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5頁

    然後手起刀落,直接將反對者送上黃泉路,去陪已故的耶律阿保機了。

    第十四章:契丹先知

    術律平雖然很殘暴,但也是一個剛烈的女人,在她執政期間發生了一件讓整個契丹上下都震驚的事情,那就是她揮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送入耶律阿保機墳墓中去“從殉”。

    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當時剷除異己的術律平,遇到了一個棘手的漢官,這個人叫趙思溫,原本呢這人是平州刺史,幽州戰役中投降了耶律德光,按理說,他應該是耶律德光的心腹。但是,術律平因為一直提防著一心漢化的耶律倍的原因,加上她一心想維護契丹的傳統,所以對漢族的官員都抱著不信任的態度。

    漢族人和契丹人不一樣,術律平只要張嘴對某個契丹人說,你去陪先帝吧,先帝昨晚託夢告訴我,他想你了。這些一根筋的契丹人基本上便會馬上自殺,而在這個趙思溫這,術律平吃了虧,在術律平向他提出要求陪葬的要求後,這個趙思溫直接告訴她:“皇后,先帝當年最親近的人莫過於你,你幹嘛不去陪葬呀?我們去,先帝不一定高興呀,你去,他肯定得樂夠嗆。”

    術律平一聽就愣了,滿朝文武也都傻了,覺得這個叫趙思溫的哥們牛逼呀,只有他敢這麼說,但是術律平卻淡淡地回應:“兒女幼弱,國家無主,我暫時不能相從先帝。”  

    說完,術律平直接拔刀就把自己的右手給砍下來了……

    這一刀,直接震住了整個契丹王朝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也讓那個趙思溫啞口無言,這讓術律平從此之後在歷史上有了“斷腕皇后”的名號。

    當然,術律平從此之後竟再沒有為難過趙思溫,也讓趙思溫忠心遼國,死後還被追封為了太師、魏國公。

    此後,術律平順利地讓耶律德光登基成為皇帝,這個時候,遠在東丹國,也就是以前渤海國的耶律倍知道自己沒希望了,雖然自己被稱為人皇帝,還仿照漢人制度成立了東丹王國。

    所以,知道自己毫無希望的耶律倍只得主動要求讓位給弟弟耶律德光,自己則躲在東丹國裡邊來個裝作“樂不思蜀”,但事情哪兒有那麼簡單?東丹國太過於富饒,兵強馬壯,耶律德光擔心有一天耶律倍會謀反,一方面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另外一方面直接將東丹國的國度從忽汗城遷移到了東平郡(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改名為南京。

    同時,耶律德光還將原渤海國的居民大量遷移,這就是導致忽汗城最終變成一座死城的直接原因所在。

    當時耶律倍手下的軍隊大部分都被收攏在耶律德光的麾下,唯獨這支“宗主軍”還在他手中,一來是因為這是先帝賜給他的,二來這支宗主軍原本就是術律平娘家的軍隊,術律平也不可能拿娘家人開刀。  

    但最讓術律平和耶律德光惱火的是,這支軍隊因為在先帝耶律阿保機跟前發過誓,要生生世世追隨耶律倍,即便他們有心想投靠皇帝耶律德光,但因無法違背誓言的關係,只能追隨耶律倍,一旦有人要加害耶律倍,哪怕是太后和皇帝,他們也一定會誓死反抗。

    所以,在耶律倍得到後唐皇帝李嗣源邀請時,耶律倍還遲疑著要不要帶走這支宗主軍,但因為耶律倍擔心自己兒子耶律阮安危的關係,最終將這支宗主軍留了下來,陪伴在自己兒子的身邊,後來又被戲稱為“山騎”。

    為何要叫這個名字?完全是來源於耶律倍離開契丹之前所寫的一首詩——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在詩中,耶律倍將自己比作無力的大山,宗主軍後來“山騎”的稱呼也來源於此,也算是當時契丹內部對這支軍隊的戲虐之稱。

    但是山騎的戰鬥力在當時的契丹軍隊中卻是較強的,他們分為輕重騎兵兩種,重騎兵以近身突擊戰鬥為主,而輕騎兵則以遠距離攻擊為主,所以在當時被分別稱為狼首部與鐵鷹部。

    當然,這支山騎更沒有想到的是,皇帝耶律德光不僅對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很好,對他們也與自己的嫡系部隊一樣。可是好景不長,多少年之後,後唐皇帝李嗣源去世,其子李從厚和其義子李從珂為了帝位內訌,而當時的耶律倍已經有了一個漢名,叫李慕華,還被封了官。  

    李從珂最終殺掉了李從厚,當了皇帝,但因為猜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的原因,將其逼得造反,石敬瑭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讓耶律德光出兵幫助自己。

