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0頁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隨著這一聲宛如獅子吼音一般的巨吼,原本依附在和尚身邊的鬼火又開始再次三開,紛紛在空中盤旋起來,幾遍之後,整個空間裡密密麻麻的衣角不滿,映的四周一片幽藍,這等景象無不讓人覺得鬼氣森森,煞氣沖天,原本溫度不高的此地此刻顯得更加的陰冷。我只感覺冷哼簌簌的從額頭流下,流進眼睛,但是我卻是一動不動的盯著這一幕。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三聲過後,和尚雙手結彌陀定印,此印訣亦名“妙觀察智定印”,略稱“定印”。是阿彌陀佛入定之印相。兩掌仰置臍下,右手疊於左手上,兩大拇指相觸。為通用的入定手印,也是往生咒手印,亦稱“法界定印”。口中換了句經文: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莎婆訶!

    

    隨著經文結束,那些鬼火逐漸凝聚自愛了一起,伴隨著老和尚的“去!”只見那些鬼火開始新的變化,隨著隊形的不斷翻騰,慢慢竟然一條鳥的形狀。

    “迦樓羅?”和尚滿臉慈悲,但是此刻也顯示出內心的激動。

    迦樓羅在我國又被稱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傳說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佛經中說: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里。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麵一樣。

    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麵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

    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於是走來佛前對佛說:你老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說: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以後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布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等,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飢餓之苦!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  

    而另有傳說,迦樓羅痛恨佛祖救龍,故而吞噬了佛,後佛頭剖腹而出,奉大鵬為佛母。

    在藏傳密宗的體系中,迦樓羅是五方佛中北方羯摩不空成就佛的坐騎,人面鳥身,寓意法王攝引一切,無不歸附者。

    而此刻出現的卻是人面鳥身的形象,嘴如鷹喙,綠色,面呈忿怒形,露牙齒。肚臍以下是鷹的形象。身後一對幽藍的翅膀,向外展開,尾巴下垂,散開。

    那巨大的臉孔隨著身後翅膀的舞動之下徑直對著老和尚,滿臉憤怒相,不時發出憤怒的嘶鳴。

    “迦樓羅,又是慈航真人的化身,不知道這些鬼物為何現身如此模樣。”老道喃喃自語道。

    “和尚,我看此物不善,要不老道我滅了這鬼玩意。”說道此處,老道手捏法訣,兩手掐寅,五指藏甲,赫然是天雷訣。同時嘴中更是念道,“五雷神咒,無上玉清王,統天三十六,九天普化中,化形十方界......”

    不過臉色沉重的和尚卻是突然發話了:“你且慢動手,既然和尚我動了超度之心,萬不可再行魂飛魄散之事,雖然我沒有佛祖割肉餵鷹的大慈悲,但是這些許孤魂野鬼卻也度的。”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妙義。”酒肉和尚雙手和什,對著那迦樓羅微微點了一下頭。

    這首偈語出自《華嚴經》,可以說是充分地表達了輪迴迷途的眾生有幸見聞佛法時的歡喜。數百年來雖有許多人曾經試圖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不比原作,可見這首詩偈之精妙。頌流傳至今,並成為眾多修行人頌經之前必不可少的發願文。千百年後的今天,大凡佛教寺院,每天在未誦經文以前,都要先念這四句“開經偈”。

    迦樓羅滿臉興奮的看著酒肉和尚,張開那碩大的鳥嘴,一口卻是吞了酒肉和尚。

    我看的心驚,不由大叫道:“師父,那鳥兒把和尚活吞了。”

    “別大驚小怪,我想老傢伙這樣做,肯定有用意。”老道此刻站在遠方,緊緊盯著那鳥兒。

    就在此時,只見那大鵬在原地翻滾起落,帶起滿屋子的狂風,只吹的血池血液沸騰,殿內枯骨翻滾,亂石飛舞。

    赫然之間只見那大鵬腹部卻是出現了一道金光,隨著這金光,赫然一個和尚從其中走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