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60頁

    元本溪搖頭道:「人生在世,有人貪杯,有人貪生,都是人之常情。」

    齊練華說道:「李義山納蘭右慈兩人,一人幫徐驍打下春秋,一人幫趙炳謀奪天下,才是真正的謀天下。至於黃龍士,更不是你半寸舌可以比肩的。你元本溪一輩子不過是守天下而已,何況好笑的是,你還沒能守住。我之所以不殺你,是因為不殺,比殺你更好。」

    元本溪自嘲道:「老先生是故意留我性命,去狗咬狗?」

    齊練華伸出一根手指輕敲那柄按照最早一代徐刀而造的雪刀,「大好徐刀,用來斬狗頭,多煞風景。」

    元本溪不為所動,微笑道:「老先生有不殺之恩,那麼晚輩也有一句話相勸,殺我元本溪不過是彈指之間的小事,但要去城內找皇帝趙篆,可不容易。比起先帝,當今天子,可是怕死太多太多了。我相信那徐鳳年寧願自己的外公平平安安回到北涼,也不願意老先生壯烈死在太安城,哪怕死法稱得上波瀾壯闊。徐鳳年好不容易跟前生來世做了個乾乾淨淨的了結,老先生這一走,別說雪中送炭,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啊。」

    齊練華訝異咦了一聲,「你元本溪僅剩半截舌頭,不但能開口說話,還能說上幾句人話?」

    元本溪依舊神色怡然,指了指酒壺,「這麼多年,花雕酒的酒壺,但裝的酒始終是北涼綠蟻,老先生當真不喝上一杯?」

    齊練華舉杯一飲而盡,老人起身離開涼亭,但留下了那柄刀,最後撂下一句話,「你們離陽三朝君王,都對不起徐驍。」

    元本溪目送老人離去,很久過後,才悄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宋恪禮捂住心口踉蹌走入亭子,看到元先生安然無恙,如釋重負。

    等到宋恪禮坐下後,元本溪反倒是站起身,看著天色,感傷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可我不想有些事就這麼隨它去啊。」

    元本溪臉上浮現一抹笑意,「老先生,我這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啊。」

    當元先生轉身走向石桌,握住那柄冰涼徐刀,宋恪禮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臉色瞬間蒼白。

    元本溪望向遠處,「應該是宋堂祿在等著吧,趙篆是沒這份膽識的。」

    元本溪收回視線,拋給宋恪禮一個錦囊,「你事後跟那位掌印太監說一聲,他想要比韓生宣活得更久更好,就讓他看一看這樣東西。」

    宋恪禮像是接到一個燙手山芋,坐立不安,眼眶布滿血絲。

    元本溪厲聲道:「宋恪禮,收起錦囊!起身,接刀!」

    宋恪禮下意識猛然站起身,但是神情慌張地後退幾步,宋家雛鳳的風姿全無。

    元本溪向前踏出一步,遞出那把涼刀。

    宋恪禮瘋狂搖頭。

    這位離陽帝師臉色猙獰斥責道:「不殺元本溪,你宋恪禮如何立於君王側!」

    宋恪禮滿臉淚水,六神無主,不斷重複道:「先生,我不殺你,先生,我不殺你……」

    元本溪嘆了口氣,把刀放在桌子上,然後背對宋恪禮,平靜道:「運去英雄不自由。你不殺我,我元本溪就是個廢物,就算我多苟活幾年,但以後的天下,就註定再無我半寸舌元本溪的痕跡。」

    元本溪閉上眼睛,輕聲道:「宋恪禮,你一定不要讓我失望啊。」

    黃龍士李義山,晚你們一步。納蘭右慈,早你一步了。

    宋恪禮顫顫巍巍握住那柄涼刀。

    元本溪剎那間睜開眼,深深望向遠方天間的餘暉,這位半寸舌帝師張開嘴巴,深呼吸一口氣,像是與這方天地最後借了一口氣,怒吼道:「取走頭顱!」

    宋恪禮神情痛苦,手起刀落!

    當面容冷冽一襲鮮艷大紅蟒袍的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悠悠然走到亭子台階下,只看到那個命途多舛的年輕人呆滯坐在地上,眼眶中流淌著觸目驚心的血淚,他死死抱住懷中那顆頭顱。

    ……

    太安城外,老人眯眼望著那巍峨城頭,笑了,「我齊練華這一生眼高手低,所求甚多,求書法超過古人,求家族興盛,求大楚國祚綿長,求蒼生福祉,結果一事無成,兩手空空。」

    老人捧手呵了口氣,「最後一求,倒是所求甚小,只求做一個能讓自己問心無愧的長輩。」

    正是這一日,一位無名老人進入太安城後徑直殺入欽天監。

    殺盡欽天監練氣士和八百侍衛。

    這個老瘋子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言語,只在臨終時只對自己默默說了一句話,「小年啊,別忘了外公跟你說的那句話。記得要相信自己,相信有你在的北涼!」

    老人離開那句話,恰好跟元本溪一句無心之言相反。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152章 一院六人

    離陽新帝登基後重視文治,尤重翰林,對後者的厚愛,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首先將趙家瓮那邊的衙址內遷至武英殿保和殿之間的中線右側,然後下詔以後翰林院掌院學士與禮部共同主持科舉,欽定為本朝慣例,於是「日後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說法,在京城塵囂四起。

    今日大辦喬遷之喜的翰林院內可謂群英薈萃,好一副琳琅滿目的盛世景象!發跡於此地的禮部侍郎晉蘭亭,在翰林任職的祥符元年新科狀元郎李吉甫,既是探花郎更是弈壇新秀的吳從先,因功從地方上升遷入翰林院的宋家雛鳳宋恪禮,洞淵閣大學士之子嚴池集,已是離陽正三品高官的門下省左散騎常侍陳望,曾任國子監右祭酒的孫寅。在這撥年紀最長者也不過三十而立的青年俊彥匯聚一堂之前,其實有許多跟翰林院有淵源的重臣公卿都已陸續散去,例如中書省一二把手齊陽龍趙右齡,公認老翰林出身的坦坦翁桓溫,執掌翰林院十多年新近入主吏部的天官殷茂春,有夏官稱號的兵部尚書棠溪劍仙盧白頡,或獨身而至,或聯袂而來,真真正正是讓這座嶄新的翰林院蓬蓽生輝,沾足了官氣貴氣和雅味仙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6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