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雞蛋吃了吧。」周漁剝了個給他。
孫竟成吃著雞蛋下樓,品著周漁的那句「晚熟的果子最甘甜」,怎麼品怎麼覺得……色情?除了這話色情,他瞬間覺得手裡的雞蛋也色情……她為什麼無端給自己一個雞蛋?她在暗示什麼?難道是以形補形?因為一句話他腦補出了一出大戲……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我要對老婆好點。
……
周漁給他吃雞蛋,只因早上煮多剩下了。而她最不喜歡吃雞蛋。
家裡這一筐雞蛋是馮逸群送來的,還送來了兩隻走地雞,讓她拿去給診所。馮逸群很注重人情世故和禮尚往來,也從小言傳身教地教她這些。
上個月孫母給了周漁一捆鐵棍山藥,說跟市面上的不同,要她拿去家屬院給馮逸群。馮逸群收到後並未及時回禮,那會顯得特別見外。一直等過了一個多月後,她才托人在鄉下買了兩筐雞蛋和走地雞。
老一輩人很講究人情,那是她們理解的尊重和看得起,哪怕你送一顆不值錢的大白菜,她們心裡都會很感念。送的東西自身價值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承載和傳遞出來的一種情。
且更有意思的是:這些「情」要通過小輩來傳達,好淡化其中的分量,不給對方添負擔。比如:孫母要給馮逸群送什麼,馮逸群要給孫母回什麼,這些都是周漁和孫竟成作為小輩的角色來完成。而她們長輩間從不出面。
馮逸群從前教她,如果你幫了別人一個忙,那就不能在人前提起此事。不要給對方造成一種心理負擔,讓他覺得對你有所虧欠。
想到馮逸群,周漁就合了書無心看。上周去家屬院幫忙拆窗簾和打掃屋子,馮逸群又側面問了她跟孫竟成的事,她還是那句話:「我們很好啊。」
馮逸群當時沒給反應,一直到下午該回了,才說了她:「沒那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
這句話對母女倆來說,分量是很重的。話里意思也都心知肚明。馮逸群不說重話則不說,一旦要說,直指要害。
日子過不好,就是你無能!
當年馮逸群能親自上孫家門說媒,主要原因就是她知道周漁對孫竟成有意。知女莫如母,從孫竟成高考復讀時她就察覺出來了。儘管他們倆從未有過交集。
她不難理解女兒為什麼會喜歡孫竟成。捫心自問,她也待見孫竟成這樣的孩子,包括學校里的各科老師。
當年沒放在心上是覺得倆人不可能。他們各自還有更重要的事業。一直到周漁大學畢業,她在街上又無意碰見孫竟成,聽說他在貴州支教,當時就留了心眼觀察。
內心裡,馮逸群對孫竟成不如意,這種性格的孩子當兒子行,當女婿就差了。他的世界太豐富多彩,也太招女孩子們喜歡,而且在家裡也最受寵,從小到大都順風順水,他的成長環境就決定了他不會是一個體貼入微的丈夫。而且野慣了,很難被規訓。
從她第一回 試探性地跟周漁提,她心裡大概就有數了。儘管孫竟成身上有諸多不如意,但他為人簡單,沒城府,男女關係上不複雜,重要的一點是知根知底。民間有一個說法: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的品行從兒時就有跡可循。更何況她還當過他中學三年的班主任。而且孫家父母口碑不差,很家常的一對夫妻,婆媳關係上也會容易相處。
更重要的一層考慮:則是她認為女兒性格太悶了,人生慢慢亦漫漫,如果另一半性情同她截然相反,也許日子不會過於單調和艱難。具體能不能過一塊兒,那就全靠個人悟性和造化了。
她深知周漁性格倔,死要自尊,過好過壞都不會出門說,所以上門說媒前她就把利弊都跟她分析了。如果倆人順利結婚,最壞的結果無非性格不合離婚,或孫竟成婚內不忠離婚。而周漁聽完則一臉冷靜:先處處再說吧。
後來處著處著就結婚了。
處之前母女倆還置了一場氣。周漁得知馮逸群親自上門說媒,感覺臉上掛不住,躺床上倔了一天。馮逸群也沒理她,任她倔。直到第二天孫竟成微信她:「我是孫竟成。咱倆出來吃個小龍蝦吧。我知道有一家特別好吃。」周漁這才起床洗漱,出門赴約。後來一切也算順順噹噹的。
馮逸群親自上門說親,一來是沒找到合適的媒人,媒能不能成,媒人很關鍵;二來她覺得這也沒什麼。她不重過程,只重結果。
婚後倆人日子還不錯,孫竟成嘴甜,一口一個媽一口一聲奶奶,往這兒跑得也勤快,一周總要蹭上兩頓飯。反倒比她那個女兒還有孝心。後面再過著,孫竟成也不頻繁往這兒跑了,她每回聯繫周漁,都能察覺出她的細微變化。她開始旁敲側擊地點她,兩口過日子別端著。該軟就得軟,該使小心眼就使小心眼,日子過好才是真本事。
周漁還想著金剛鑽和瓷器活的事,收到馮逸群微信,說澡堂子徹底不讓奶奶進了,陪同也不行。周漁想了會,給孫竟成發微信:「傍晚下班你接奶奶過來洗澡。家屬院沒浴缸。澡堂子嫌奶奶年紀大了,不給洗。」
孫竟成回:「好的,老婆。」
……
周漁本能回他:「有毛病?」發出去的瞬間又迅速撤回。
……不利於團結。
孫竟成回她表情包:「你撤回了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
周漁叮囑:「別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