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25頁

    2、關於東坡豆腐,此是遐邇聞名的東坡系列菜品之一。相傳,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謫居黃州時,由於官職被貶,薪俸不高,生活甚是簡樸,常下廚做菜以待客。蘇東坡常愛做菜餚,頗有研究。蘇東坡以黃州豆腐為料,精心烹製,酷似豬肘,質嫩色艷,鮮香味醇,世人稱之“東坡豆腐”。此餚雖用料平常,但製備法獨具一格,向為世人所稱道。東坡豆腐,由蘇東坡首創後,其烹製製法廣為流傳,後隨蘇東坡任職遷移,傳到了浙江、廣東等地。南宋錢塘人林洪所撰《山家清供》中,就記載有“東坡豆腐 ”的制食法。

    3、關於宋朝食鹽買賣制度:官賣法就是官運官銷,鹽利收入主要由地方支配。宋初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食鹽都是實行官運官銷法,鹽到州縣後由官府置場或設鋪出售。由於官鹽價貴質劣,民不肯買,往往強制抑配。售鹽辦法主要有令民繳納丁鹽錢的按丁配鹽法;二月育蠶時按戶配鹽,六月蠶事完畢隨夏稅用絲絹折納的蠶鹽法;按財產多少和戶等高下強迫購買一定數量食鹽的計產配鹽法;把一個地方的鹽利收入承包給商人,令其先納錢入官,准其領鹽販賣的買朴法。後因為百姓抵抗,加上朝廷擴大通商地區,增加中央鹽利收入,官賣法逐漸被通商法代替。所謂通商法,是指官府把官鹽賣給商人銷售,鹽利歸中央直接支配。它主要有交引法,鹽鈔法和鹽引法三種。交引法始行於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為解決當時沿邊軍需困難,令商人向邊郡輸納糧草,按地理遠近折價,發給交引作為憑券到解池和東南取鹽販賣。隨後又允許商人在京師榷貨務入納金銀錢帛和折中倉入納糧米,發給交引支鹽抵償。由於商人操縱物價,牟取暴利,虧損國家鹽利收入,交引法逐漸被破壞,不能繼續執行。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范祥為制置解鹽使,乃行鹽鈔法。即按鹽場產量定其發鈔數量,統一斤重,書印鈔面。令商人在邊郡折博務繳納現錢買鹽鈔,到解池按鈔取鹽販賣。並在京師置都鹽院儲鹽,平準鹽價,鹽貴賣鹽,鹽賤買鹽,還允許商人憑鈔提取現金。這樣就保證了鈔值的穩定,保證了消費者和商人的正當利益。官鹽得以暢銷,鹽利得以增收。宋神宗時,東南地區也實行鹽鈔法,買解鹽發解鹽鈔,買東南鹽發末鹽鈔。末鹽鈔由京師榷貨務發行。崇寧以後,蔡京執政,鹽鈔法普遍推行於東南地區。隨著官府加緊聚斂,濫發鹽鈔,鈔與鹽失去均衡,商人持鈔往往不能領鹽。蔡京又印刷新鈔,令商人貼納一定數量的現錢,換領新鈔。此舉加重了商人負擔,並使鹽鈔失去信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蔡京乃創行鹽引法,用官袋裝鹽,限定斤重,封印為記,一袋為一引,編立引目號簿。商人繳納包括稅款在內的鹽價領引,憑引核對號簿支鹽運銷。引分長引短引。長引行銷外路,限期一年,短引行銷本路,限期一季。到期鹽未售完,即行毀引,鹽沒於官。故引仍是變相的新鈔,時鹽引又稱鈔引,只不過在鹽鈔取鹽憑證的基礎上增加了官許賣鹽執照的性質,並在行銷制度方面更為嚴密而已。鹽引法在南宋一直繼續實行,唯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趙開在四川創行的鹽引法則略有不同。此法乃是井戶煮鹽不立課額,商人納錢請引,繳納引稅、過稅、住稅,向井戶直接買鹽出售。官置合同場負責驗視、秤量、發放,以防私售,並徵收井戶的土產稅。廢除官買民鹽然後賣給商人的中介環節,直接徵收井戶和鹽商的稅錢。為了保證食鹽專賣制度的貫徹執行,官府還規定了各產地食鹽的販賣區域,越界、私賣、私制和偽造鹽引,超額夾帶食鹽者都予嚴懲。(此資料摘抄自網上)  

    第十二卷《鬼魅孤魂》 第一章 鬼魅傳說

    第十二卷《鬼魅孤魂》 第一章 鬼魅傳說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祗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歸來始覺遠,明月高峰顛。”此首詩名《黃州》,乃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與黃州知府徐君猷游南山時所作。

    大宋神宗元豐四年十月某日,旭日初升,一掃前幾日陰霾,謫居黃州的蘇軾閒著無趣,攜家人蘇仁前往安國寺,欲拜會方丈潛道大師,方下得山坡,見得前方一行人眾,或騎馬,或坐轎,當先一人快馬加鞭,趕將過來。蘇公眯眼望去,辨認出來人正是知府管家徐溜,如此推想,那遠處一行人中當有知府徐君猷。

    蘇公忙止步等候,待徐溜騎馬過來,翻身下馬,拱手施禮。蘇公急忙回禮,徐溜問蘇公何往,蘇公言欲往安國寺拜佛參禪。徐溜道明來意,原來知府徐君猷欲邀蘇公同游菱角湖。蘇公心中一喜,雖說來黃州近兩年,但從未覓時暢遊菱角湖,每每登山眺望,偌大湖面,有如碧鏡,港汊交錯,湖湖相扣,岸旁青山綠樹,相得益彰,湖中座座小島、點點漁舟,甚是美妙。

    待徐君猷一干人眾近得前來,蘇公方才見得清楚,來者之中有黃州兵馬統制馬踏月將軍、臨江書院齊禮信先生,另有三名男子,一中年人臉形消瘦,十指修長,身著錦袍,鑲金腰帶系黃色絲帶,絲帶垂有一塊翡翠雙魚玉訣,面含微笑,眉目間隱含一絲狡詰。蘇公暗想:此人定是位富賈。又一年輕人,約莫二十三四歲,面容白淨,一領白袍,端的玉樹臨風,手中兀自握著一冊。蘇公暗忖:此人端是一位書生,家境富綽,舉止頗有些放蕩不羈。此人正望著那美貌紅衣女子,神色呆板,頗有幾分痴迷之意。又有一人,遮莫五十有餘,身著一件紫袍,兩頰凹陷,面容蠟黃,三捋黑須,鼠目閃爍。蘇公心中嘀咕:觀此人面相,深於世故,精明幹練,舉手抬足之間隱有官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