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頁
王仙芝不但要擋下王小屏接下來的出鞘一劍,還要一鼓作氣割斷劍痴跟武當的淵源!
只見王仙芝雙手握拳,向前一拋。
扇面前撲,排山倒海,興起了一股扶搖大風。
王小屏依舊雙目緊閉,左手雙指併攏,在桃木劍鞘上向前推抹而去,劍鞘輕輕滑出。
沒有氣沖斗牛的無匹罡氣,沒有風起雲湧的異象。哪怕紫電縈繞的碎石迎面滾走而來,隨後更有一個巨浪高牆迎面傾倒,劍出鞘的速度依舊不急不緩。
接下來一幕,驚世駭俗,武當道人給鋪天蓋地的碎石雷電一衝而過,又有大浪拍頂。這一輪攻勢過後,無數碎石並未按照常理滾落在地,而是一顆顆懸浮在岸邊,緩緩旋轉,當空烏雲密布,然後露出一根晶瑩剔透的極長白線,若隱若現,仿佛是從九天之上垂下,略帶傾斜,指著那個桃木劍仍是沒有全部出鞘的王小屏,白線尾端就掛在道人頭頂三尺處。
世人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說的是老天爺牢記著人之善惡。
王仙芝面露冷笑,伸出手指輕輕一捻,就捻斷了那根「魚線」。
中年道人喃喃自語道:「說到底,李淳罡當年可以輸給王仙芝,王仙芝你也可以輸給一位後起之秀,但江湖絕不能就此了無生氣,憑什麼儒以文亂法不做更改,俠以武犯禁卻越來越愈行愈遠?」
道人喟嘆一聲,「北涼徐鳳年這小子要鎮守西北門戶,給中原百姓一個安穩,初衷並不差,可他跟武當牽連太深,一旦被他坐大,勢必會跟李玉斧聯手。因此就有了兩個選擇,不殺徐鳳年,是天下少去幾十年的動盪不安,殺徐鳳年,江湖依舊是江湖,不管朝廷如何兵強馬壯,都能做到大體上井水不犯河水。現在有人有可能要填平江湖這口井,你王仙芝作為『坐井觀天』的守井人,不答應,在情理之中。」
當他看到王小屏頭頂那根緊繃白線好似猛然剪斷,剩餘白線在空中劇烈彈出一個弧線,最終緩緩消散於雲間。
王小屏依舊沒有出劍。
他的手指已經接近滑至劍尖,意味著劍鞘就要徹底離開劍身。
道人不知是同為修道之人的兔死狐悲,還是泛起了人之常情的惻隱心,不忍不看,轉頭看向江面。其實王小屏假使早些出劍,僅是用作破去王仙芝的牢籠,那麼就會生多於死,以王仙芝極少動怒的性子,未必就一定要置他王小屏於死地。可既然這名劍痴執迷不悟,王仙芝應該就真的要動殺心了。
道人修的是孤隱,對於王小屏的執著,理解歸理解,卻很難認同。
就算地仙一劍又如何?
退一萬步說,就算真能傷到王仙芝,也不過是給那年輕藩王展現一種也許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破綻,並不能阻擋王仙芝的赴涼殺人。
拿一條性命去給別人換取多一點點的勝算,值得嗎?
道人驀然睜大眼睛,饒是他這樣被徐鳳年罵成千年老王八的老怪物,也有些震驚。
王小屏睜開眼睛,在劍鞘將墜未墜之際,非但沒有趁勢出劍,反倒是將劍推回劍鞘之中,輕輕說道:「走。」
仍是在鞘的桃木劍一閃而逝。
許多艘來往於山峽的渡船乘客無一例外都同時尖叫起來,原來他們腳下的大小船隻都開始不受控制,逆流而上的不管如何使勁,開始迅速後退,船頭朝向下流的更是有如神助,箭矢一般向下衝去。
這一切源於以王小屏和峽尾為兩條界線的廣陵江水突然被抽離而去。
這條離開水道的江水粗如山峰,騰空而起,如同一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青色大劍!
彎曲繞過王小屏,然後轉瞬之間掛空伸直,劍尖直指腳下已無江水懸空而立的王仙芝!
王小屏輕喝一聲,向前踏出一步。
一劍終於遞出。
一截江水做長劍!
第023章 人留劍返山
道人隔岸觀劍,嘆為觀止,王小屏這一劍的劍意劍氣,都足以稱之為當世劍士巔峰,已經不能簡單稱為符劍或是劍招。
一代代劍客之所以能夠在武林中峰巒起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劍道宗師,興之所至,往往可以無視境界,二品小宗師興許一劍達指玄,指玄劍士亦可一劍入天象,甚至連破瓶頸,直接躋身陸地神仙的水準。
那條形神飽滿的青色長龍,長達百丈,懸浮在身側,如王小屏肩扛一劍。
隨著這位大玄通的武當山道士挖空一截江水,江面上那些傾斜船隻隨著後續江水一起湧入廣陵水道,恰好可以看到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個個心神搖曳,約莫是王小屏的意氣十分中正平和,所有觀者驚奇卻不畏懼。隨著奔騰萬里的洶湧江水再度填滿水道,渡船乘客恰好可以趁機一覽仙人風采,一些原本趕赴上游的渡客也紛紛掏出銀子,死命要求船主調轉船頭,隨水而下。他們之所以不怕被殃及池魚,是發現那劍尖開始轉移,移向了岸上,而原本站在江上的麻衣老者,也橫掠上岸,一同變換戰場。
王仙芝一腳腳尖才觸及地面,那青劍就已直撞而來,一人一劍間距不足三丈。
王仙芝由腳尖點地變為踏實地面,另外一腳腳尖則點在後一步地面上,沒有任何躲避,直直一拳轟出。
巨大青劍在一丈外猛然「止步」,炸出一朵絢爛水花,然後淪為一陣霧氣,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