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2頁

    皮總編一看到馬豐華交上來的照片就火冒三丈,立即打電話把他請到了辦公室。馬豐華聽著領導的口氣就覺得不對勁,所以進門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還沒等他開口,皮總編就陰沉地問道:“幹了幾年了?”

    “八年了。”

    “是不是不想幹了?”

    “啊?”

    “干累了是不是?”

    “沒有,皮總。”

    “你覺得你今天拍的照片怎麼樣?”

    馬豐華覺得挺好的,構圖完美,主體突出,主題鮮明,但領導這麼問,肯定是覺得不好的,於是說道:“不太好。”

    “哪裡不好了?”

    這個問題是最難回答的,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分析出自己作品裡的缺點實在不是件容易事。古人早就說過,老婆是別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作為攝影記者,自然是圖片是自己的好。他絞盡腦汁期期艾艾地展開了自我批判:“構圖不夠完美,主體不夠突出,主題也不鮮明。”  

    “我看構圖挺完美的呀,主題和主體也都很突出,非常中規中矩啊。”

    馬豐華立即明白過來,錯就錯在中規中矩上,因為在皮總編眼裡,所謂中規中矩就是大路貨,是任何一個稍微有點職業素養的攝影記者都能拍出來的。但是他要的不是這種東西,他需要的是那種視覺衝擊力特別強的照片,角度特別刁鑽的照片,是其他記者拍不出來的照片。順寧有日報、晚報、都市報、快報等四份報紙,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靠過硬的圖片來吸引讀者。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圖片的重要性,是基於兩點原因:其一,現在已經進入讀圖時代,沒有好照片的報紙是賣不動的,在美國,有一份調查顯示,報紙上一般報導只有百分之十二的訂戶閱讀,一欄大小的圖片能吸引百分之四十二的讀者,兩欄大小的圖片能吸引百分之五十五的讀者,四欄大小的圖片能吸引百分之七十的讀者;其二,皮華明就是干攝影記者起家的,所以對圖片特別重視。

    馬豐華此時已經漲紅了臉,皮總編繼續問道:“專家組當天就公布了火車脫軌的原因,你對這事怎麼看?”

    馬豐華不知道老總為什麼又問到這個問題了,正揣摩著領導的意圖,領導卻繼續說道:“你怎麼看不重要,你知道讀者怎麼看嗎?”  

    “網上很多質疑的聲音。”

    “我們的報紙準備賣給誰?”皮華明問道,“賣給那幾個專家嗎?要不明天我們的報紙就印六份,每個專家一份,你看怎麼樣?”

    這話說得很嚴重,皮總的言外之意是,這種照片會毀了整份報紙。

    “讀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讀者就是我們的上帝,”皮華明說道,“你現在公然站在讀者的對立面了,你還要不要我們的衣食父母了?”

    馬豐華很是莫名,說道:“我沒有啊!”

    皮華明把電腦顯示器一轉,屏幕上正是馬豐華交上來的一張圖片,專家組組長位於畫面中央,一臉自信的表情,揮著手,正在慷慨陳詞,後面的背景虛化了。整張圖片構圖勻整,曝光充足。

    “你覺得怎麼樣?”皮華明問道。

    馬豐華畢竟幹了八年記者了,皮華明當總編也有五六年了,說了這麼久,他要是再不開竅,就真的別混了。此時他已經幡然醒悟,立即說道:“曝光過度了,而且構圖也有問題。”  

    所謂曝光過度,指的並不是技術層面,而是意義層面。無論是來自旁邊的柔光或者是來自上面的流線型光線,光線的各種形態通常都能決定照片的基調。例如,用高調燈光為新娘拍攝,這樣的照片會有一種歡樂的氣氛。可是馬豐華的這張照片,竟然也用了高調燈光,把畫面主角拍得像人民英雄似的,這是皮華明不能容忍的。而所謂構圖有問題,也是因為專家組組長放在中間,顯得太正面了。

    理解領導意圖之後,馬豐華立即說道:“我還有幾張照片,交給您看看?”

    馬豐華從幾張廢品中找出了幾張照片,他本來覺得這些照片毫無是處呢,但沒想到卻得到了皮總編的肯定。

    “你也能拍出好照片的嘛!幹嗎不交這張呢?”

    馬豐華諂媚地說:“缺少一雙發現金子的眼睛,即便撿到了金子,也當成了石頭。”

    最後選中的一張圖片是豎構圖,專家位於右下角,占畫面不到十分之一大小,畫面主體是一個人的背影,黑乎乎的,是虛的,占畫面四分之三大小。

    皮華明最後在校樣上簽了字,滿意地離開了報社。記者的稿子他已經看過了,再加上這張圖片,他相信明天的《順寧都市報》定會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他上了車,發現座位上放了一張紙片,八個圓圈十一個箭頭,組成了一個奇怪的圖案。他似乎有點印象,好像在哪兒見過,一時又想不起來。這張圖片從何而來?他並沒有多想,因為很多記者的車裡、包里隨時都會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材料,想半天才會想到是某次採訪時拿到的資料。他以為,這張紙也是類似的東西。可是他錯了,死神已經悄然降臨了。

    2、情侶路上的屍體

    蘇鏡接了三個電話。

    第一個是一個老熟人打來的。幾年前,《順寧新聞眼》的主持人被謀殺在直播台上,他判斷兇手是同事之一,但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後來在這位老熟人的幫助下,他從兩份串聯單里找到了線索,最後擒獲了兇手。這位老熟人,絕對是個牛人,本科學的是自動控制與計算機工程,標準的理科生,可後來偏偏對文科產生了興趣,碩士讀的是新聞,這之後便一路高歌猛進,先後去香港、美國、英國、奧地利做訪問學者,進行研究交流,現在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任教,名叫陸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