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紀曉嵐出生前一天,當地又發現了火精,人們敲打銅器來驅趕,火精閃入紀家,這時紀曉嵐出生,耳垂有穿痕,腳白而尖,狀若纏足,像極了火精;除了火精轉世外,還有蟒精、猴精投胎的傳說:紀家附近有大蟒,紀曉嵐出生之後,大蟒消失;紀曉嵐從小喜歡吃榛栗梨棗,一吃就停不住口,性子又喜動,無事也不能安坐片刻。這種附會還聯繫上了紀曉嵐的名字,他名“紀昀”,字“曉嵐”,“昀”意為日光,以它為名就是和光怪有關。
在野史傳說中,名人的誕生常伴有異象發生,可是像紀曉嵐那樣出生之後還總是有神奇表現的就很少見了:兩三歲時,幾個身穿彩衣、佩戴金釧的泥娃娃和他一起玩耍,親切地叫他弟弟;四五歲時,紀曉嵐兩目如炬,在黑暗的地方看東西沒有絲毫障礙,七八歲後,視力才慢慢變得像普通人一樣;31歲考進士前問卦,測了一個“墨”字:“黑”部拆開是二甲第四名,下面四點是“庶”字腳,士為“吉”字頭,預示進翰林院作庶吉士,後來果然如此;不惑之年任福建學政時,試院裡唐柏的樹梢上夜現兩位紅衣人,向他拱手作揖,漸漸消失——這諸多奇景,並非坊間傳聞,乃是紀曉嵐自己說的,都可以在他撰寫的《閱微草堂筆記》里找到。
不光紀曉嵐如此,據他講,他的一些親友也多有離奇經歷,如果把《閱微草堂筆記》裡面紀曉嵐及其家人朋友的種種離奇遭遇匯集起來,大概可以編作一部清人奇遇記。
讀者一定很想知道,有著各種傳奇經歷的紀曉嵐到底是什麼樣子。根據清代人的描述,他“貌寢”、“短視”,也就是說,不光容貌醜陋,還是個近視眼,個子好像也不高。不過,紀曉嵐生性機敏,喜歡嘲謔,小時候一起讀書的同學,長大後同朝的官員,都沒少受他的戲弄。他的惡搞往往和文字有關,出人意表卻又在情理之中。
有一次,年幼的紀曉嵐和鄰家幾個小孩踢藤球,剛好踢中路過的知府轎子。知府拾起藤球,孩子們派紀曉嵐前去要。知府見其出眾,就出了一副對聯給他:“童子六七人,獨汝狡。”紀曉嵐說:“太守二千石,唯公……要是你把球還我,就是‘唯公廉’;要不還便是‘唯公貪’了。”知府嘆其聰敏,於是把球還給他。
長大後的紀曉嵐,對文字更是機敏。一年夏天,宮中新添了不少扇子,乾隆皇帝命紀曉嵐為自己最喜歡的一把扇子題字,選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七絕詩《涼州詞》。這首詩的原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題寫中,紀曉嵐卻不慎把“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漏掉了。乾隆皇帝看完後,很不高興地把扇子丟回給紀曉嵐,說他有欺君之罪!紀曉嵐一看才知道漏寫了一個字,他不慌不忙,緩緩地說:“啟稟聖上,這不是詩,而是一首詞,讓微臣吟誦給聖上聽: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經紀曉嵐這麼一斷句,一首《涼州詞》果然由詩變成了詞。乾隆皇帝哈哈大笑,連連誇讚紀曉嵐機敏過人。
紀曉嵐還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易喜易怒,喜歡道聽途說,到處講述自己的離奇經歷,甚至屢屢對好奇者脫下鞋襪,展示自己那宛若裹足的尖腳。他的日常生活也迥異於常人:不吃米麵,飲食以肉為主,一頓兩三斤;雖喜食肉,卻絕不吃鴨肉,總覺得鴨肉腥穢,難以下咽,一次不慎誤食,立刻大吐;善吸菸,用一支很大的煙鍋,人稱“紀大鍋”。
紀曉嵐確實是一個有趣的人,關於他的奇聞異事從乾隆時期就開始廣為傳播。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牛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時候,那時有一個屠戶,這一天買回一頭牛,準備帶回家中屠宰。
那牛也有靈性,知道自己將被宰殺,怎麼拉它都不肯往前走。屠戶用鞭子抽打牛,牛就橫衝直撞,直到鬧得筋疲力竭之後,才被勉強硬拽著往前走。
那牛走到一家錢莊門前,忽然雙膝一屈,對著錢莊大門跪下,眼淚涔涔而下。錢莊老闆覺得牛很可憐,問明原價是八千錢,就和屠戶商議,願以原價將這頭牛買下。
屠戶痛恨這頭牛的倔犟,堅決不肯賣它。錢莊老闆又在八千之外再加幾百零錢,但屠戶還是不答應,而且恨恨地說:“這頭牛實在太可惡,我一定要殺了它才甘心,你就是出一萬貫錢,我也絕不賣它。”
那牛聽了屠戶這一番話,猛然站了起來,堅毅地跟隨屠戶走回去。
當天屠戶就殺了這頭牛,把肉放在大鍋里煮,然後回房睡覺。到了五更時分,屠戶起身去查看牛肉煮得怎麼樣,卻很久沒有回臥室。
屠戶老婆覺得非常奇怪,也起身去查看,結果大吃一驚:只見屠戶上半身栽在肉鍋中,已經與牛肉一樣煮得糜爛透了。
……
紀曉嵐聽到這個故事後,又有一番感言——凡是有血氣的動物,無不貪生畏死。這屠戶看見牛因為畏懼死亡,不惜下跪求生,不僅沒有心生憐憫,反而心懷恚憤,這就不能不在這頭牛內心激起加倍的怨恨,它借著滿腔猛烈的怨氣,報復也就在一轉眼之間完成,這也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