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8頁

    這不可能,騙人,絕對沒這種事,真理亞怎麼可能會死?絕不可能!我滿身大汗,頭暈目眩。

    「秋月真理亞與伊東守百分之百確定死亡,與本案無關。」

    富子女士像閻王般無情宣判。

    我後來怎麼了?記憶相當模糊,只回想得起片段的影像與聲音。會議討論不出結果。眾人還花了一番時間爭論,怎麼找出使用咒力幫助鹽屋虻集團的兇手,但化鼠的處置似乎早就決定了。

    我也記得在混亂的會議中,覺不斷投來關心的視線。

    另一方面,鳥飼宏美女士提出臨時動議,詢問一個星期後的夏祭是否有必要延期,但眾人覺得她又過度緊張,一笑置之。最後的結論是,先靜待事情發展,而要不要找出兇手則懸而未決,至於鹽屋虻鼠窩及同盟鼠窩雖然沒訂下明確罪名,但眾人一致通過要全部驅逐和抹殺。

    會議上介紹了以乾先生為首的五位鳥獸保護官,大家熱烈鼓掌。每位都是驅逐化鼠的老手,技術高超,可以完美阻擋弓箭火槍一類的反擊,在短時間內驅逐成千上萬的化鼠。人類憑一己之私消滅化鼠,在化鼠眼裡確實就像死神。

    安全保障會議散會後,我感到很不舒服,爸媽和覺給了我一個擁抱,我們一起離席。我淚流不止,不斷呢喃著真理亞的名字,但混亂的腦海一隅,不斷冷靜地發出疑問。  

    十二年來,我究竟在想些什麼?真的相信真理亞她們依然活著嗎?還是單純假裝相信罷了?

    說不定許久之前,我就已經做好準備,接受真理亞她們的死亡。

    我不想再承受一次無臉少年帶來的失落感,所以學習蜥蜴斷尾求生,切除心靈一部分,然後靜靜等待死亡,是不是這樣?

    神棲66町每年都會舉行各種慶典,春天的追儺、御田植祭、鎮花祭;夏天的夏祭、火祭、精靈會;秋天的八朔祭、新嘗祭;還有冬天的雪祭、新年祭,左義長……其中宗教氣息與儀式性最薄弱,而且大家也都最喜歡的慶典,就是夏祭,又名怪物節。

    名字聽起來有些嚇人,但節慶主旨並非找人扮成怪物到處嚇人,而是由節慶執行委員扮成怪物,頭戴斗笠,再用頭巾或面具遮住臉,分送御神酒給過往行人。夏祭總選在新月夜舉辦,為整個祭典醞釀出非日常的空靈氣息。當晚整個町都要熄燈,路上成排篝火和竿燈(註:燈籠串),不時綻放在天空中的煙火則會發出光芒。

    在漆黑的夜裡,我們的町搖身變成華麗的嘉年華會。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更彰顯出我們這個町的孤立。廣大的日本列島如今剩下九個町,即使我們神棲66町死命維護日本人的風情特色,但早已從數千年的歷史中脫軌,漂流成為時光的孤島……  

    町上每種節慶活動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這些都是在古文明崩潰之後,根據影像紀錄與文獻再造的活動。怪物節原本就是其他地方的節慶,後來謹慎地挑選各種節慶元素加入其中,變成我們町上的節慶。

    我有時不禁自問,就算是借來或捏造的,但持續上百年,是不是就算得上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呢?

    船靠岸時,眼前正好有座篝火,照得我視線一時模糊不清,穿著木屐的雙腳有些踏不穩。覺伸手攙扶,我才勉強站上碼頭。

    「沒事吧?」

    「嗯。」

    我突然想起十多年前的夏祭光景。那時我和真理亞都穿著新浴衣,好不開心。

    「我們穿一樣的浴衣呢──」

    「對啊!一樣的!」

    我還記得那時的浴衣花樣。我的是藍底白點配紅金魚,真理亞的是白底藍點配紅金魚。

    真理亞蹬著小木屐,靈巧地轉一圈給我看,模樣真是惹人憐愛,我為她神魂顛倒。

    「一起去過節吧!」

    「可是不小心點,會被怪物抓到哦。」

    「沒事啦,在被抓到之前念咒就好了。」  

    「念咒?」

    「嗯,這是我媽她們說的。這個叫做真言,我只告訴早季。」

    在沒有咒力的我們眼中,世上充滿威脅,但因為我們還小,相信只要長大學會咒力就天不怕地不怕。

    真理亞率先跑出去,背影逐漸縮小,我膽怯起來,伸出手不斷喊著她的名字……

    「……季,早季?」

    覺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

    「怎麼了?」

    「沒事,發個呆。」

    「這樣……我們去那裡看看,好像有什麼表演。」

    覺拉著我的手向前走,腳下木屐發出清脆聲響。

    運河兩側的大路點滿昏黃篝火,但更前方就是一片漆黑,像一條從人間直通黃泉的長橋。在亮光處行走保證安全,若不小心誤入黑暗,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懂事以來,每年都會參加夏祭,但第一次有這麼奇妙的感覺。

    路上行人三三兩兩前往節慶會場,他們穿浴衣,腳踩木屐,手拿團扇。大家有說有笑,充滿歡愉,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雜亂如風聲。  

    一群怪物出現在前方,兩個穿戴斗笠與頭巾,一個戴著天狗面具,看不見長相。怪物默默對過往行人分送御神酒,我倆也拿起紙杯喝一口,是微甜的清酒,一口就有點醉意。

    「你看,竿燈來了。」

    覺指著一支巨大長竿,上頭的燈籠像成串鈴鐺。古文明祭典中,一支竿燈由一個人撐,但現在一支竿燈就將近一噸,人力無法支撐。七個鄉在每年夏祭各出一支竿燈,但因為十二年前的天災,朽木鄉好幾年都沒參加,其間茅輪鄉提供兩支。今年朽木鄉難得參加,總共出現八支竿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