    此時的耶律倍其實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發了密信給自己的兄弟耶律德光,讓他答應石敬瑭的條件,因為這樣一來,就能為契丹南下創造絕佳的條件。

    當然,野史中還有另外一說,那就是耶律倍認為這是自己回到契丹奪回帝位的好機會,他密令自己的山騎,在耶律德光御駕親征與石敬瑭的軍隊南北合攻的時候,在契丹內部起兵。

    可是耶律倍萬萬沒想到的是,李從珂看大勢已去,也不知道是嚇傻了,還是腦子抽筋,直接召了耶律倍到洛陽,讓他和自己一起攜手升天。

    耶律倍當然不幹了,認為李從珂就是個神經病,但身在洛陽,也毫無辦法,最終被李從珂直接弄死。

    庵古將師父的話複述到此的時候,刑術立即問道:“這個我們都知道,耶律倍是在38歲的時候死在洛陽的,但從我們得到的一系列線索來看,耶律倍並沒有死,也許死在洛陽的僅僅只是一個替身而已,否則的話,怎麼解釋後來鑄鐵仙所留下的那些遺蹟?”  

    庵古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師父只是說,山騎並沒有兵變,而是留下書信告訴耶律德光和耶律阮,告知他們到了追隨耶律倍的時候了,於是這支軍隊便離開了契丹境內,原本耶律德光猜測他們大概會南下,但一直沒有他們的消息,實際上他們來到阿爾泰一帶。”

    連九棋聽到這,立即道:“難道說山裡邊的忽汗城,是耶律倍早年就打算重建在這裡的?不過只是十來年的時間,他是如何做到的?”

    庵古道:“我師父說,當時這裡有另外一批人在等著他們,那批人的領頭者被稱為’亞達‘,在古契丹語中就是’頌天‘的意思,用漢語來說,就是’先知‘。這個人騎著一匹白馬,手持一柄唐朝的官刀,也就是封冥刀,刀身之上還有青牛暗紋,與契丹神話中的青牛白馬完全相同,只不過神話中那個先知應該是一男一女。”

    庵古的話,讓刑術等人沉默了,也糊塗了,因為沒有留下任何有連貫性的歷史資料和證據的原因,這段歷史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傳說,不,傳說也許還有根據,但這個完全就是神話,幾乎沒有可信度。

    許久,墨暮橋才問:“然後呢?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當山騎到達阿爾泰見到先知之後,與先知一起進入了雪山之中,才發現在雪山內還有大批當年渤海國的遺民,這些人在山中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在那其中重新修建著一座城市,令山騎們驚訝的是,先知將這座山城命名為“忽汗城”,而且所用的文字竟也是漢字,同時還將流淌在山中的一條不凍河起名為“忽汗河”。

    “忽汗城的名字來自於忽汗河,而在現代,忽汗河也被指為今天的黑龍江,確切來說應該是黑龍江的南源,在《唐書》中忽汗河也指額爾古納河。”刑術仔細回憶著,“從地緣上來分析,這與契丹沒有太直接的聯繫,那個先知,怎麼會選擇在阿爾泰山區修建忽汗城呢?”

    庵古將這個疑問告知師父,師父回答他道:“那是因為,先知認為這裡是一切的根源,原本在這裡就存在一座古遺蹟,被稱為十河城。”

    庵古用漢語重複了一遍之後,墨暮橋想起來了什麼:“在蒙兀兒斯坦地區相傳有兩座山,名字叫什麼我記不清楚了,總之蒙兀兒斯坦的意思就是指’蒙古人的地方‘,北到塔爾巴哈台,西至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東至阿爾泰山,南至畏兀兒的綠洲,而那兩座山就在阿爾泰山脈之中,曾經有一座修建在十條河流之間的城,很早之前就消失了,但那十條河卻被稱為’溫斡兒寒‘,在突厥語中翻譯過來,就是忽汗河。”  

    連九棋問:“你從哪兒看來的這些資料?”

    墨暮橋道:“拉希德丁所著的《史集》。”

    連九棋點頭道:“那個波斯伊爾汗國的宰相?”

    “對。”墨暮橋點頭道,“他所著的《史集》被稱為中世紀著名的世界通史,是研究蒙古歷史的重要著作,我沒有看完,因為裡邊太多的詞彙是遊牧民族的自身語言,看起來特別吃力。”

    庵古又道:“先知在十河城的基礎上重建了忽汗城,城就修建在山谷之中,鑿山而建,但後來先知的突然消失,讓山騎和渤海遺民之間爆發了衝突,山騎認為是渤海遺民不滿先知讓他們修建忽汗城而謀害了先知,因為先知雖然消失了,卻留下了聖物封冥刀,而先知也一再說過,如果他遭遇不測,靈魂也會附在封冥刀之中,只要靈魂不滅,他遲早有一天會轉世為其他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