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有意思的是,從物理特徵來看,這層矽化物晶體‘薄膜’,與地球上常見的矽化物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地球上的矽化物,如二氧化矽等,都是密度比較高的物質,而這裡的矽化物則完全是蓬鬆的,裡面充斥著無數微小密集的氣孔,就如酵變硬的麵包,又如硬質化後的海綿,而且,比之海綿和麵包中氣孔的雜亂無序,這矽化物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都是按大小一致的菱錐體有序排列的,並有不知名的黑色物質在其中流動——看起來,這層矽化物晶體之所以呈黑色,不是因為晶體本身呈黑色,而是這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中,存在的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不知道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究竟是什麼?晶體內的這種物理結構又是如何形成的?”
……
嗤嗤!
第一段可讀信息到此結束。
吳雲斌回過神,他通過這段信息,已經可以感覺到,冰原上複製了整個地球面貌的‘潑墨圖’,應該與這種晶體充滿細密氣孔的物理結構、以及那流動的黑色物質有關!
於是,他迫不及待的對第二段信息進行了讀取,看看其中是否還有更細節化的解釋!
第四卷 十方世界 第178章 顯示屏,星中星
果然,第二段的內容,還是對召喚之花世界以及所在星域的環境進行探測的——
“對矽化物晶層中流動的黑色物質進行了化學成分檢測後,我發現,它其中的化學成分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更關鍵的是,每種不同成分內的微結構,以及成分之間的數量比例,似乎都遵循著某種統一的規律——如成分微結構內化學鍵與基鏈的形狀、位置、方向,不同成分之間的元素數量與分布比例等等,都可以呈現出規律性,不像是天然混合的產物。
接著,我再聯想到在這矽化物晶層內部,有著無數微小的氣孔密布,但形狀與排列卻同樣非常規則有序,也不似天然形成,這不由得不讓我認為,這星球表面的這層矽化物晶體,以及其中的黑色物質,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東西。
人為製造的東西,製造者是有目的和需求的,其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必定有著某種用途,以滿足製造者的需求。這矽化物晶體層及其中的黑色物質,如果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產品,那麼,我倒是要好好的探究一下,製造者究竟要用它幹什麼!
所以,在檢測了其化學成分後,我又對它施加了恆定與變化的溫度、氣壓、電壓、聲波、電磁波、引力波等,通過施加這些不同的環境因素,來測試這些黑色物質的物理特性。
我發現,在溫差、氣壓差、電壓差、聲波的施加與變化下,這些黑色物質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改變,各種頻段的電磁波,如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伽瑪射線等等,也沒能對這些黑色物質造成什麼影響。只有一定強度的引力波,才讓這些黑色物質產生出了明顯的反應。
這似乎就是一種對引力波敏感的高複合材料。在一定強度的引力波影響下,它們會隨著波的頻率與振幅作同步振動,在矽化物晶層的細密空格中上下亂跳,直到引力波弱去,它們才會停下,並且會停在引力波弱去前最後一個振幅同步的幅度位置上。
如果把引力波的頻率與振幅進行人為的控制,像無線電波攜帶無線信號、電頻攜帶電信號一般,利用引力波的頻率振幅變化也攜帶上信號,再把信號輸出到這些對引力波敏感的黑色物質上,讓這些裝載黑色物質的矽化物晶層變成一個顯示屏,將信號中的內容顯示出來!這,是否就是製造者製造這矽化物晶層的用途呢?
如果是這樣,那這可真是一個有趣的顯示屏——一個體積上幾乎與地球相差無幾的、黑白的、球形的顯示屏,不是恰好可以將地球的地表面貌都一比一的展現出來麼?雖然只是以黑白與平面的形式,但這就像是一顆繪著潑墨畫的水晶球,另有一番藝術的味道不是?
正好,我攜帶的信靈石中,就儲存有全套的地球地貌掃描信息。我試著將這些信息先轉碼成平面圖形信息,然後提取出來,通過四季輪盤的轉換,解調成一定強度的引力波信號,最後施加在了這星球表面的整個矽化物晶層上。
果然,這矽化物晶層就像是液晶屏受電頻信號施加一樣,晶格中無數的黑色物質隨著信號的波動同步振動,並且都按照信號的幅度停留在相應的位置上——停留在晶格頂部的黑色物質,由於緊貼著晶格頂部的表面,自身的黑色顯露得十分明顯,因此該晶格看上去濃黑無比;而停留靠近晶格底部的,由於與晶格頂部表面隔了一定的空間,離晶格頂部的表面更遠,因此該晶格看上去便要灰淡一些——無數信號控制形成出的黑色濃度層次不同的晶格,按照各自的信號,在晶層中組出了遼闊的黑白畫面,覆蓋了整個星球表面!
這個遠離地球的星球,就以這樣的方式,將地球地表的整體樣貌復現了出來,我用四季輪盤掃描覽視這整個過程,也不由微有些感慨——在另一片茫茫星域中復刻地球,大概也算是向遠方傳播地球文明的行為吧!
當然,我做這件事,是把一切可能暴露太陽系坐標位置的信息都刪除掉的,不會給任何其他可能存在的文明指路,不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能夠根據我留下的信息去尋找地球、攻擊地球!
……
完成此步後,我將探究的目光放到了另一個重要問題上——既然這矽化物晶層是引敏材質的顯示屏,那麼,當初製造它的人,是打算用它接收哪裡的引力波信號呢?又是為什麼有這種需求呢?
一般來說,普通的天體,即便是大型恆星所產生的引力波,強度都不算強,特別是經過遠距離傳播後,其強度更是微弱,根本不能影響到引敏物質,是做不了這顯示屏信號源的。只有密度達到或接近黑洞那種程度的天體,才能產生出高強度的引力波,不過,這種高強度也要在一定的星際距離內才可維持住,如果距離太遠,比如與接收端隔了數千光年以上,那傳送到接收端時,強度也會變得微乎其微了!我之所以能在沒有高強度天然引力波源的情況下,獲取到一定強度的引力波,將地球地貌‘掃描’到這顆星球上,只因為我本身是身處在這顆星球上,與它之間沒有星際距離相隔,只要通過動用四季輪盤內的巨量零點真空能,臨時製造微型的緻密壓縮點,就可以產生出強度勉強可用的引力波,若不是因為這樣,只需要一個同星系內相鄰星球的距離,就可將這種強度的引力波削弱到不可用,要知道,這種臨時製造的微型的緻密壓縮點,與黑洞那種巨型緻密天體不知差了多少個天文數量級,其產生的引力波強度,也就只相當於黑洞引力波傳播了數百光年後的強度!
所以,這顯示屏要想接收到引力波信號,只能是接收緻密天體所發出的,並且最可能是本星域一千光年以內的天體!
然而,我用四季輪盤進行遠距掃描,卻並沒有在這一星際距離內發現有黑洞的存在。
這不由更讓我覺得有趣了,我知道,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因為想問題的時候,沒辦法將所有的信息與因素都考慮到所致,導致有些可能性被自己遺漏掉。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更為細緻的去探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