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之後,我便醒了。這是近些年來我所做過的最為生動的一場夢,源自潛意識深井中那長期被觸及、被遺忘了的部分。那個大隊的最終命運並無記載,但至少那座小鎮是保住了——百科全書中記載:龐培羅至今猶存,它如今的西班牙名稱是潘普洛納……
您的哥德式文學巨頭
蓋烏斯·朱利斯·威勒斯·馬克西米努斯
(張琦譯)
————————————————————
(1) 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186年發布命令,在全義大利禁止酒神節。
(2) 此處指特洛伊祭司拉奧孔與他的兒子被海蛇纏繞而死。
伊比德
Ibid
本篇小說寫於1928年,洛夫克拉夫特將此文放入信中一起寄給了莫里斯·W.莫,1938年,莫里斯在業餘雜誌《淵源河流》(The O-Wash-Ta-Nong)中發表了此文。小說的引語很可能是摘自莫伊高中學生的真實文章,引出了整篇文章的內容。然而,真正諷刺的焦點並不是無知學生的愚笨行為,而是學者的驕傲自大。本篇小說寫作手法有點古怪,是洛夫克拉夫特繼《回憶塞繆爾·詹森博士》《老臭蟲》與《甜美的艾門嘉德》之後的第四篇幽默小說。
“……正如伊比德在其著名的《詩人傳》中所說。”
——摘自一位學生的作文
認為伊比德是《詩人傳》作者的錯誤思想時有發生,即使在那些自認為學識淵博的人之間也是如此,這一點謬誤有必要在此修正。本文中常識性問題應均由Cf.負責。另一方面,伊比德的巨作就是著名的《前揭書》——書中完備地羅列出了潛在的希臘羅馬式表達;儘管作者當時年歲已高,但所述內容的精準程度仍令人稱讚。有一篇不實報告——近代書籍中常會重述這一錯誤觀點,甚至要早於馮·施維因克普夫不朽的鴻篇巨作《義大利的東哥特史》——書中稱伊比德是個羅馬化的西哥特人,於公元410年隨阿道夫遊牧部落定居在了皮亞琴察。再怎麼強調其謬誤性都不為過;自馮·施維因克普夫以後,利特維特和貝特諾爾都用不可辯駁的要點證明,這位獨立的人物顯而易見是個純正的羅馬人——或者,至少也是在那個衰敗、血統混合的時代產生的一位真正羅馬人——他就像吉本所描述的波伊提烏斯,稱“他是最後一位加圖和西塞羅能夠承認是同胞的人”。他就像波伊提烏斯、就像他所處時代所有傑出的人士一樣——出生自偉大的阿尼奇安家族,而其血統能夠準確地、洋洋得意地追溯至共和國時期的所有英雄。他完整的名字——遵從那個時代的風俗,因而既冗長又浮誇,遺失了古羅馬人簡潔命名法的三名法歷史——據馮·施維因克普夫所闡述是蓋烏斯·阿尼奇安·馬格努斯·弗里斯·卡米盧斯·埃米利安努斯·科尼里烏斯·瓦勒里烏斯·龐培伊烏斯·尤利烏斯·伊比都斯;而利特維特卻認為其中的“埃米利安努斯”應替換成克勞狄烏斯·德奇烏斯·尤尼安努斯;但是,貝特諾爾卻徹底反對以上說法,他認為伊比都斯的全名應該是馬格努斯·弗里斯·卡米盧斯·奧里留斯·安東尼努斯·弗拉維烏斯·阿尼奇安·佩特羅尼烏斯·瓦倫提尼安烏斯·埃吉都斯·伊比都斯。
他是位傑出的批評家、傳記作家,於公元486年出生在高盧——克洛維結束羅馬統治不久後。儘管他在雅典的學校接受了修辭學與哲學的訓練是不爭的事實,但羅馬與拉文納卻還在一直爭奪他出生地的榮譽,而在一個世紀前被狄奧多西所鎮壓的運動範圍明顯經由公眾給膚淺地誇大了。公元512年,在東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的開明統治下,我們認為他是在羅馬教授修辭學的老師,並於公元516年和庇里烏斯·努曼提烏斯·波姆巴斯特斯·馬西利努斯·迪奧達姆圖斯共同擔任執政官。公元526年,狄奧多里克去世,伊比都斯便從公眾生活中退出,並開始創作他的鴻篇巨著(他純正的西塞羅寫作風格是古典作家文體的一種復興,就像在伊比都斯之前一百年享譽盛名的克勞狄烏斯·克勞迪亞努斯使用的格律),但隨後又被召回皇室,作為一名宮廷修辭學家教授狄奧多里克的侄子狄奧達圖斯。
維蒂吉斯篡奪皇室政權時,伊比都斯失去了寵信,而且曾一度被囚禁在監牢之中;但由貝利薩留斯統率的拜占庭—羅馬軍隊到來之際,很快便恢復了他的地位及榮譽。整個圍攻羅馬的過程中,他一直英勇地服役於防衛軍隊之中,之後又跟隨貝利薩留的鷹旗去往阿爾巴、波爾圖以及奇維塔韋基亞地區。法蘭克人圍攻米蘭之後,伊比都斯被選派陪伴學識淵博的達提烏斯主教共同前往希臘,並於公元539年與他共同居住在科林斯。大約公元514年,他移居至君士坦丁堡,並在那裡得到了查士丁尼大帝及查士丁二世的寵信。他年齡雖高,提貝里烏斯和莫里斯兩位皇帝卻一直向其表達尊敬之情,並對他的不朽做出了極大貢獻——特別是莫里斯皇帝,令他高興的是伊比都斯將其出身追溯至古羅馬,而事實上他是出生於卡帕多西亞的阿拉比蘇斯。在這位詩人101歲的時候,莫里斯皇帝確認將其著作用作帝國學校的課本,這一榮譽給老修辭學家帶來了壓力,此後不久,他便在聖索菲亞教堂附近的家中安然逝世,那一天是公元587年,九月初一的前六日,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