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四十七後,即宋靖康二年,竟如蘇公所言,北宋重蹈六國覆轍,被金所滅,宋徽宗、宋欽宗皆被金兵俘虜,最終客死他鄉,史稱“靖康之變”。
《大宋蘇公案之密室之謎》後註:
1、《教戰守策》一文,是蘇東坡在應制科舉考試時所進的一篇策論。全文共分六段,以“教戰守”為中心,援引史實,淺近比喻,正反論證,發人深省。細細看來,“當今之大患”,果是“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2、“契丹”,遼國建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公元937年改國號為遼,公元983年復稱契丹,公元1066年仍稱遼。
3、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弱的朝代,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在對外作戰上多以失挫求和而告終,最終滅在女真與蒙古人手中。兩宋的滅亡非兵不利、將無能,而是對內的殘酷剝削與鎮壓(如眾多農民起義軍的失敗),對外苟安屈膝(如澶淵之盟),防民疑將,重用佞臣奸黨;以及由此而導致的眾多而不可饒恕的戰略戰術錯誤。
第六卷《神秘竊案》 第一章 西子閣樓
第六卷《神秘竊案》 第一章 西子閣樓
“田間決水鳴幽幽,插秧未遍麥已秋。相攜燒筍苦竹寺,卻下踏藕蓮花洲。船頭斫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臨風飽食得甘寢,肯使細故胸中留。君不見,壯士憔悴時,飢謀食,渴謀飲,功名有時無罷休。”這首詩乃是蘇軾《游西湖三首》之一。大宋神宗熙寧年間,蘇東坡曾任杭州知府,其間有不少佳作傳世,其中相關西湖者,約莫十餘篇,凡如《夜泛西湖五絕》、《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去杭州十五年復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西湖戲作》、《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西湖絕句》等等。
那杭州位處錢塘江下游、大運河之南,五代吳越曾建都於此。西湖在杭州之西,又名錢塘湖、上湖、西子湖,一泓碧水、三面青山,風景秀麗。又有名剎靈隱寺、飛來峰、六合塔、虎跑山等等名勝古蹟,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留下幾多絕妙佳作。蘇軾初游西湖曾吟一句: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就此一句,杭州城婦孺皆知,書生雅士無不附和。
且言大宋神宗元豐二年,大地回春、陽光明媚,湖州知府蘇軾因法施政,大行便民舉措。這一日,蘇公召集湖州府並諸縣織造官吏商議蠶桑大計。初始,眾官吏皆相視無語,蘇公道出己見,又道:“集思,方可廣益,但有言語,無論高低,只管道來,切勿顧忌。”眾官吏聞聽,你一言,我一語,各有理論。蘇公擇其善者,合而為一,細細告知眾官吏,令他等依此而行,切不可延誤、阻礙蠶桑農事。眾官吏唯喏。待眾官吏告退離去,蘇公方覺喉干舌噪,急忙端得茶水,一飲而盡。正欲退堂回宅,卻見門吏匆忙來報,只道杭州信使在門外求見。蘇公令門吏引入,不多時,門吏引信使入得堂來。那信使見得蘇公,急忙施禮,道:“小人特奉杭州知府王敦王大人之命,前來送呈信箋。請蘇大人親覽。”蘇仁接過信箋,轉交蘇公。蘇公拆開細閱,原來是一請柬,王敦欲邀蘇公往杭州一游,一來為酬謝蘇公破查奇案,追回明珠;二來應杭州鄉紳百姓之託,請蘇公重回杭州一游。
蘇公見那信使,笑道:“多謝王大人美意,蘇某定然欣然前往。你長途勞累,且好好歇息一日,明日可先行回杭州告知王大人。蘇某不日便到。”蘇公令人引信使前去歇息。蘇仁道:“老爺果欲去杭州?”蘇公幽然道:“杭州一別,不覺數年,夢中尤見西子之美,曲澗之幽。今若不去,恐日後難往也。若如此,豈非遺憾終生?”蘇仁極力勸阻,蘇公弗聽。蘇仁無奈,尋得時機告知夫人。夫人王氏道:“老爺若去,你便隨往,衣食住行,細細照料,外出時不可離了半步。”蘇仁唯喏,不復多言。
蘇公將公務托與府衙官吏,再三囑咐,待眾府吏明了,方才放心。第四日一早,蘇公、蘇仁別了夫人、家眷,出城往杭州而去。行得十餘里,遠遠見得一家酒店,道旁一樹,拴著兩匹駿馬,一黑一白,全身不曾見得一根雜色。蘇仁驚嘆:端的兩匹好馬,卻不知是甚主人?蘇公道:“此馬可謂百里挑一,其主必非尋常之輩。”蘇仁笑道:“老爺之言,亦非確切。豈不聞‘巧婦常伴拙夫眠’嗎?”蘇公聞得,哈哈大笑,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古往今來,英雄落難,美人沉淪、明珠暗投、寶駒伏犁,何其之多?”
二人揚鞭策馬,飛疾而過。前行不多遠,蘇仁聞得身後有馬追來,回首看去,正是那一黑一白兩匹駿馬,馬上一人高聲呼喊:“蘇大人且住。”蘇仁驚詫,急忙告知蘇公。二人勒住韁繩,細細看去,來者一男一女,那男子非是他人,正是飛天俠嚴微。那女子眉清目秀、絳唇俏鼻,一身素白衣裳,隨風飄逸,腰間一枝長笛,製作甚為精良。蘇公笑道:“果然是英雄美女配駿馬。”嚴微拱手道:“蘇大人行色匆匆,不知何往?”蘇公便將杭州知府王敦所邀之事相告。嚴微笑道:“如此言來,我等竟是同路人。”蘇仁問道:“嚴爺亦往杭州?”嚴微點頭。蘇公笑道:“如此甚好。”嚴微道:“且與大人引見,此乃嚴某好友東方清琪。”蘇公笑道:“ 陸龜蒙有詩云: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又嗟昭明後,敗葉埋芳蕤。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東方清琪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