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在黑鼎的內部,有一層說薄不薄說厚不厚的油脂,那油脂仿佛是保護層般,均勻的吐沫在鼎的內部。透過油脂,我的手能感覺到一絲絲細線般的凹凸,那些凹凸時而平行,時而交錯,線條圓滑而有規律,只讓我感覺那紋理絕不是後期磨損的,是有人刻意為之。
為了驗證,我急忙脫下衣服,將鼎壁上那一層渾濁的油泥抹去,同時睜大了眼睛,看著那上邊凹凸隱晦的圖案。
當我用衣物將那上邊的油泥抹去了大概二分之一左右時,一副“壯觀”的畫面,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那上邊畫的是一條河,河中有無數的船和人,在捕食一條大魚,魚很大,也看不出是什麼品種的魚,但我看的出來,河裡的魚已經被船上的人拖了一半上船,而且魚已然被開膛破肚,場面壯觀,悲涼而......悽慘。
這條魚給我的最大震撼並不在於他的大,並不在於捕捉他的人之多,而在於那魚被人拋開肚子之後,居然從裡邊又出現了一隻......烏龜?
我大驚道:“魚的肚子裡有烏龜......這不就是‘鯉怪’麼?”
這畫面,又讓我想到了那個在金色蟒蛇體內的“篩翁”,想到了那些本不應生長在蛇與人身體內的“美味”。
鯉怪,又叫“魚把子”,是一種生長在魚體內,肉質鮮美的寄生蟲。這東西的食用歷史很久遠,是古人稱作“鬼八珍”的寶貝之一。
因為鯉怪在外形上和烏龜頗為相似,因此火功語中,很多時候就稱其為“魚中鱉”,是一種比較個性的美味。
看著那圖,我能想像如果從那麼大的一條魚身體裡取出一隻巨大的魚腹龜來,是多麼的具有震撼性。
也無怪於那些鼎紋中的古人對著他們的獵物瞠目結舌,站在岸上的人更是頂禮膜拜了。
看著那副畫面,我在驚奇於這幅花卷的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種原始的崇拜,是古人們對於自然所形成的畫面所表達的最原始的崇拜。
我突然感覺,這鼎內的花卷,更像是圖騰......或者是偶像一類?
一個有意思的想法,迅速進入了我的腦海。
但在證明自己的想法之前,我什麼都沒有說,而是徑直從鼎中跳出來,又走向另外的一個鼎,再次跳進去,用手中的衣物抹去了其中的油泥,隨後又用手電,照射向那裡邊的畫卷。
又一副詭異的場景,瞬間呈現於我的眼前。
在那鼎壁的畫面中,一隻似猴非猴的怪獸端坐於某個王座之上,它環視著四周對他臣服的人們,在“猴獸”之下,那些臣服的人們擺出一副非常矛盾的姿勢,既他們一邊沖那怪獸的左手奉上裝滿某種食物的托盤,另一邊卻在割取那怪獸右手上的肉,裝進另一側的托盤。
寥寥數筆,卻將整個場面的宏大與詭異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讓我第一時間知道了,那畫面中所繪製的“怪獸”是什麼。
我恍然大悟之間,沖所有人說道:“這鼎內的圖畫是‘煮安圖’,這隻畫著怪猴的鼎是首鼎,這裡邊一邊吃好吃的,一邊被人吃的怪獸叫貔靈,這傢伙是鬼八珍之首!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每一個鼎中,都畫著一隻鬼八珍中的生物。”
我的話招來了黑狼與賢紅葉雙重的興趣與疑問,他們兩個幾乎不約而同的問我道:“煮安圖是什麼,你能解開這八個鼎與死人牆壁之間的謎了?”
我點頭,告訴這兩個人道:“煮安圖是五臟廟中乞求和平和招財的畫卷,他多描繪在蒸煮特定飲食的鍋灶中。往往都是些對食物和神靈崇拜的畫面。”
根據我的認知,這種圖案只有廚子才會畫,而且一定是上了年代的老門店和灶具中才有。比如一個以羊肉製品文明的五臟廟老店,往往會在傳承三代以上的高湯鍋台中發現“三羊開泰”的煮安圖,那畫沒什麼實際的作用,主要是用於乞求自己家門店的生意旺盛,做出的食品色香味俱全。
說白了,討得一個好彩頭而已。
黑蘭伯城中的古人深知《周食禁律》里的門道,他們雖然不是五臟廟出身,但我感覺這些人卻勝似五臟廟的廚子,而且末代粟王又那麼迷信,那麼所有的形式原則,都按照《周食禁律》中的門道來做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雖然沒有看過那本古書,但心中也已然明了,我剛才跳進去的那口大鍋,搞不好以前就是煮食鬼八珍之首的貔靈猴的。
(從今天開始,每天儘量三更,儘快完結食咒,加速新的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蟋與蟬的新書,謝謝。)
章節目錄 第七十二章 :貔靈猴
八珍是什麼?是中國人心目中最好吃的天下美味之排名。
古來,八珍的說法有許多種版本,更有好事者將八珍分為山八珍,海八珍,草八珍,擒八珍等等等等......
這些八珍的種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飲食習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但千變萬化中,這八珍排名的有一個順序卻從來沒有變過,而這個順序就是所謂的“鬼八珍”了。
鬼八珍的排名延續了多久,我不知道,我只是聽我師父和趙水荷他們偶爾說起過,這個八珍的排名不知道出自於那個時代,被稱為鬼八珍的東西就是的“貔靈、鯉怪、人乳、金逐夷、紫河車、太歲肉、軟香玉、飽血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