:“除了沒屍體。你也好這口啊?”

    金惠生笑了笑:“以前讀書的時候愛看些推理啊偵探啊什麼的小說,早不看了。你是警察,應該更專業吧?”

    “沒,我也是看小說。當年警校的時候遇到香港一個案例,殺了人,然後把房間布置成放煤氣自殺的樣子,用棉花塞門縫。當時有點興趣,就看了看類似的資料。其實所謂密室的案子,在現實中幾乎都不存在。說實話,寫小說的往往把罪犯的腦袋想得高了,實際上最經常出的案子是所謂低智商犯罪,密室之類打破他們的頭都想不出來。再說,小說中絕大多數密室案子都是合理但不合情。或者說,在邏輯上都沒破綻,在情理上卻有。”  

    “什麼情理?”

    “危險係數太大了,不可見因素太多,根本沒辦法反覆來幾次練習。而這麼細緻的活,沒有經常操作練習很容易失敗的,而一失敗就全完了,”我癟癟嘴:“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他們寫的東西因為不是自己親自來,沒法體會切身感受,所以有些地方在我們警察看來就很不可行了。所謂密室,在現實里的密室最容易操作的應該就是暗道,在小說里因為這樣顯得太簡單太容易被發現不夠刺激,所以一般作者都不會這樣寫。以前讀到一個傢伙,寫一個密室是兇手藏在屋子裡,等外面的人進來再混跡在其中。你知道這樣邏輯上沒錯,現實中風險有多大,多不可能。我辦過的案子、查過的資料,見過心理最變態的傢伙,就是強姦十四歲幼女的。分屍案已經是萬里挑一,反正我們大隊沒遇見過。至於要冒極大的風險膽大心細地和自己製造的屍體困在一處,來製造所謂的密室,拉倒吧。”

    金惠生點頭道:“說起來,這些寫推理小說的沒有親身去犯法實驗,而只是把心裡的陰暗想法付諸在紙和筆上,倒是很對得起社會了。要他們突然一天全體覺得這樣不過癮,還是自己親自上陣,每個人都像自己筆下的人物的膽量手法,加上千奇百怪的構思,殺個人儘是密室啊不在場證據啊之類的不可能犯罪,全世界的警察估計都會瘋掉的。”  

    “別扯遠了,現在怎樣?這個廁所?”

    “嗯……我同意你的觀點,”金惠生道,“暗道是現實中最容易操作的,但也最容易被發現。但現在這個廁所確實並沒有什麼暗道存在。說實話我倒以為,不能一棒子把所有推理小說都打死了。”

    “怎麼講?”

    “就像福爾摩斯《雷神橋之謎》一案,雖然不過是文人想像的一個故事,一個短篇小說,但卻收入英國警官學校教材之中,一直用到現在。現實中的罪犯是人,寫推理小說的也是人。既然都是人,在設計犯罪的時候,思維就會有相通的東西。我也看過不少推理小說,你知道密室也是分流派的嗎?”

    “這我知道,”我點頭道,“機械類的和心理類的,機械類用巧妙的機關來製造密室,心理類則利用人們心理的漏洞來製造密室。”

    金惠生道:“這個分類還不夠完善,要我說的話,還有一種是無意類的。”

    “無意類?聽上去就是心理類。”

    “不完全是。不管是機械類還是心理類,都是罪犯有意為之的,都是有意製造的密室,用不可能犯罪來挑戰警察。不過還一種卻是無意的,沒有人來刻意製造所謂的密室,只是因為人們心理的漏洞和種種巧合,而形成了這個密室。我看過的推理小說,日本的密室案件大多是有意為之,比方說比較出名的本陣殺人案,好像日本盡出些希望用人的性命來挑戰智力極限的變態;而歐美的密室,則溫和一些,以黃室案為代表的,似乎更推崇無意密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