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周伯通搶著道:「區區小傷,放在什麼心上?我便做西路主將便了。道安,你敢和我爭這主將做麼?」宋道安躬身道:「弟子不敢。」周伯通笑道:「好啊,我也知道你不敢。」說著便從宋道安手中接過了令箭。黃藥師無奈,只得道:「那麼周兄務請小心了。你領兵八千,其中一千相煩瑛姑統率,衛護主將,其餘七隊由宋道安等全真教的第三代包括李志常、王志謹、夏志誠、宋德方、王志坦、祁志誠、孫志堅、張志素等弟子分領,上應白虎七宿,是為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昂日雞、畢月鳥、觜火猴、參水猿七星,每隊各結天罡北斗陣。」
他點將已畢,命諸路軍士在軍器庫中領取應用各物齊備,然後令旗一展,四萬兵馬分列東南西北中五方,朗聲說道:「昔日裡雲台二十八將上應天象,輔佐漢光武中興,咱們這二十八宿大陣雖比不上漢光武的聲勢,但抗敵禦侮、守土衛國,卻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師。諸君各聽主將號令,今日與蒙古韃子決一死戰。」眾兵將齊聲答應,有若雷震。當下號炮三響,四方大開,五路兵馬列隊而出。
只見東路軍各人背負一根極長的木樁,攻到高台東首,一千兵手執盾牌,沖前擋箭,其餘七千人紛紛放下木樁,東打一根,西打一根,看來似乎雜亂無章,實則八千根木樁的位置皆依黃藥師所繪圖畫樹立,分按五行八卦,頃刻間已將高台東首封住。
西路軍以全真教為主力,群道素來熟悉天罡北斗陣法,只見長劍如雪,七人一堆,四十九人一群,左穿右插,蜂擁捲來,蒙古兵將看得眼也花了,只得放箭阻擋。
猛聽得北方眾軍發喊,卻是黃蓉領著丐幫弟子,拖著一架架水龍,將毒汁往蒙古兵身上射去。那毒汁濺身,登時疼痛不堪,少刻便即起泡腐爛,蒙古軍抵擋不住,向南敗退。
卻見南方煙霧沖天,乃一燈大師率領八千人施行火攻,石油、硫磺、硝石之屬一陣陣從噴火鐵筒中噴出。蒙古軍見勢頭不對,當即敗至中央。郭靖領軍八千,隨後緩緩而上,見蒙古軍亂,當即揮軍而前,直衝高台。
忽聽得高台旁號角聲響,喊聲大作,地底下鑽上數萬頂頭盔來。原來蒙古主帥也善能用兵,除了在高台四周明布四個萬人隊外,掘地為坑,另行伏兵數萬。郭靖等遠遠望來,只道敵軍是掘陷坑,豈知是埋伏了生力軍。這一來蒙古軍敗勢登時扭轉,二十八宿大陣縱橫來去,雖將敵軍沖亂,要聚而殲之,卻已有不能。
戰鼓雷鳴,號角聲震,宋軍與蒙古軍大呼酣斗。高台旁的守軍強弓硬弩,向外激射,郭靖所率中路軍數度沖前,均為箭雨射了回來。兩軍鬥了半個時辰,一時勝敗未分。黃藥師青旗招展,猛地里東路軍攻南,西路軍攻北,陣法變動。
二十八宿大陣暗伏五行生剋之理。南路一燈大師的紅旗軍搶向中央,郭靖的黃旗軍奔西,周伯通的全真教白旗軍沖向北方,黃蓉率領下的黑旗軍丐幫弟子兵趨東,黃藥師的青旗軍轉向南路。這五行大轉,是謂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宋兵雖只四萬人,但陣法精妙,領頭的均是武林好手,而宋兵人人都是對郭靖夫婦感恩,決意捨命救其愛女,是以蒙古軍雖然人數多了一倍,竟自抵擋不住。
激戰良久,黃藥師縱聲長嘯,青旗軍退向中央,黃旗軍回攻北方,黑旗軍迂迴南下,紅旗軍疾趨而西,白旗軍東向猛攻。這陣法又是一變,五行逆轉,是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這五行生剋變化,說來似乎玄妙,實則是我國古人精研物性之變,因而悟出來的至理,通陰陽之道,反鬼神之說,我國醫學、歷數等等,均依此為據,所謂「五運更始,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六經波盪,五氣傾移」,在當時可謂舉世無匹。蒙古堅甲利兵,武功鼎盛,但文智淺陋,豈能與當世第一大家黃藥師相抗?是以陣法連轉數次,守御高台的統兵將領登時眼花繚亂,頭昏腦脹,但見宋軍此一隊來,彼一隊去,正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不知如何揮軍抵敵才是。
金輪國師站在高台之上,瞧著台下大戰,心下也暗自駭異。當日黃蓉以小小的石陣相困,他已參解不透,何況黃藥師胸中實學,更勝女十倍?這二十八宿大陣在五位當代高手主持之下展布開來,不由得他不服,眼見蒙古兵死傷越來越重,黃旗軍一步步逼向高台。他雖以郭襄為要脅,但終不忍真的便舉火將她燒死,轉頭向她瞧了一眼,只見她雙手雖然被縛,卻抬起了頭,殊無懼色。國師叫道:「小郭襄,快叫你父投降,我從一數到十數,你父親不降,我便下令舉火了。」
郭襄道:「你愛數便數,別說從一數到十,你且數到一千、一萬試試。」國師怒道:「你道我當真不敢燒死你嗎?」郭襄冷然道:「我只覺得你挺可憐的。」國師怒道:「我可憐什麼?」郭襄道:「你打不過我爹爹媽媽,打不過我外公黃島主,打不過一燈大師,打不過老頑童周伯通,打不過我大哥哥楊過,只有本事把我綁在這裡。我襄陽城中,便是一個帳前小卒,也不至於似你這般卑鄙無恥。喂,你一直待我不錯,我本該叫你師父,但我見你胡裡胡塗,心中過意不去,忍不住要勸你一句。」國師咬緊牙齒問道:「你勸我什麼?」郭襄道:「如你這般為人,活在世上有何意味?不如跳下高台,圖個自盡罷!」