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24頁

    方天其實也是在問,並且,不止是在最近。

    他是因為什麼而來到這個世界的?方天相信,絕非自然。既非自然的話,那肯定就是「人」為了。而人為,必有一個原因。總不可能是出於無聊。

    來到這個世界後,他的修行又為什麼那麼的神速?

    方天不否認自己的因素,從來都不否定。但是在自己的因素之外,其中的一系列因緣際會,實在是太多太巧合了,巧合到像是一切本來就該這樣。而事實是,在他身上,恆久地開著一個外掛。

    這個外掛叫做幸運術MAX。

    一切,都是那麼恰到好處。所有的關於修行方面的領悟,總是在該來的時候到來,從不晚點,甚至,是迫不及待地。

    想像到在識海天空感受到的,那本該是一片璀璨的存在,卻只有幾顆甚至於一顆星星獨掛,想像到這遍布在整個天地間的魔法元素外掛,曾經的諸多猜測越來越開始變得明朗起來,尤其是前不久,在知道此大陸即將面臨一場之後。或者說,是某種「觸類旁通」?

    只是缺少一個確認而已。

    而現在,通過冥冥中的一種感覺,方天知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不遠了,不會太遠了。一切,很快就將水落石出。  

    一上午的時間,就在方天靜靜地站在城外一個無名亦無人跡的偏僻山峰上若有所視若無所視中,悄然過去。然後約摸正午光景,方天約了沙迦,在小樓中弈棋。

    這是自沙迦再次來到炎黃城後,兩人日日不變的一個交流,當然,也是過往交流的一個繼續。

    照例的三盤對局完畢,沙迦忽地長嘆一聲。

    「大兄,怎麼了?」方天頗為奇怪地微笑著問道。

    以前他一向是稱沙迦為前輩的,但是現在沙迦和其師一起駕臨,在那位聖域者大人的要求或者說「不妥,不妥」的說法下,方天便順口以「大兄」來稱呼沙迦。

    反正也不過就是一個稱呼,叫前輩又或叫大兄,稱呼者沒什麼感覺,被稱呼者同樣也沒什麼感覺。

    以兩人的關係,確實早不在乎這個。

    「我在感嘆,這樣的平靜時光,尚能有幾時。」沙迦依然感嘆著,不管是神情還是語氣,都有一種極明顯的嘆息,「小弟,你是怎麼想的?」

    小友變成小弟,沙迦的稱呼也是相應而換。

    「我怎麼想的?」方天再次微笑起來,對沙迦道:「大兄,還記得我抄給你的那個叫做『定風波』的東西麼?」  

    當然記得!

    沙迦怎麼可能忘記。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接下來,不待方天提醒,沙迦便低低地念誦起了他當初一看便深深喜歡上後來在腦海里也不知道回味了多少遍的句子,此時的念誦,有幾分坦然,也有幾分悵然。

    而其悵然之意,無非是在說,定風波,三年後,那樣的一種大變,也能定風波?

    看著沙迦,方天淡淡而笑。

    腦海里,卻是在閃過著一些東西。

    那是關於這首《定風波》詞作者蘇東坡的一些方面。北宋神宗熙寧年間,蘇軾因不滿王安石變法,自請外調。在杭州任地方官期間,曾寫過這樣的一首小詩:「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這是作者對自己心靈的一種設問。——家在哪裡?又或者說,心歸何處?

    其時的蘇軾,父母俱已逝去,而自身亦漂泊在外,多年不歸老家,故鄉中「家」的印記早已模糊,此一生會不會再次回去都不知道,就算回去,多半也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那種狀況。  

    從漂泊,又想及,此漂此泊,此身此心,又及,此之一生,到底為何?

    帶著這樣的一種疑問,蘇東坡繼續著自己的人生之路,然後,一直地問,反覆地問,那首定風波,也屬於這個系列之中。而在許多年後,他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就是蘇軾給自己的回答。

    從此,縱身漂泊,此心安然。從此,不論順流逆流,此心皆如不系之舟,永無肆意地暢遊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之上,蹈於現實,超乎理想。

    想著這些,方天對沙迦道:「大兄,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第871章 大魔法師傳記

    接下來,方天給沙迦講述的,是一個叫做蘇東坡的大魔法師的故事。

    真實的華夏歷史上,蘇東坡的一生可以簡單劃分為幾個階段:

    小時在家鄉苦修內功,以十年默默,築一世之基;  

    二十之齡,在父親的帶領下與弟弟一起出山,然後在一代宗師歐陽修的賞識與推薦下,名動京師,緊接著進入帝國體系,平步青雲;

    然後因性格的關係,不認同王安石的改革,因不見容於當政,自請外調;

    這一外調,就外調了很多年的時間,其中,因為名氣太大等種種原因,備受打壓,其間,尤其發生了性質相當嚴重的「烏台詩案」,九死一生,得以逃脫性命後,以罪官的身份,被貶黃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2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