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行至鎮口,蘇仁折回來稟報,只道是這小鎮上有一家福來客棧,尚餘四五間空房。蘇軾令他頭前引路。車馬到得福來客棧,店主笑臉相迎,招呼小二牽馬入廄,暗中打量家眷、匣箱,知是官宦人家,更是殷勤相待,笑引蘇軾入得屋來。
蘇軾環視四下,雖是村野小鎮,茅茨土階,卻也乾淨整潔,四張木桌,十餘把杉木椅,臨牆是五尺高的櫃檯,櫃檯上放著筆墨帳簿與黑漆算盤。店主是個中年男子,和顏悅色,輕拂椅面,招呼諸位客人歇坐。蘇仁甚是勤快,不多時端水過來,侍侯老爺夫人洗臉。店主很是歉意,只道這本是店小二之事,何勞客官。蘇仁笑道:“不妨,不妨。敢問店家,此去湖州府城尚有多遠?”店主回答,有四五十餘里,明日一早起程,遮莫兩三個時辰即可到達。蘇仁拱手道謝。
蘇軾洗臉罷,詢問店主當地民風民情。店主一一回答。原來此地喚作錢家莊,莊民多以養蠶紡絲為生,本是錢姓宗族居住,因為驛道自小鎮經過,南來北往,櫛霜沐露,多了不少外姓人家,小鎮也日漸繁榮。出莊鎮往西,約三里之遙,有一白馬湖,滿堤楊柳,別有風光。
蘇軾微點額首,手捋鬍鬚。夫人王氏知蘇軾有游湖之意,但見天色已暮,加之車馬勞頓,身心疲憊,便道:“老爺不如暫且歇息,待明晨早起,令蘇仁隨往。曦日初升,湖光蕩漾,清風拂面,萬千柳條,豈不更妙。”蘇軾心領神會,捻須而笑,道:“夫人之言極是。”是夜,眾人早早睡下,唯蘇軾秉燭夜讀。蘇仁陪伴一旁,終因身乏心勞,迷糊間靠在椅上,安然入睡。直至子牌時分,蘇軾方上床歇息。
☆、第一章 村婦之死(2)
次日一早,蘇軾梳洗完畢,喚上蘇仁,出了客棧。這錢家莊雖小,卻也喧譁熱鬧,鎮街當中有一條青石板路,貫穿南北,兩旁店鋪人家陸續開門。早起的小販沿街叫賣,吆喝聲抑揚頓挫,此起彼伏。蘇軾沿街而行,興趣盎然。
出了街頭,道分兩支,一前一右,前行半里地,但見得不遠處山坡下圍有眾多村民,交頭竊語,不知發生了甚事。不時有村民飛奔而去。蘇仁好奇,拉住一名村民,打聽道:“這位大哥,如此匆匆忙忙,不知前方發生甚麼事端?”那村民立住腳步,上下打量蘇仁,道:“聞聽說是死了一人。”蘇軾詫異道:“死了人?”那村民瞥了一眼蘇軾,不再多言,飛奔去了。蘇仁道:“老爺,不如我等也去看他則個。”
蘇軾點點頭,抬步往前,蘇仁緊跟其後,舍了大道,經過山邊一條泥濘小道,來到事發之地。早已圍著二三十名村民,男女不等,三倆耳語,指指點點,嗟嘆不已。蘇軾二人立在眾人身後,蹺足探頭張望,只聞得前面有人大聲道:“諸位鄉鄰,暫且退後,切不可壞了現場。我已喚人快馬報官去了。”
蘇軾聽得旁邊一個挑著豆腐擔子的年輕男人低聲道:“我道是誰?原來是他!”另一個男人似有些幸災樂禍的道:“這種人,死了便死了。我錢家莊的名聲都壞在他等人手中。”又有一個提著鋤頭的男人連連點頭,附和道:“說的極是,傷風敗俗,無恥之至。錢貴娶了這種女人,真是有辱錢氏祖宗。”
蘇軾聽得明白,原來死者是一名女子。
正思忖間,又聞前方有人大聲道:“請諸位鄉鄰各自散去,死因尚未查明之前,萬不可妄言妄聽、多言嚼舌,以免挑起閒言,引起事端,牽涉無辜。”蘇仁詢問一名村民:“前面那言語者是哪個?”那村民見蘇仁面孔陌生,道:“這位便是我錢家莊的長者,錢孝老先生,與莊裡錢大善人同宗,可惜家道中落,現在莊中開設私塾,教化子孫。他為人不偏不黨,遇物持平,故莊中糾纏爭端多請他出面調停,往往化干戈為玉帛,深為宗族鄉鄰敬重。”
蘇軾聞聽,肅然起敬,擠上前去。只見得錢孝老先生遮莫五旬有餘,面善目慈,正竭力勸說鄉人散去,不可因無端之事妄誤生計。眾鄉人不便違背長者良言,紛紛後退,遠遠立著,卻不肯離去。
但見錢孝先生身後約莫二三十步遠,躺著一具屍首,面目已遮蓋,從其衣服分辨,確一名女子。蘇軾上得前去,見得先生,拱手施禮。錢孝先生連忙還禮,道:“這位員外氣宇不凡,想必是路過鄙莊的賢人。不知有何見教?”蘇軾道:“錢老先生乃鄉中長輩,藹然仁者,申明大義,在下早已耳聞。若言見教二字,實不敢當,在下欲上前查看那屍首,不知可否?”錢孝先生驚異不已,連聲擺手道:“不可不可。此種事端應由官府仵作料理,員外乃路過之人,與此無有干係,多有不便,恐招人多舌。請員外退避一旁。”
蘇軾微微一笑,把個眼色與蘇仁。蘇仁領會,走上前去,在錢孝先生耳邊低語幾句。錢孝先生聞言,臉色頓變,急忙施禮。蘇軾伸手托住老先生,輕聲道:“折殺在下了。”錢孝先生正言道:“知府大人白龍魚服,駕臨敝莊,草民有失遠迎,恕罪恕罪。”眾人見狀,驚訝不已。蘇軾輕言道:“老先生言重了。”錢孝先生道:“如此事端,大人躬身力行,小民不便多言。請大人這邊走。”
錢孝先生閃身一旁,引蘇軾近得屍首旁。圍觀鄉人目睹此狀,甚是詫異,頓時靜聲,翹首觀望。蘇軾注視四下,但見茅草叢生,那女人屍首便藏在茅草之中。只見女子身穿杏黃衫兒,下著紅娟裙兒,腳著紅鏽花鞋兒。蘇軾細心查勘衣裙,掀開面孔遮布,卻見那女子鬢髮散亂,面容慘白,細看來確有幾分姿色,屍首尚有絲胭脂味兒。撥開屍體衣襟,脖頸部赫然有青紫掐痕,顯是被掐致死。又察看死者左手,纖纖玉指早無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