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攜著《魔法奇緣》的上映檔口,貝時虞帶著巨大的話題度成了英國媒體的寵兒。
他的氣質確實非常討好英國,連這部電影風格很討英國影評人的喜歡。
粉絲高呼著他的名字,在社交平台發表著各種評論,“他真的好帥!!氣質好好!!”
“他笑的時候,我簡直要無法呼吸了。”
“我覺得他比朱利安更有魅力!我為了他神魂顛倒。”
也有人關切的問道,“威尼斯電影節?他會得獎嗎?告訴我,他一定會得獎的,其他四個人我名字都沒有聽過!”
“我以前從沒有關注過威尼斯電影節,那些無聊沉悶的電影誰要去看啊,這次為了蘭斯,我去關注了,影評人真的都在夸蘭斯,期待著蘭斯拿獎,如果他拿不到,我以後再也不要關注這個電影節了!”
“我有買票去看,蘭斯演的真的很好!他說的沒錯,姜和他是個完全不同的人,他比姜有魅力多了!不過姜也很可愛,我的意思是,既然他能出演一個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為什麼不能把獎盃給他呢?”
就是媒體也寫出了許多奪人眼球的標題。
英國小報的威名大概是世界聞名,以無孔不入,不擇手段而聞名,在之前大概有港城小報的記者能為之媲美一二,只要有話題,他們能把你祖宗三代挖出來。
貝時虞來英國拍攝宣傳照並且和奧斯頓一起共進晚餐的消息就這麼被他們挖了出來。
巴寶莉和奧斯頓在英國的影響力都極大,他們無疑都非常看好貝時虞,而貝時虞對他們來說,身上依然包裹著重重迷霧,可挖掘的地方很多,挖掘出來的又沒有黑點,最後一些頗有影響力的媒體寫出來的內容標題都是以褒義為主。
《來自於東方的天才演員》
《被幸運之神眷顧的演員,好萊塢威尼斯共同青睞於他》
《來自於東方的英倫紳士,年輕的影帝候選人》
推特上一些影響力極大的博主甚至為貝時虞寫了一篇個人介紹,介紹了他出道就被好萊塢青睞的幸運,在他們國家一出道就走紅,出演第一部 文藝片就被成為威尼斯影帝候選人,影評人口風一致的誇獎他的演技精湛。
“如精靈一樣的美貌,如貴族一樣的禮儀氣質,還有如紳士一樣的風度,模特一樣的身材,這些已經構成了他讓人羨慕的所有條件,可是他偏偏還擁有了讓所有演員羨慕的天賦,無數人都說,這是一定是被上帝親吻過的人。”
比起媒體還算客觀理智的評價,這些博主顯然用詞更大膽肉麻。
論起輿論,歐洲當以英國為首,在英國這邊的風向形成,風自然而然的吹到了歐洲諸國。
貝時虞一向不喜歡粉絲接機,探班行為,可這個關鍵時候,這些堅持可以暫時拋棄,貝時虞飛到巴黎後,收到了粉絲的熱情歡迎,這些照片通過媒體開始整個歐洲擴散。
——他在歐洲就是擁有這樣的影響力。
這是他通過照片,報導向那些評委宣示的內容。
而貝時虞在法國接受採訪的時候,一口流利的法文,贏得了法國媒體和粉絲的讚賞,甚至他還了解法國的一些歷史,雖然他的氣質並不是法國人追捧的,可是他博學的表現,說法語時的優雅,讓法國的媒體也紛紛倒戈,以讚美的口氣來報導這位天才演員。
他們也一個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報導標題一個比一個誇張。
——他確實如傳聞中那麼優秀,這樣的演技就能和那些老演員一起入圍,電影節不是鼓勵熱愛這一行的電影人嗎?這麼年輕,富有才華的電影人現在正投身於這一行,不是應該給予鼓勵?
如果因為單單是因為年齡而不把他排除出最後的勝利人選,這是不是代表了某種程度上的不公平?
這些報導從英國開始,最先蔓延到了法國,然後迅速的擴散到了整個歐洲。
因為頻繁的曝光,《魔法奇緣》的票房上漲,作為系列作,從來不會缺乏粉絲,貝時虞戲份雖不多,可形象鮮明,又有最吸引人的外貌優勢,即便戲份不多,迅速的喚醒了第一部 給人的記憶,這變相的又增加了他最近的關注度。
而《魔法奇緣》的受眾也很清晰,十幾歲的觀眾最多,二十多歲的也有,到了三十歲就急速下降,而這個年齡段的粉絲的特點大概是狂熱,熱情過剩,追星不顧後果,在社交網絡上過度活躍。
知道貝時虞在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後,就開始熱情的在社交網絡上不斷的祝福他獲獎,一遍遍的敘說他獲獎的緣由。
這大概是最近幾屆,威尼斯電影節最受關注度的一屆。
一時之間,從傳統媒體再到社交網絡,全是貝時虞的消息,其他四個候選人的風頭幾乎被完全遮蓋。
夏商慢還通過了環球找到了幾家媒體寫了幾篇文章。
從威尼斯電影節成立的初衷,再到討論評委應不應該因為一個演員的年齡而降低對他的評價。
“演員是人,而非機器,是人就會擁有狀態好狀態不好的時候,而一個演員應不應該得獎,應該看他入圍的電影表現,而非他以往的表現,評委應該客觀而公正看每一部入圍電影演員的表現。”
“如果僅僅是因為資歷就把獎項基於這人,那就失去了獎項的客觀公正性,同時磨損那些年輕電影人的熱情。眾所周知,年輕時才是創造最為精力旺盛的時候,如果把年輕排除於獎項之外,那這個獎項也不可避免的變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