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2頁

    蘇公上前將那男子扶將起來,那男子道聲謝,唉聲嘆氣,喃喃道:“罷了,罷了。”蘇公正待詢問,忽聞一陣喧譁,卻見十餘名婦人蜂擁而來,一老婦人上前問男子道:“趙七郎,你那渾家可在?”蘇公心道:原來這懼內的漢子喚作趙七郎。那趙七郎白了那老婦人一眼,並不言語。那老婦人亦不理會,衝著宅門大聲道:“七弟媳!七弟媳可在?”但聞那婦人高聲應道:“三嬸,且等我同去。”不多時,那婦人開了宅門,見著眾婦人,眉開眼笑,一併走了。蘇公詫異,問道:“借問趙大哥,他等何往?”趙七郎嘆道:“員外爺休要多問,尾隨他等前去,便知分曉。”言罷,垂頭喪氣回屋去了。蘇公疑惑不已,與蘇仁跟上眾婦人。但見眾婦人依道前行,挨家挨戶叫喚,不時出來婦人結伴同行,前後竟三十餘人,其中不乏少女姑娘;更有一老婦人身體虛弱,由兩婦人攙扶前行。不多時,行至一戶大宅院前,眾婦人魚貫而入,蘇公四人慾看個究竟,早被守門婦人攔住,只道是男人不得入內。獨東方清琪趁機入得院內,餘下蘇公、蘇仁、嚴微三人遠而觀之,其間不時有婦人挨三頂五入得宅院。

    約莫半個時辰,東方清琪出來,見著蘇公三人,道:“卻原來是拜觀世音菩薩,里外近百餘人,好生熱鬧。我問左右,原來此家主人喚作趙厚德。那趙厚德老爺的老娘親,也就是趙老太夫人,今雖八十有餘,行動如常,能吃能睡,乃本地壽星。老太夫人面善心慈,樂善好施,無論貧富,皆視為自家子女。平日裡吃齋念佛,潛心修養,一日夢得觀世音菩薩,菩薩念其誠心向佛,授其一部《素女心經》。老太夫人醒來時,枕邊竟果真有一部經書,自此老太夫人日夜習此心經,一年之間,老太夫人那滿頭白髮竟復變青絲,紅光滿面,竟似年少二十餘歲。若與其兒媳趙夫人相媲,宛如姊妹一般。適才見著那趙老太夫人,果如五六十歲一般。”蘇公三人驚詫不已。

    東方清琪又道:“又聞說,起初,趙家莊婦人多有體弱帶病者,來拜見老太夫人,那老太夫人便教他等習那素女心經,一年三百餘日,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年後眾婦人果大不同前,人人盎然,哪裡還有甚病疾。至如今,四里八鄉婦人多投老太夫人門下,勤習心經之術。”蘇公笑道:“蘇某常思求長壽之術,所謂福衢壽車,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若勤加練習民間健身之術,可祛病消疾、強身健體,亦可延年益壽。趙老太夫人為鄉親百姓謀福壽,此仁義之舉也。”

    東方清琪笑道:“何止如此。適才聞得趙老太夫人弟子言:此心經分為九重,若練就第八重,便可長生不老。 ”蘇公不覺一愣。蘇仁奇道:“卻不知那趙老太夫人已練至第幾重?”東方清琪笑道:“聞左右言,那老太夫人已練至第七重,若成,則可返老還童。”嚴微笑道:“依其心經,若練就第九重,當如何?”東方清琪笑道:“若練就第九重,便功德圓滿,有如智弘和尚一般,可白日飛升,名列仙班。”嚴微、蘇仁不由大笑,皆道世人愚昧。蘇公苦笑不已。嚴微諫言此般歪門邪道當速剿滅,以免日後禍害百姓。

    蘇公然之,良久,長嘆一聲,道:“此般邪惡之道,有如瘟疫,即便一時剿滅,但有一絲一毫隱於心底,他日得勢,便有如洪水猛虎,頃刻間占據滿心。若要自本滅之,卻不知要爭鬥幾百幾千年……”

    《大宋蘇公案之福壽之門》註解:

    1、有關不明飛行物,今多報導與推測,或言外來文明,或言自然奇觀,眾說紛紜,無有定論。文中所敘不明飛行物,非作者憑空杜撰,實源於宋朝蘇軾親眼所見,《東坡詩》全集中有《游金山寺》一詩,其詩云:“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是時江月初生魂,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2、關於南潯古鎮:在小說第三卷中提到過南潯,實際上南潯自南宋以來已是“水陸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後又因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由於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曆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由此一躍成為江浙雄鎮,富豪達數百家,民間俗稱“ 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

    第九卷《殳刀赤》 第一章 兩書生

    第九卷《殳刀赤》 第一章 兩書生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它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玥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詩人蘇軾因“烏台詩案” 身陷御史台牢獄,囹圄困苦,以為必死,作此兩詩遺與其弟蘇轍。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