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42頁

    在越共內部,隨著武元甲等一大批親中派的失勢,越南的對華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也是那個口口聲聲管我國叫“老大姐”,伸手要槍要炮的藜筍,突然換了一副面孔,他不光開始要槍炮,而且……還開始要土地了。

    在蘇聯修正主義帝國的縱涌之下,越南開始派兵騷擾我國邊境,並公開在國內“反華排漢”,僅僅在78年一年,就有四萬越南僑民背井離鄉,遠赴廣西避難。

    昔日的同志加兄弟,陰笑著向我們捅了刀子,而人民的子弟兵,又怎麼能不予以還擊呢?

    而在中越邊境那日益濃厚的戰爭陰霾中,原本等待專業的王齊川,也迎來了命運的戲劇性轉折。

    因為在越南時的英勇表現,王齊川被記了軍功,借著這個熱乎勁,也沒人再去追究王齊川的“作風問題”,而且軍隊正值招兵買馬的關鍵時期,那一張勒令“就地轉業”的命令,也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被誰扔進了故紙堆。

    就這樣,傷愈之後的王排長繼續他的軍人生涯,而且在大難不死之後,一路提拔重用,最後竟然坐到了步兵營長。  

    不過即使坐到了營長,據說王齊川也依舊沒有忘了那個救過他命的越南女人,而且在越南一次比一次瘋狂的排華浪潮中,王齊川也由衷的為她擔心著……也因此,他對越南人忘恩負義的行為感到非常冒火。

    就這樣,時間到了一九四九年。

    那一年,中越兩國的軍事矛盾激化到了頂點,為了教訓我們身邊的那隻白眼狼,我國軍隊兵分兩路,直插越南腹地,目標直指河內。

    在那場震驚兩大陣營的軍事行動中,王齊川的營同樣參與其中,而且湊巧的是,他們的主攻方向也就是當年王齊川駐防的那個法國倉庫。

    也許是王齊川的感情作祟,也許是軍人的天職使然,也許是對越南的怒火中燒,總之,在總攻命令下達的那一刻,王齊川便如一頭餓了三天的雄獅一般衝出了籠子,他帶著軍隊跨過中越友誼大橋,一路披荊斬棘,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殺向自己曾經駐防的山區,簡直和個瘋子毫無區別。

    以至於軍中許多人都揣測,這位王營長是著急回去“公報私恩”的,就算他沒有這樣的想法,卻也在潛意識裡牽掛著那個女人的安危,想去看看當年那阮妹子,如今過的怎麼樣?是否在反華的浪潮中受到波及等等……  

    總之,王齊川帶著兵,又一次即將回到他曾經的駐地。

    第三十九章 :猛烈攻勢

    法國人的倉庫近在咫尺,王齊川昔日的愛情也近在咫尺,甚至他都能在山頭上看見那倉庫頂端的越南國旗。

    可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王齊川的部隊卻很難再前進分毫了。

    因為他們碰見了硬骨頭!

    原來在我軍陣地與倉庫之間,有一座不大的山丘,那山不高,可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去,要想奪取法國倉庫,並打通通往河內的道路,必須首先奪取這座矮山。

    而山的重要性,越南人也早早的注意到了。

    為了遲滯王齊川的攻勢,越南人在山上修著了立體攻勢,整個攻勢居高臨下,如“螺絲轉”一般連接成一片,附近山頭上還有數個火力點相互支援,這樣狠毒的工事結構,可讓王齊川在進攻中吃了大虧。

    在越南作戰,有一點中國軍人全都承認,那就是越南軍方所修築的靠山工事非常到家,而且效率極高。

    人家在美國多年的狂轟濫炸中很是練就了一身挖洞的本領,製作出來的掩體不光能抗炮彈,甚至能抗飛彈,在那些“三環洞”“洞套洞”“老鼠洞”的連環系統中,從最原始的竹籤子到最先進的火箭彈,從最致命的狙擊手到最殘忍的步兵雷,層層圍繞,步步要命,這複雜的防禦體系,讓人望而生畏,也趕走過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軍隊。  

    而現在,輪到我們的軍人闖過這道難關了。

    在那場極度忽視交戰規則的戰爭中,王齊川的部隊在法國倉庫外圍吃了大虧,戰鬥從早晨打到中午,但就是不能前進分毫。

    在後來,王齊川殺紅了眼,他聯繫了炮兵部隊,對那個不大的小山頭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狂轟濫炸,然後又命令自己的部隊迂迴穿插,連續用無後坐力炮壓制越軍的火力點。

    戰鬥又從中午一直打到夜間,王齊川才拔掉了最後一個重火力點,準備向山區前進。

    但就在王齊川鬆了一口氣,想要繼續前進的時候,那些如耗子一般的越南部隊卻殺了一個回馬槍!

    讓王齊川沒有想到的是,越南的殘兵敗將還在賦予頑抗,他們居守在山地掩體的“老鼠倉”中用手雷和衝鋒鎗對王齊川的部隊實施了偷襲。那些越南人依託地下掩體突然向剛剛占領陣地,立足未穩的我軍戰士掃射,頓時間,便有七八名戰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一下,徹底激怒了王齊川!

    面對著自作戰以來最大的犧牲和挫折,王齊川沒時間和耐心對著那些躲在老鼠洞裡的越軍展開“心理攻勢”,他看著倒在血泊中的戰士,當即把火焰噴射器掉了過來,不由分說,便對著那些宜守難攻的地下掩體進行攻擊。

    這樣的攻勢,在我軍俗稱“火燒連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