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9頁

    多多良搔搔額頭。中禪寺則搔搔下巴。

    「就像你所指出的,器物之精非常多。枕精、筆精、棋盤精、硯精等等,而且自古以來就有,多不勝數。但是例如說,硯精的外表並不像硯吧?」

    「嗯,不像。」

    「精——不管是器物的精或動植物的精,大部分都以人形現身。例如說……對,池主(註:一般指棲息於池中、有靈力的古老動物,為該池子的主人。)現身於人前時,也都以人的形姿出現,直到被殺以後,才會變回鯽魚或嘉魚,現出真面目。器物也是,被消滅以後棋盤裂開,眾人才知道那是棋盤精,是這樣的構造。剛才舉例的《今昔》,裡面的〈東三條銅精成人形被掘出語〉不是這麼寫嗎:此後,人皆知物精亦如此化人形現身……」

    中禪寺突然念起古文,讓鳥口愣住了。

    多多良皺起短小的眉毛回道:

    「上面也寫道:此等物怪,化形種種事物現身,是吧?」

    回答也是古文。

    「你說的是〈鬼現油瓶形殺人語〉吧?不過那句話的意思是說,怪物會以各種器物的形姿現身吧?和物化成妖怪不同。」  

    「嗯?」

    多多良把頭傾向另一側。

    「相反嗎?」

    「相反。不是器物化成妖怪,而是莫名其妙的東西化成器物。有物怪這樣一個詞彙出現,讓人覺得好像是在指器物的妖怪,但是不是的。說起來,物怪這個詞的解釋形形色色,要怎麼看都行,所以容易混亂,而且若是解釋為物品怪異之情狀,感覺就像是在指付喪神。不過在室町時代以前,說到物怪,指的都是怨靈帶來的災禍。」

    「啊……物怪這個字彙開始被用來指稱器物之怪,是在中世以後呢。」

    「是啊。這是怪異的解釋與再構築的結果。」

    「解體與再構築?」

    「是的。只能夠默默承受人智不可企及的自然現象——包括天變地異的自然之理時,怪異不可能是怪異。如果只能夠垂著頭畏懼崇敬,那會成為信仰;但縱然那是一種威脅,也不是怪異,試圖人為操縱這些人智不可企及的事物——重新構築世界之後,才會誕生出御靈信仰這樣的東西。」

    「你是說,怨靈……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會發生旱災,是因為某某作祟,之所以降雨,是因為某某聖人的法力所致——這種理解方式,完全是對原本只是單純存在的世界賦予意義,為它的存在附加理由的行為。」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例如說……打雷很恐怖,因為天會轟隆轟隆響個不停,還有閃電劈過,非常駭人,大樹還會被擊倒,引發火災,再恐怖也不過了。而且也會帶來無法抗拒的災害。雷在古時候稱為神鳴。不過只說是神,太過於模糊,還是令人不安。於是人便賦予自然現象一個人格——雷神,向他祈禱。但是人畢竟無法忖度神明的意志,於是再為打雷的現象附加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理由,例如這是菅原道真在發怒……」

    「咦?那麼因為害怕怨靈而加以祭祀,來安撫怨靈的怒意,是……」

    「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想法。」

    中禪寺說。

    「怨靈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怨靈會造成危害吧?如果不會造成危害,就不可怕了。所謂危害,是包括天變地異在內的各種災厄。人所害怕的是禍害,而怨靈只是追溯禍害的原因,事後附加上去的理由罷了。」  

    多多良「唔唔」地呻吟。

    「先有……禍害嗎?」

    「是啊,多多良。雨會下的時候就是會下。不管人們怨恨還是哭泣,天也不會因此下雨。無論信仰上說法如何,也沒有人的意志使天下雨的道理。先是下雨,眾人感到困擾,但因為不明白理由,無法阻止雨下,於是安上一個人人都能夠了解的理由,再依據這個理由努力除去原因——進行祭祀。不久後,雨停了——這和驅魔的機制是相同的。」

    「雨、雨會停嗎?」

    鳥口問道。聽著中禪寺的話,他漸漸覺得雨真的會停。中禪寺答道:「如果雨不停,就是作祟太強,再繼續祈禱。」

    多多良似乎了解了。

    「原來如此。有人發瘋,不明白為什麼,於是咒術者安上一個理由,然後除去它的原因——這是驅魔的形式呢。」

    「對……更進一步說,這場禍害是因為那個人的怨念造成的——這種本末倒置的想法變成眾人的共同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隱藏著人的意志甚至能夠支配自然的狂妄想法。敬畏御靈的心情,其實是想要支配自然的心情的另一面。」  

    「原來如此。可是中禪寺,你所說的妖怪的解體與再構築,我還不是很懂。」

    「不太容易懂吧。」中禪寺說。「所以說……就是本末倒置的逆轉發生之處……」

    「逆轉發生之處?」

    「對……。古人將人由於天變地異而死亡的構圖,逆轉為因為人的緣故而發生了天變地異這樣的構圖。這是最早的大逆轉。接著,又再一次發生了逆轉……」

    「逆轉不只有一次?」

    多多良睜圓了小眼睛。

    「簡直就像偵探小說呢。」鳥口說。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