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0頁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在黑暗中細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

    羅經陽宅?

    我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心中一驚。

    因為此刻,我運轉內景法門,自然一掃無遺。

    只見從天池沿著正子午線,此處房屋莫不是按照太易盤的模式布置的,周天三百六十度,按照五行生剋建造這複雜的建築。

    此刻我一眼望去,此地就宛如一個碩大的羅盤,擺置在此地一般。

    但是除了剛才傳來的厲嘯,此刻此地卻是一片安靜,與剛才的吵鬧閉起來,完全是悄無人聲。

    “這兒會是一處什麼樣的存在?”

    我的心中大驚。

    因為確切的說,到了此地,我連一絲一毫的生機都沒有感覺到。

    以前我說過,我對符咒這種東西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堆奇門要義卻是翻來覆去的讀了很多遍,而這卜卦陽宅之法,莫不是出自其中,所以我也熟悉的很。

    “走,咱們進去看看。”

    我拉著花生一步,一步的朝著此處進發。

    我們走的很慢,走了半天,此處一切如常,沒有絲毫的生命跡象的出現,除了黑暗,便是黑暗。

    不過當我一踏入這座陽宅的時候,陡然感覺到了此處的不同尋常,因為我們一踏入第一道通道,便發現,四面八方似乎陡然之間被密密麻麻的房間包裹了。

    看來此地不僅是按照太易盤布置,而且其中更是設置了奇門遁甲,按照陽遁陰遁之法,使得此地宛如一座巨大的陣法。

    一跨入此處,我便心中感覺不舒服,要想退出,依然沒可能,不由從褡褳之中取出太易盤,卻是駭然發現,此處,易盤金針晃動不已,赫然,一旦跨如此地,其中生死之禁便已打開,即便是易盤依然失去效用,因為,按照陰遁陽遁之法布置的奇門之法,必然打亂了其中的天地原有磁場,使得此地形成了數種或者更多的磁場的疊加。

    我趕緊從懷中取出《奇門要義》一看。

    這一看之下,卻使得的心中大駭。

    十八冥丁羅生法陣?

    當我不停地翻越過程之中,卻是被眼前的一段話驚呆了。

    在眾閣教,有一種未成文的山葬陣法,叫十八脈,是一種以猴子、猩猩等靈獸為祀物的靈陣,在盛行開山為墓的唐代頗為流行,其原理,是以異術為主、機關為輔,異術侵闖陵者之身,機關護陵槨之固,整個十八脈,要分成十八個脈眼,同護墓主安寧,但這種以動物為主的葬地陣法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效期短,多則百年,少則十數年,即告失效。此種陣法並無定數,小到鼠犬、大到虎豹,甚至是活人,都可為之脈眼。所以到了唐朝後期,有一些見利忘義的能人開始嘗試用童子來代替靈獸,以此加強陣法的威力,並延長有效期限,用童子布的“十八脈”,便是所謂的“十八冥丁”,由於此種做法有違天道,所以自“十八冥丁”誕生之日起,便被眾閣歷代掌教所明令禁止使用,甚至連“十八脈”也一起被禁止了,而此法便逐漸消失於時間。

    而到了宋代,有茅山異徒,以奇門為機,異術相輔,機關相成,創立了一門“十八冥丁羅生法陣”的玩意,這種陣法,不僅能夠鎮壓邪厲,也可以誅殺萬物。

    而我讀著這一段話,在看著眼前的布置,越來越覺得眼前的一幕,異常的像這玩意,心中不由一陣寒意升起。

    按照我的推斷,要想離開此地,必須要走出這片羅經陽宅,但是沒想到,踏入此地,才發現此地的兇險,這哪兒是羅經陽宅,其中竟然隱藏著這麼兇險的玩意。

    想到此處,我不由冷汗簌簌而下。

    要想走出此地,看來不僅要破解者羅經陽宅,而且要面對那十八冥丁,儘管不知是否一切是真,但是看來此行很是兇險。

    我也不知道這羅經陽宅有多少圈,而每兩層只見,便看見一座雕塑,而此刻,我細細看去,卻是發現,此地磁場理氣逆亂,不辨東西,難分八卦。

    在聞聽四周陰風陣陣,氣流撕裂之聲,心中不由一抽。

    按照《奇門要義》所言,一旦進入十八冥丁羅生法陣,陣法生死禁門必然大開,到時候如果三個時辰走不出去,必然成為其中冥丁,永遠再也走不出其中。

    極目望去,四周密密麻麻全是橫橫豎豎,卻是不知道腳步該邁向何方?

    第十一章 生死之禁

    我細細運轉內經圖,去體悟四周氣場的變化。

    不過讓我感到震駭的是,這組成羅經陽宅的自乾到泰八位:‘一貪’、‘六武’、‘七破’、‘二巨’、‘八輔’、‘三祿’、‘四文’、‘九弼’業已混亂難辨。

    而且一旦身入其中,便會發現,此中竟然玄妙至斯,現在即便是沒有十八冥丁的出現,憑著建築以及山峰造勢,依然將這一方天地理氣打亂,流動縱橫,我從其中能夠感受到,即便是這氣場,恐怕也當殺人。

    我瘋狂的翻著手中《奇門要義》,希望從其中找出破解之法,但是翻轉了半天,依然沒有結果。

    “天地玄黃令?”

    突然我發現在那十八冥丁羅生法陣之下注釋的一行小字。

    “天地有正氣,浩然乾坤存,逆亂陰陽門,當破羅生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